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俊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461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高等学校-教材;邓小平理论-高等学校-教材;“三个代表”思想-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20
1.1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21
1.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1
1.1.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5
1.1.3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27
1.2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30
1.2.1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30
1.2.2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33
1.2.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6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38
1.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38
1.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2
1.3.3 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44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9
2.1 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50
2.1.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50
2.1.2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51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53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对象53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和动力55
2.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56
2.3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58
2.3.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58
2.3.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59
2.3.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61
2.4.1 统一战线62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62
2.4.2 武装斗争65
2.4.3 党的建设71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76
3.1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76
3.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76
3.1.2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80
3.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83
3.2.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3
3.2.2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87
3.2.3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92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历程97
第4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97
4.1 社会主义的本质97
4.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100
4.1.3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特点和意义103
4.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105
4.2.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05
4.2.2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07
4.3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8
4.3.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主要依据109
4.3.2 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111
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116
5.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17
5.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7
5.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118
5.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120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23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123
5.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124
5.2.3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129
5.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30
5.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130
5.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统一131
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133
5.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验的总结133
5.4.2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内在统一135
第6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40
6.1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41
6.1.1 党对发展观的历史探索141
6.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142
6.1.3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44
6.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46
6.2.1 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146
6.2.2 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150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62
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3
7.1.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163
7.1.2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167
7.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168
7.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70
7.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171
7.2.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172
7.2.3 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175
7.2.4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76
7.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78
7.3.1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178
7.3.2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80
7.3.3 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的若干关系183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89
8.1.1 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190
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190
8.1.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2
8.1.3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
8.1.4 坚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
8.1.5 扩大基层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196
8.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198
8.2.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198
8.2.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
8.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3
8.3.1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203
8.3.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204
8.3.3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205
8.4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6
8.4.1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7
8.4.2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08
8.4.3 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内容209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4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215
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15
9.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216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219
9.2.1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内在要求219
9.2.2 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220
9.2.3 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222
9.2.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223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4
9.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225
9.3.2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225
9.3.3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相统一226
9.3.4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227
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227
9.4.1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28
9.4.2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30
9.4.3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231
9.4.4 努力繁荣文学艺术232
9.4.5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33
第10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8
10.1.1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重大任务239
1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39
10.1.2 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241
10.1.3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242
1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任务244
10.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244
1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251
第11章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与祖国的完全统一256
11.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56
11.1.1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形成257
11.1.2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和意义259
11.2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261
11.2.1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262
11.2.3 香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的实践264
11.2.2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264
11.3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266
11.3.1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本政策266
11.3.2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67
第12章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方针、政策274
12.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75
12.1.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立275
12.1.2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277
12.1.3 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主题的意义279
12.2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280
12.2.1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80
12.2.2 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科学应对经济全球化282
12.2.3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284
12.2.4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285
12.2.5 努力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86
12.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政策288
12.3.1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方针与政策288
12.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289
12.3.3 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291
第1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98
13.1 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299
13.1.1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299
1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00
13.1.3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以人为本306
13.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308
13.2 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308
13.2.2 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310
13.2.3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1
13.2.4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12
13.3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313
13.3.1 统一战线始终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314
13.3.2 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15
13.4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317
13.4.1 人民军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317
13.4.2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318
13.4.3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20
第1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24
14.1.1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325
1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25
14.1.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326
14.1.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327
14.1.4 中国共产党有资格、有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329
14.2 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330
14.2.1 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与实现领导的途径和方式330
14.2.2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32
14.2.3 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334
14.3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36
14.3.1 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确立336
14.3.2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发展338
14.3.3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339
第15章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345
15.1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346
15.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346
15.1.2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47
15.1.3 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348
15.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350
15.2.1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350
15.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351
15.2.3 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升华353
15.3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54
15.3.1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354
15.3.2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355
15.3.3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57
后记361
热门推荐
- 561449.html
- 1265550.html
- 968400.html
- 2390857.html
- 2261698.html
- 2960787.html
- 3560281.html
- 3683211.html
- 954027.html
- 3625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0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6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3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6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