图书介绍
国学知识讲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毕宝魁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3216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国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知识讲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讲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1
一、语言符号1
二、苍颉与李斯3
三、文字的表情功能5
四、六书与小学7
五、书法艺术9
六、从甲骨文到篆书10
七、隶书到魏碑12
八、楷书与行书14
九、草书16
十、先秦到六朝的著名书法家17
十一、唐朝以来的著名书法家19
十二、文房四宝23
第二讲 古代书籍制度31
十三、书籍的产生31
十四、甲骨文时代32
十五、简册书籍36
十六、卷轴制度40
十七、册页制度43
第三讲 古代目录学45
十八、何谓目录学45
十九、我国目录学的发展概况46
二十、系统目录的建成48
二十一、《七略》的内容50
二十二、《汉书·艺文志》的编定52
二十三、《七志》与《七录》的编定55
二十四、中古时期四分法目录的建立56
二十五、《隋书·经籍志》的编定57
二十六、历代各朝的史志目录59
二十七、清代的官修目录60
二十八、《四库全书》的内容61
二十九、《四库全书》的收藏62
三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定64
三十一、私家藏书目录66
三十二、私人撰写的目录68
三十三、张之洞的《书目答问》70
三十四、小说、丛书、类书目录概貌72
三十五、目录知识的运用74
第四讲 版本学与校勘学77
三十六、要有一定的版本知识77
三十七、为避免错字的麻烦78
三十八、避免删节的问题79
三十九、各种版本的名称80
四十、有关版本的术语83
四十一、关于版本的其他问题85
四十二、何谓校勘学86
四十三、校勘六十二例87
第五讲 百家争鸣90
四十四、阴阳五行学说90
四十五、筮卜与龟卜92
四十六、百家争鸣的出现93
四十七、孔子及儒家94
四十八、老子及道家96
四十九、墨翟与墨家97
五十、孟子与荀子99
五十一、韩非子与法家101
第六讲 五经四书简说103
五十二、“五经四书”概念的由来103
五十三、《诗经》103
五十四、《尚书》105
五十五、《礼经》105
五十六、《易经》107
五十七、《春秋》108
五十八、《四书》109
第七讲 源远流长的史学111
五十九、自觉的历史意识111
六十、先秦史籍112
六十一、史书里程碑—《史记》113
六十二、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15
六十三、编年体116
六十四、纪事本末体117
六十五、政书类119
六十六、传记类121
第八讲 古代文学(上)124
六十七、文学的概念124
六十八、上古神话124
六十九、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126
七十、屈原与楚辞127
七十一、汉代的辞赋和政论散文128
七十二、两汉乐府诗129
七十三、建安风骨131
七十四、“竹林七贤”132
七十五、太康繁荣132
七十六、陶渊明与田园诗133
七十七、永明体134
七十八、唐代文学135
七十九、初唐诗歌135
八十、盛唐诗歌136
八十一、中唐诗歌138
八十二、晚唐诗歌139
八十三、韩柳古文140
八十四、传奇及唐以前小说141
第九讲 古代文学(下)143
八十五、宋代婉约词143
八十六、宋代豪放词144
八十七、宋代诗歌145
八十八、宋代散文146
八十九、元曲147
九十、明代小说148
九十一、清代小说150
九十二、明清戏剧151
九十三、明清诗文153
九十四、近代文学155
九十五、近体诗格律常识156
第十讲 古代教育162
九十六、夏、商、周三代的学校162
九十七、学在官府163
九十八、汉魏六朝的太学165
九十九、唐代教育的全面繁荣168
一○○、宋代书院的兴起169
一○一、书院的发展与演变171
一○二、书院的教学活动172
一○三、元明两代的教育174
一○四、清代的学校教育175
一○五、私学与启蒙教育177
第十一讲 选士与科举180
一○六、两汉的“察举”与“征辟”180
一○七、“九品中正”制181
一○八、隋唐的科举取士183
一○九、唐代的进士考试187
一一○、宋代对科举的改革190
一一一、元明清的科举191
一一二、明清的八股文194
第十二讲 古代职官197
一一三、商王朝的内外职官197
一一四、西周的“内服卿士寮”和“外服诸侯”199
一一五、春秋战国时的世官制201
一一六、秦的职官制度202
一一七、两汉的中央官制204
一一八、隋代对官制的改革205
一一九、唐代的三省六部206
一二○、宋至清的中央官制210
一二一、监察官员与馆阁大学士212
一二二、地方行政长官213
第十三讲 天文与历法216
一二三、观象授时216
一二四、对日月星辰的观测217
一二五、阴阳合历的形成220
一二六、二十八宿与分野223
一二七、古代纪年法225
一二八、月日表示法228
一二九、一天内记时法230
第十四讲 古代节日习俗232
一三○、元日232
一三一、人日与上元233
一三二、社日、寒食与清明234
一三三、上巳与端午236
一三四、伏日与七夕237
一三五、中秋238
一三六、冬至与腊日239
一三七、除夕240
第十五讲 古代的居处与车马243
一三八、传说中的巢居与穴处243
一三九、原始社会中的民房244
一四○、商周时代的民房246
一四一、古代宫室与贵族住宅248
一四二、堂与室249
一四三、庭院与室内250
一四四、都邑与城郭253
一四五、古代车马略谈256
一四六、车上的主要部件258
一四七、战车与车战260
一四八、御者及其他车上人员262
热门推荐
- 115849.html
- 1351208.html
- 3002831.html
- 3677341.html
- 3724334.html
- 706359.html
- 460858.html
- 474617.html
- 2943442.html
- 3077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9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3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4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4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