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
  • 郑艳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1118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为什么要研究汉语知识表达?1

1.2 面向汉语教学的语言知识表达研究的内容、步骤和方法6

1.2.1 研究内容6

1.2.2 工作步骤8

1.2.3 研究方法9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尝试9

1.3 汉语知识表达研究的工作基础11

1.3.1 已有的研究成果11

1.3.2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14

1.3.3 开展本研究的计算机环境和语料16

1.4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16

第2章 语言知识表达概说18

2.1 语言知识表达的类型与效果分析18

2.1.1 印刷媒介中文字与非文字的语言知识表达18

2.1.2 纸介质与电子介质的语言知识表达19

2.1.3 内向型与外向型的语言知识表达21

2.1.4 主题型与系统型的语言知识表达24

2.1.5 视觉文化与语言知识表达的关系26

2.2 语言学流派对语言知识表达的影响29

2.2.1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知识表达30

2.2.2 生成语言学与语言知识表达31

2.2.3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知识表达32

2.2.4 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知识表达34

2.2.5 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与语言知识表达35

2.3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知识表达形式36

2.3.1 数据库中的语言知识表达形式36

2.3.2 概念词典中的语言知识表达形式37

2.3.3 平行语料库中的语言知识表达形式38

2.3.4 “知网”体系中的语言知识表达形式40

2.3.5 概念层次网络系统中的语言知识表达形态41

2.4 小结43

第3章 汉语知识的基本特征及其表达方式45

3.1 汉语知识的具象化特征及其表达方式45

3.1.1 有关具象化的各种观点45

3.1.2 汉语知识的具象化形式50

3.1.3 汉语教材中语言知识的具象化表达53

3.1.4 汉语纸质词典中语言知识的具象化表达60

3.1.5 汉语电子词典中的语言知识表达63

3.1.6 成人汉语学习中使用图片的讨论66

3.2 汉语知识的空间性特征及其表达方式73

3.2.1 汉语研究中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相结合73

3.2.2 语言表征对表达方式的需求74

3.2.3 汉语空间关系与表达方式77

3.3 汉语知识的多层次、多范畴特征及其表达方式81

3.3.1 声韵调体系与语音知识表达81

3.3.2 词汇网络与词汇知识表达83

3.3.3 汉语语法系统与语法知识表达85

3.3.4 汉字结构体系与汉字知识表达91

3.3.5 探讨表达形式研究的基础和方法:以语法为例96

3.4 汉语知识的动态关联性特征及其表达方式99

3.4.1 汉外对比的动态性表达99

3.4.2 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表达100

3.4.3 语言变化和变异的动态性表达101

3.4.4 语言流通的动态性表达102

3.5 案例评析:《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插图评析104

3.5.1 插图基本状况104

3.5.2 插图释义的特点105

3.5.3 插图存在的问题110

3.5.4 提高插图质量的几点建议112

3.6 小结113

第4章 汉语知识表达与语言知识的获得机制116

4.1 学习理论中的表达研究与语言知识获得116

4.1.1 信息加工模式中的学习过程和知识记忆特点117

4.1.2 联想学习与汉语知识系统构建120

4.1.3 汉语知识类型及获得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123

4.2 传播理论中的表达形式与语言知识获得127

4.2.1 语言知识编码128

4.2.2 语言知识解码130

4.2.3 语言知识传播情境131

4.2.4 语言知识传播媒介132

4.2.5 影响语言知识传播效果的相关因素134

4.3 词典交际理论中的表达研究与语言知识获得134

4.3.1 交际理论和交际模式134

4.3.2 语式与语言知识表达136

4.3.3 交际共通语码的作用139

4.4 设计心理学中的表达理念与语言知识获得140

4.4.1 可视化的必要性141

4.4.2 概念模型及其作用144

4.4.3 自然匹配原则的应用147

4.5 小结148

第5章 汉语知识表达的理论支撑——虚拟词语空间理论150

5.1 虚拟现实技术与汉语知识仿真系统150

5.1.1 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应用150

5.1.2 虚拟现实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153

5.1.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汉语知识仿真系统的设想156

5.2 系统模型的意义和建模的过程159

5.2.1 模型对汉语知识表达的作用159

5.2.2 建模的过程和方法159

5.3 从虚拟词语空间到汉语知识表达160

5.3.1 “词语空间”和“虚拟词语空间”基本概念162

5.3.2 从词语空间到语法空间和文化空间163

5.3.3 词语空间与汉语知识表达164

5.4 虚拟词语空间的主要特点166

5.4.1 体现有序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的多重网络结构167

5.4.2 体现知识关联、概念查找和动态更新的智能特色168

5.4.3 虚拟词语空间技术实现的可行性170

5.5 小结172

第6章 虚拟词语空间的宏观形态与微观形态174

6.1 虚拟词语空间的宏观形态174

6.1.1 以汉语研究为基础174

6.1.2 以汉语教学为目的175

6.1.3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支撑176

6.1.4 以名词为主导的虚拟词语空间概貌179

6.2 三大实词在虚拟词语空间中的表达形态182

6.2.1 名词事物特征表达182

6.2.2 动词动态特征表达191

6.2.3 形容词性状特征表达194

6.3 词语搭配在虚拟词语空间中的表达形态196

6.3.1 词语的搭配特点和搭配作用196

6.3.2 利用语料库技术研究汉语搭配198

6.3.3 以量词为例的名-量搭配研究199

6.3.4 搭配信息的各种表达方式203

6.4 功能词在虚拟词语空间中的表达形态204

6.4.1 程度副词偏误类型与语法解释方法204

6.4.2 常用的几种语法解释形式化表达方法208

6.5 小结214

第7章 构建汉语知识表达体系的相关问题216

7.1 汉语知识表达中选用媒体的原则216

7.1.1 科学的技术观216

7.1.2 适时的媒体运用217

7.1.3 适量的媒体运用218

7.2 汉语教学和研究的量化分析219

7.2.1 量化研究的意义219

7.2.2 经验量化和科学量化221

7.2.3 关于汉语知识的量化研究评析222

7.2.4 量化研究与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227

7.3 汉语知识素材库和资源库建设228

7.3.1 素材库和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229

7.3.2 资源库的内容和特点230

7.3.3 资源库的管理、使用和维护232

7.4 小结234

第8章 总结与展望236

8.1 总结:汉语知识表达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236

8.1.1 汉语知识表达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236

8.1.2 汉语知识表达研究的意义241

8.2 展望:汉语知识仿真系统及构建243

8.2.1 信息时代语言学研究的空白:语言知识图谱243

8.2.2 汉语教学的利器:汉语知识图谱245

8.2.3 视觉文化:汉语知识图谱的深层教学意义247

8.2.4 仿真程度:基于多媒体技术和汉语习得与认知的基础研究248

附录250

附录A 问卷调查——你认为汉语词典的不足有哪些?250

附录B HSK名词语义分类总目及细目代码表256

参考文献258

后记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