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与时间 3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技术与时间 3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 (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著;方尔平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447264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文化人类学-研究-法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与时间 3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告读者1

引言1

第一章 电影的时间9

1.故事欲9

2.烦恼10

3.电影的两大根本原则12

4.“电影幻觉”的意识14

5.“库里肖夫效应”16

6.遴选、准则与记录19

7.录音的启示24

8.再论《访谈录》26

9.《美国,美国》30

10.重复与无意识32

11.《四点整》里的前摄35

12.《蚀》39

13.他者的时间40

14.电视41

第二章 意识犹如电影44

1.精神灾难44

2.从客体图像到先验想象力45

3.好莱坞,工业图型法之都47

4.胡塞尔、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同关注的领域以及意识的政治经济学49

5.《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三重综合”52

6.康德的混淆54

7.认定的综合,即可再现性意识流的统一57

8.“面对全体读者群”的康德意识的两个版本59

9.作为投映的质料的“自我”及其位置62

10.“图像”与“图型”:作为“内感官与外感官共时化的能力”的知性65

11.作为“第三持留的一般系统”的意识的位置以及思维的活动72

12.谬误推理以及意识流中的不相符性本章概要以及“接受”的问题76

13.闪回:活跃了胡塞尔的电影84

14.统觉的基础93

15.“流”的共时化与意识市场的构成,兼论“降解体系”100

16.新的前摄过程的悖论以及欲望的崩溃102

17.思想的未来104

第三章 “我”和“我们”:美国的接受政策106

1.“外在化过程”与思想的地缘政策106

2.皮埃尔·布尔迪厄谈电视110

3.“大都市”接受:“我们”得以统一的条件117

4.现代性:“接受”的组织123

5.“我”和“我们”“存在之痛”问题的出现126

6.特例与失望132

7.“我曾有一个梦想”美国的“接受”政策,1912年140

8.电视全球直播 1969年7月21日的圣体礼145

9.令人惊叹的人所具有的可怕的脆弱性149

10.“接受”与发明,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 1866—1776—1915155

11.“广播电视”时代的时程区划和方位区划 1998年7月12日164

12.“巨流”与媒体节目表166

13.1997年的转折:文化超工业化的时代从发射机到服务器170

第四章 我们的教学机构的动荡177

1.全球记忆术体系177

2.领土和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复制182

3.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1)意识和载体:回顾与发展186

4.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2)导向和持留197

5.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3)知识的分解和对“非知识的知识”的否认202

第五章 进行区别210

1.“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空间性和一个“完全被忽视的”现象210

2.教育的“存在论”意义218

3.无科学:对此前部分的概述与再阐释220

4.在沙漠中“进行”区别226

5.作为“发明”的差异229

6.演变、未来与无差异233

7.现实性与可能性:从康德到海德格尔236

8.康德通过“进行区别所依据的主观原则”所要达到的目标,“相信”的必要性240

第六章 技术科学与复制249

1.从现实到可能:技术科学的震撼249

2.在技术科学的诸多可能性之黑暗中确定方向254

3.批判哲学中的实践256

4.批判主义:对“发明”的否定259

5.我们想要什么?当今“进行区别所依据的主观原则”265

6.从可能性到现实性:“技术科学一虚构”的行事性268

7.最不形而上的人民275

8.诸持留机制的聚合:该聚合已拓展到生物280

9.超工业化、超可复制性、普遍化了的行事性282

10.可能性事物的物理学289

11.“接受”在遗产方面的各种新条件294

12.复制的权力296

附录1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298

附录2 中法专有名词对照表302

译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