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
  • Miltiades Chacholiades著;候家驹译 著
  • 出版社: 台湾银行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1

1.外汇市场1

1.1 外汇市场之需要1

1.2 外汇市场介绍6

1.3 外汇市场的国际性质10

1.4 远期外汇14

1.5 保息套汇21

1.6 投机32

1.7 商务贸易35

附录 确保一贯交叉汇率之三点套汇的充分性41

参考论著46

2.国际收支49

甲篇、国际收支帐户49

2.1 国际收支定义49

2.2 国际收支会计原理51

2.3 资本流量57

乙篇、国际收支均衡62

2.4 绪言62

2.5 会计上的国际收支63

2.6 市场上的国际收支69

2.7 规划的国际收支75

2.8 美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会计测度76

丙篇、国际负债余额84

附录 国际收支报告上的困难86

A 2.1 居所86

A 2.2 涵盖89

A 2.3 估值93

A 2.4 时间94

A 2.5 国际一致性96

参考论著98

3.1 两种基本制度(导言)101

3.外汇与国内通货的供需101

3.2 外汇与本国通货供需曲线间的关系105

3.3 数学性分析110

4.商品贸易与外汇市场:部份均衡模式113

4.1 进出口商品的供需114

4.2 国家间货品流量119

4.3 汇率变动的效果122

4.4 外汇的供需曲线130

4.5 有关外汇需求弹性的若干命题134

4.6 有关外汇供给弹性的若干命题136

4.7 部份均衡模式之数学形式138

参考论著147

5.机动汇率制度:1.当期市场的均衡与稳定151

5.1 外汇市场的均衡151

5.2 均衡的稳定性154

5.3 外汇市场稳定与不稳定的条件159

5.4 单向移转与长期资本移动164

参考论著169

6.机动汇率制度:2.当期与远期市场同时均衡171

6.1 购入性保息套汇之供给排列171

6.2 购入保息套汇的需求排列175

6.3 套汇资金需求弹性179

6.4 同时均衡180

6.5 比较静态学185

6.6 稳定性投机与不稳定性投机189

6.7 外汇市场的官方干预192

参考论著194

7.固定汇率制度:1.金本位199

7.1 操作规则199

7.2 铸造等价200

7.3 黄金点201

7.4 当期市场的均衡203

7.5 当期市场与远期市场的同时均衡208

7.6 短期调整过程211

7.7 远期外汇的干预213

参考论著216

8.固定汇率制度:2.可调整的钉住219

8.1 概述219

8.2 当期市场225

8.3 当期市场与远期市场的同期均衡228

8.4 先导与滞後232

8.5 汇率调整237

8.6 购买力平价说:暂离正题241

参考论著246

9.1 基本假设251

9.基本模型251

Ⅱ.价格效果与所得效果以及内部与外部平衡政策251

9.2 一般均衡252

9.3 调整过程:(a)所得=可欲吸收254

9.4 调整过程:(b)所得?可欲吸收261

9.5 结论提示264

参考论著265

10.所得调整机能267

甲篇、历史发展、假设与国民所得会计267

10.1 绪言267

10.2 假设268

10.3 国民所得会计269

10.4 所得循环流273

乙篇、无外国反应下的所得—调整机能275

10.5 国民所得均衡275

10.6 开放经济的国民所得乘数281

10.7 贸易余额乘数理论283

10.8 数字性释示284

丙篇、外国反应289

10.9 国民所得均衡289

10.10 稳定条件291

10.11 国民所得乘数:纯粹事例292

10.12 贸易余额变动298

10.13 需求自发性变动之特殊事例299

10.14 经济政策的涵义302

附录 所得调整机能的稳定性条件303

11.机动汇率与就业理论309

甲篇、汇率调整的效果309

11.1 汇率调整的直接效果309

11.2 汇率调整对国民所得的效果314

11.3 汇率调整对贸易余额的效果316

11.4 Harberger条件317

11.5 再谈国民所得变动319

乙篇、平衡贸易下的机动汇率320

11.6 绪言320

11.7 模型与其静态解320

11.8 比较静态323

参考论著330

12.移转问题333

甲篇、移转问题的本质333

乙篇、古典移转问题336

12.1 模式337

12.2 零关税与零运输成本338

12.3 正关税与零运输成本342

12.4 零关税与正运输成本343

12.5 国内货物345

丙篇、凯因斯学派的移转问题346

12.7 绪言346

12.6 结论346

12.8 一般性事例(Johnson)347

12.9 一些特例350

参考论著355

13.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冲突和Meade的调和361

甲篇、支出调整政策和内部、外部平衡间的冲突361

13.1 经济政策理论(导论)361

13.2 支出调整政策与充分就业(内部平衡)363

13.3 支出调整政策与外部平衡370

13.4 内部与外部平衡的支出调整政策372

乙篇、支出转向政策简介376

13.5 汇率调整对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计划的效果376

13.6 使用汇率调整以达到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377

13.7 混合支出调整与支出转向政策:(甲)单一国家事例379

13.8 混合支出调整与支出转向政策:(乙)一般化事例381

13.10 浮动汇率派用383

13.9 派用的问题383

附录 浮动汇率派用的稳定性384

参考论著389

14.直接控制391

甲篇、财政控制392

14.1 绪言392

14.2 进出口赋税与补贴间之对称393

14.3 贸易税与补贴的一般性效果394

14.4 贸易税与补贴对贸易余额的直接效果395

14.5 贸易税与补贴对国民所得与国际收支的效果398

乙篇、商业控制404

14.6 进口限额406

14.7 关税限额410

14.8 出口限额410

14.9 汇率管制411

丙篇、金融控制411

14.10 多重汇率412

14.11 先期存款规定412

丁篇、控制的可欲性412

戊篇、差别待遇、国际收支与经济福利414

参考论著415

Ⅲ.货币与资本移动419

15.黄金本位:1.古典分析法419

15.1 开放经济中交易等式的运用419

15.2 长期均衡421

15.3 总合支出分析法:(a)期初的短期均衡423

15.4 总合支出分析法:(b)调整程序425

15.5 总合支出分析法:(c)更替性的图解方法429

15.6 货币需求分析法433

附录 古典调整机能的稳定条件435

15.7 赤字存量与流量435

A15.1 总合支出分析法436

A15.2 货币需求分析法441

参考论著448

16.黄金本位:2.凯因斯学派分析法451

甲篇、资本可完全移动451

16.1 基本假设451

16.2 长期市场均衡的条件453

16.3 长期均衡456

16.4 比较静态459

16.5 调整程序462

乙篇、资本的完全不可移动性467

16.6 长期均衡467

16.7 比较静态469

丙篇、资本的不完全可移动性473

16.8 长期均衡473

16.9 比较静态475

附录 金本位的稳定性478

甲篇、固定价格模式的稳定性478

A16.1 资本完全可移动478

A16.2 资本完全不可移动480

A16.3 资本的不完全可移动483

乙篇、工资与价格有伸缩时之稳定性486

参考论著488

17.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货币与财政政策:1.单一开放式经济社会489

17.1 模式490

17.2 贬值的效果493

17.3 浮动汇率与国际收支均衡496

17.4 固定汇率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497

17.5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498

17.6 资本完全可移动503

17.7 浮动汇率体系之下的内部平衡政策506

17.8 固定汇率下内部与外部平衡的财政与货币政策510

附录 各种派用的稳定性516

甲篇、浮动汇率体系516

A17.1 稳定性516

A17.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521

A17.3 内部与外部平衡的政策523

乙篇、固定汇率体系下的派用问题526

A17.4 派用规则一:货币政策派给外部平衡,财政政策派给内流平衡527

A17.5 派用规则二:货币政策派给内部平衡,财政政策派给外部平衡528

A17.6 所得敏感的资本移动530

参考论著531

18.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货币与财政政策:2.两个国家的模式535

甲篇、固定汇率体系535

18.1 模式535

18.2 图解536

18.3 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效果539

18.4 派用问题:一般评论540

18.5 内部与外部平衡的财政与货币政策542

18.6 资本的完全可移动545

乙篇、浮动汇率体系546

18.7 贬值的效果546

18.8 浮动汇率与国际收支均衡548

18.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549

18.10 内部平衡的政策551

附录 两国模式中派用的稳定性及比较静态551

甲篇、固定汇率体系551

A18.1 凯因斯学派的中立性货币政策551

A18.2 传统中性货币政策:比较静态558

A18.3 传统中性货币政策:政策派用的稳定性561

乙篇、浮动汇率体系567

A18.4 汇率调整的效果567

A18.5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果570

A18.6 内部平衡政策任派的稳定性576

参考论著579

19.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本质583

19.1 外部不均衡的本质:概论583

19.2 相互地域性调整机能:一个旁支586

19.3 国际财政媒介的欠缺为国际不均衡的基本造因592

19.4 债券的转售市场600

19.5 国际货币体系重整计划的大纲602

19.6 结构上的平衡对资产组合的平衡603

参考论著605

数学附录 常数系数的第一阶线性一般微分方程式609

MA.1 单一微分方程式609

MA.2 两个第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式612

MA.3 n个联立微分方程组629

MA.4 Routh定理632

参考论著6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