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音乐美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音乐美学史
  • 龚妮丽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6068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美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音乐美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

二、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分期4

三、中国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7

第一章 上古三代:音乐审美意识的萌芽12

第一节 夏代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13

一、以《九歌》表叙文化政教的审美意识13

二、祭天乐舞中的审美意识14

三、乐舞《夏龠》的审美意识16

四、夏宫廷音乐享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17

第二节 商代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18

一、“巫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19

二、祭祖乐舞的审美意识20

三、“靡靡之乐”的审美意识22

第三节 西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23

一、“六代之乐”的审美意识24

二、雅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26

三、礼乐教化中的美感意识30

第四节 美学范畴“乐”与“和”32

一、先秦之美学范畴“乐”32

二、先秦之美学范畴“和”36

第二章 春秋战国:先秦诸子的音乐审美思想40

第一节 儒家美善交融的审美思想41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41

二、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52

三、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56

第二节 老庄与道相通的音乐美学旨趣61

一、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观61

二、庄子“天乐”的音乐观66

第三节 墨家的“非乐”思想74

一、墨子“非乐”思想的实质74

二、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评价77

第四节 杂家《吕氏春秋》的音乐审美思想79

一、音乐的天道自然观与社会观80

二、音乐的社会作用82

三、音乐的审美观84

第三章 秦汉:大一统国度的音乐审美追求88

第一节 在继承中发展的美学思想90

一、汉初延续儒道思想的音乐审美意识90

二、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92

三、《汉书》中的音乐美学思想95

第二节 《淮南子》儒道杂糅的音乐审美观98

一、“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的审美意识98

二、音乐的情感表达101

三、音乐的审美欣赏104

四、音乐的古今思想107

第三节 儒家音乐审美思想之集大成者——《乐记》108

一、音乐的本原及情感性特征109

二、音乐的存在及存在方式112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115

第四节 审美实践活动中的音乐美学思想120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121

二、音乐表演的审美思想123

三、古琴美学思想125

四、音乐欣赏的美学思想12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的新变化133

第一节 阮籍《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134

一、儒道融和的音乐美学思想135

二、“调适”与“平和”的音乐审美观138

三、崇雅贬俗的音乐审美倾向139

第二节 深入音乐本体探究的论著——《声无哀乐论》142

一、对音乐本体与本性的认识142

二、声音与情感的关系146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149

四、《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151

第三节 古琴音乐美学思想153

一、嵇康《琴赋》的琴乐审美思想153

二、陶渊明的琴乐审美意识157

三、《列子·汤问》中的琴乐审美思想160

第四节 其他著述中的音乐审美意识161

一、“君子作歌,惟以告哀”162

二、“丝不如竹,竹不如肉”163

三、“乐有器有文,有情有官”164

四、“诗为乐心,声为乐体”165

五、“器写人声,声非效器”与“外听易为察,而内听难为聪”167

第五章 隋唐:音乐审美思想的继续发展169

第一节 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观170

一、隋文帝杨坚的音乐美学观170

二、唐太宗李世民的音乐美学观172

第二节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174

一、礼乐的本质及沿革175

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76

三、音乐的雅与俗178

四、琴乐审美意识180

第三节 唐代其他文献中的音乐美学思想181

一、薛易简《琴诀》的琴乐美学思想181

二、《乐府解题·水仙操》的音乐审美观183

三、《乐府杂录》中的音乐审美意识184

四、吕温《乐出虚赋》的音乐美学思想187

第四节 佛教音乐美学思想189

一、佛教音乐的价值功用190

二、与佛教精神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诉求192

第六章 宋元:音乐美学思想的拓展194

第一节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的音乐审美思想195

一、范仲淹的音乐美学思想195

二、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198

三、苏轼的音乐美学思想201

第二节 宋代理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204

一、周敦颐的音乐美学思想204

二、朱熹的音乐美学思想205

第三节 宋代其他著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1

一、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1

二、朱长文《琴史·尽美》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3

三、成玉磵《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5

四、真德秀《真西山文集》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7

第四节 宋元歌曲及演唱的审美意识219

一、王灼《碧鸡漫志》的歌曲及演唱审美意识219

二、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的表演美学意识221

第七章 明清:多视角的音乐审美思想224

第一节 明清道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225

一、王阳明的音乐美学思想225

二、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229

第二节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234

一、“童心”说235

二、“以自然之为美”237

三、“声音之道可与禅通”238

四、“琴者,心也,琴者,吟也”239

第三节 琴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240

一、以“和”为中心的琴乐表演美学思想241

二、琴乐的审美意蕴追求245

三、琴乐表现的审美追求250

第四节 明清戏曲家的音乐美学思想254

一、明代戏曲家李开先、张琦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254

二、清代《闲情偶寄》与《乐府传声》的戏曲音乐美学思想261

第八章 近现代: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碰撞与交融266

第一节 新音乐探索者的审美诉求267

一、音乐社会功用的诉求267

二、中西音乐融合的诉求271

三、对音乐美感及形式美的诉求276

第二节 音乐美育思想的转换与发展279

一、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音乐美育思想280

二、音乐家的音乐美育思想285

第三节 现代音乐家的审美思想292

一、王光祈的音乐美学思想292

二、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298

三、黄自的音乐美学思想303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