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诗经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日本诗经学史
  • 王晓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42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诗经-文学研究-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诗经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毛诗》写本促成的文化传递1

一、汉字文化圈的写本文化与《诗经》传播1

(一)遣唐使接触的《诗经》写本文化1

(二)写经所里的《诗经》写本6

(三)学制、学风与写本传存8

二、《诗经》日藏写本的传承与接受12

(一)日本多存写本的原因13

(二)中日藏书传统异同15

(三)《诗经》写本流布经纬18

(四)日本讲经中的《诗经》20

三、《诗经》日藏古本的文献学价值25

(一)考经文25

(二)考《传》、《笺》、《疏》佚文28

(三)考各本虚字之增删29

(四)知定本前后俗本之旧貌31

(五)考《毛诗》及三家诗散佚著述佚文32

(六)考六朝初唐俗文异文34

(七)明辨体式36

四、《诗经》日藏写本的比较文学考察38

(一)东亚写本的文化蕴涵38

(二)诗说异同与类比当否41

(三)考审美观念与思考样式的烙印43

(四)诗学传统对诗经说的影响45

(五)诗说真伪与彼此关联47

五、日本古代的“诗经现象”49

(一)语言文学中的《诗经》元素49

(二)义疏模式与学人的艺术实践54

(三)艺术与思想中的《诗经》潜影57

(四)人名与物名中的《诗经》记忆59

第二章 清原诗经学62

一、宋学《诗经》研究的东渐62

(一)日本经学的家学渊源和《毛诗抄》63

(二)《毛诗抄》的版本与研究65

(三)《毛诗抄》中宋元新注的位置67

(四)诗趣与诗学之趣的传递72

二、静嘉堂所藏《毛诗郑笺》古抄本考76

(一)清原家学的毛诗学和《毛诗》授课78

(二)久原本和静嘉堂本80

(三)静嘉堂本校勘体例82

(四)清原宣贤校勘举隅85

(五)静嘉堂本《毛诗郑笺》与唐宋诗经学90

第三章 明清诗经学与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94

一、诸学派的《诗经》研究96

(一)江户时代的文化教育与明清诗经学的东传96

(二)朱子学派的《诗经》研究101

(三)古学派的《诗经》研究108

(四)阳明学派的《诗经》研究115

(五)折衷学派的《诗经》研究117

(六)名物研究135

(七)《韩诗外传》研究139

二、江户随笔中的《诗经》研究142

(一)雨森芳洲《橘窗茶话》与室鸠巢《骏台杂话》143

(二)中村兰林《读诗要领》与松井萝洲《它山石》146

(三)古贺侗庵《刘子》、小岛成斋《酣中清话》与龟井昭阳《读辨道》148

第四章 诗经论、诗论、歌论与俳论156

一、日本和歌理论对《诗大序》的引照156

(一)从汉诗论到和歌论157

(二)“动天地、感鬼神”的诗力说160

(三)从“言志”到“吟悲”163

(四)汉诗和歌同源论165

二、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167

(一)德川经学的位置和“文道观”169

(二)伊藤仁斋《语孟字义》与《答童子问》172

(三)伊藤东涯《读诗要领》181

(四)太宰春台《朱氏诗传膏肓》的诗主人情说188

(五)堀景山《不尽言》中的“思无邪说”194

(六)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的《诗经》说196

三、中国诗学关键词的日式“变容”199

(一)六义200

(二)风雅204

(三)比兴204

(四)中国诗学关键词日式“变容”(接受)的特点205

第五章 《诗经》与日本文学210

一、《万叶集》对《诗经》的借鉴212

(一)常被并举同观的两部诗歌经典213

(二)有形的借用和无形的影响216

二、日本汉文学对《诗经》文本的引用与戏仿223

(一)“诗学之祖”“六经之和”223

(二)言志之本 论诗之则225

(三)天籁之鸣 性情之镜228

(四)言文之资 行远之舟233

(五)善对之典 雅号之泉235

(六)架空之书 采风之经237

(七)诗谜之渊 金言之薮240

第六章 《诗经》的异文化变奏245

一、《诗经》之于江户文艺245

(一)《越后石臼歌》与《毛诗》研究方法246

(二)《关扉》里的《二子乘舟》252

(三)谣曲中的《周南》254

二、风雅与俳谐的结合——小林一茶的《诗经》俳译257

(一)《诗经》讲释与俳谐进修258

(二)倾吐乡情、亲情和友情的意象261

(三)滑稽增昧与激情褪色265

三、《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其他270

(一)和歌集《国调周诗》271

(二)俳句集《诗经国风》275

(三)《诗经》朗咏281

第七章 近现代《诗经》研究的诸问题285

一、是经学,还是文学——旧汉学余绪中的《诗经》研究286

(一)竹添光鸿与《毛诗会笺》287

(二)《毛诗会笺》中的考据和诗说291

(三)旧《诗经》学的尾声299

二、是“支那国民性”的镜子,还是日本国学的附庸?——诸桥辙次《诗经研究》300

(一)所谓“支那国民性”与《诗经研究》301

(二)经史文“三纲”视点下的《诗经研究》304

(三)《诗经研究》的中日诗歌比较论306

三、是《诗经》的戏说,还是日本主义的课本?——盐谷温《诗经讲话》和小林一郎《诗经》308

(一)《诗经讲话》中的皇国诗观311

(二)战争阴云笼罩下的《诗经》研究315

(三)目加田诚《诗经研究》319

四、是政治诗学,还是文化诗学——日本中国学中的诗经学323

(一)战后民主思潮与《诗经》研究323

(二)山田统的新考据和其他学者331

(三)有关方法论问题的讨论334

五、京都学派的《诗经》研究336

(一)青木正儿的《诗经》文献和名物研究337

(二)吉川幸次郎的《毛诗正义》校订和《国风译注》341

第八章 《诗经》文化学阐释的得与失346

一、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日本传人348

(一)《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对日本诗经学的启迪348

(二)松本雅明《关于(诗经)诸篇形成的研究》352

(三)赤冢忠《诗经研究》354

(四)家井真《诗经原义研究》356

(五)白川静《诗经研究·通论篇》363

(六)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得失观367

二、白川静诗经学368

(一)孤诣独往与学归大众369

(二)《诗经》与金文372

(三)《诗经》与镇魂376

三、《诗经》文化研究课题的多样性379

(一)《诗经》的天文学研究379

(二)《诗经》的地理学研究379

(三)《诗经》与中国人的宗教观念381

(四)《诗经》名物研究382

第九章 《诗经》的重写388

一、《诗经》日藏古本的训点翻译研究389

(一)训读与章句之学389

(二)训读与翻译393

(三)从训读到国字解397

(四)“脱训读论”和“挺训读论”399

二、《诗经》的翻译策略407

(一)柏拉图哲学研究者冈田正三的挑战409

(二)俳译、歌译与自由诗译420

(三)小说家海音寺潮五郎的《诗经》故事430

三、《诗经》翻译的艺术追求438

(一)吉川幸次郎《诗经国风》439

(二)鱼返善雄《诗经国风》439

(三)高田真治《诗经》440

(四)目加田诚《歌之初·诗经》440

(五)白川静《诗经国风》与《诗经雅颂》445

(六)松枝茂夫《中国名诗选》中的《诗经》翻译448

第十章 日本诗经学与国际学术的互动452

一、日本诗经学与中国诗经学452

(一)日本诗经学与中国文化453

(二)《诗经》与中国古代社会456

(三)《诗经》与中国出土文物459

(四)诗经学史研究460

二、日本诗经学与日本国学472

(一)“折口学”的沉浮473

(二)日本考据学风的影响477

(三)日本诗经学会内外481

三、《诗经》比较研究484

(一)《诗经》与日本诗歌的比较研究487

(二)《诗经》中自然意象的比较研究498

(三)《诗经》与东亚各民族民歌的比较研究502

(四)日本《诗经》接受史研究506

四、《诗经》研究的国际意识510

(一)欧洲民谣与《诗经》的比较研究512

(二)东西方《诗经》翻译研究516

结语522

主要参考书目525

后记5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