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震廷主编;朱桂英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0289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2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12
一 社会化大机器工业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12
二 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4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6
— 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6
二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18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26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奋斗26
二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29
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1
第二章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34
一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4
二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37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43
一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43
二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新世界47
第三节 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途径49
一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杠杆49
二 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步骤和条件53
一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55
第三章 无产阶级革命55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55
二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57
第二节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60
一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60
二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62
三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64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67
一 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需要有强大的同盟军67
二 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度,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力量69
一 革命的经济前提和政治条件72
第四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72
二 发达国家革命未获成功的原因74
三 落后国家革命首先取得成功的条件77
四 经济前提和政治条件发展的不平衡79
第四章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81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81
一 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运动的一部分81
二 民族民主革命是摧毁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84
第二节 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与性质86
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86
二 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88
一 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要由各国人民根据本国的特点来决定92
第三节 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和前途92
二 民族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革命95
第五章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98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的重大意义及其制定的根据98
一 战略、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98
二 战略和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100
三 制定战略、策略的依据101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104
一 当前斗争同长远目标相结合104
二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05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107
四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109
第六章 无产阶级专政111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111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解放和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111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114
第二节 过渡时期与无产阶级专政117
一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117
二 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120
三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123
笫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与无产阶级专政129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129
二 社会主义时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134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类型具有多样性139
第四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39
二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产生和发展140
三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14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1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145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45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149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149
二 正确认识所处历史阶段的重要性1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53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5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根据及主要特征155
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59
第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1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163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163
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1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175
一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75
二 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制在国体与政体上的统一177
三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1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制185
一 社会主义需要法制186
二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189
三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19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193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193
二 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195
三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202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2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08
一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08
二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213
三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220
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220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几种类型221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225
一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弊端225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228
三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30
第十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2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2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任务244
一 及时转移工作重心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244
二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247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253
一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253
二 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和特点255
三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必须着重解决好的问题25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2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262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68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68
二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271
三 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274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279
一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79
二 全党全国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28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和统一战线28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285
一 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285
二 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阶级288
三 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2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95
一 社会主义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295
二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299
一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质302
第三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02
二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0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3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310
一 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310
二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312
三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任务3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317
一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17
二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19
一 宗教问题的长期性3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问题323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325
第十四章 无产阶级政党和执政时期党的建设330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330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330
二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333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作风335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340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340
二 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正确方式和途径344
一 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348
第三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348
二 改革开放中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350
三 党的建设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351
第十五章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358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358
一 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358
二 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362
三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364
第二节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367
一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思想基础367
二 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70
一 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立足点3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372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一切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74
三 维护世界和平维护第三世界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377
第十六章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382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382
一 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382
二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84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388
一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388
二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实干精神389
后记392
热门推荐
- 1930831.html
- 2008088.html
- 2998751.html
- 2745800.html
- 448031.html
- 3581040.html
- 2090147.html
- 3665142.html
- 2171396.html
- 2449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7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8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