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学原理 中国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永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78067736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经济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学原理 中国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
1.1 走向市场经济3
1.2 市场经济学4
1.3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
1.4 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辩证法8
1.5 一般劳动过程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范畴9
1.6 市场经济规律11
1.7 政治经济学的体系12
1.8 本章小结13
第二章 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15
2.1 市场经济15
2.3 市场经济原因社会分工说17
2.2 市场经济没有特定的社会性质17
2.4 分工和专业化经济18
2.5 市场和经济自由19
2.6 劳动价值论20
2.7 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22
2.8 本章小结23
第二篇 市场经济主体27
第三章 经济人27
3.1 现代微观经济学27
3.2 经济人28
3.3 物质利益原则29
3.4 经济人能否引入中国31
3.5 市场经济和人的解放32
3.6 法人33
3.7 本章小结35
4.1 市场经济下取得消费品的方式37
第四章 消费者37
4.2 商品与效用39
4.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0
4.4 无差异曲线43
4.5 消费可能性曲线45
4.6 消费者均衡47
4.7 恩格尔定律48
4.8 本章小结50
第五章 劳动力商品51
5.1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51
5.2 劳动力商品52
5.3 劳动力价值55
5.4 就业制度56
5.5 本章小结57
6.1 社会主义下的个人财产58
第六章 个人财产58
6.2 个人财产的形式59
6.3 个人财产的保值60
6.4 个体户61
6.5 个人收入62
6.6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63
6.7 本章小结65
第七章 厂商理论66
7.1 现代企业制度66
7.2 公司67
7.3 生产函数和收益递减规律68
7.4 成本最小化69
7.5 利润最大化75
7.6 企业均衡77
7.7 本章小结79
8.1 民营企业81
第八章 私营企业81
8.2 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82
8.3 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84
8.4 私营企业的运行机制85
8.5 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86
8.6 本章小结88
第九章 农村民营企业90
9.1 乡镇企业90
9.2 乡镇企业的转制93
9.3 股份合作经济95
9.4 本章小结97
第十章 国有企业99
10.1 国有企业市场不适应症99
10.2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101
10.3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03
10.5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05
10.4 放开搞活中小国有企业105
10.6 本章小结107
第三篇 市场一价格机制111
第十一章 市场机制论辩111
11.1 市场机制的古典理论111
11.2 消费者均衡和生产均衡113
11.3 帕累托最优116
11.4 福利经济学定理117
11.5 珠网理论118
11.6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和森不可能定理120
11.7 评市场失效论122
11.8 本章小结124
第十二章 交易的本质和条件126
12.1 交易和产权126
12.2 交易与信息128
12.3 期货交易129
12.4 产品调拨改革为商品交换131
12.5 本章小结132
第十三章 均衡价格和供求规律134
13.1 完全竞争市场134
13.2 需求135
13.3 供给137
13.4 均衡价格139
13.5 需求弹性141
13.6 供给弹性144
13.7 供求规律145
13.8 本章小结146
第十四章 价格改革148
14.1 价格机制148
14.2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定价149
14.3 政府定价案例:剪刀差150
14.4 价格改革思路演变154
14.5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155
14.6 市场经济下政府价格管理职能157
14.7 价格战157
14.8 本章小结159
第十五章 垄断价格161
15.1 竞争和垄断161
15.2 垄断价格163
15.3 计划经济遗产的垄断166
15.4 垄断高价案例分析167
15.5 改革公共经济部门的垄断体制172
15.6 本章小结175
第十六章 生产要素价格:工资176
16.1 生产要素价格和分配理论176
16.2 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资理论:按劳分配177
16.3 市场工资179
16.4 工资体制改革180
16.5 工资集体协商183
16.6 年薪制185
16.7 最低工资186
16.8 本章小结187
第十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利息、利润和地租189
17.1 利息189
17.2 利润191
17.3 地租193
17.4 剥削现象194
17.5 本章小结195
第四篇 宏观均衡分析199
第十八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199
18.1 凯恩斯主义和现代宏观经济学199
18.2 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202
18.3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204
18.4 国民收入206
18.5 总供给207
18.6 总需求208
18.7 封闭条件下的总量均衡208
18.8 开放条件下的总量均衡211
18.9 本章小结214
第十九章 消费和储蓄215
19.1 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215
19.2 凯恩斯以后的收入消费理论218
19.3 消费水平221
19.4 节俭222
19.5 有效需求不足223
19.6 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225
19.7 国内需求不足现状分析228
19.8 本章小结229
20.1 储蓄和投资231
第二十章 储蓄和投资231
20.2 投资乘数和加速数理论233
20.3 投资结构的转变235
20.4 投资主体多元化237
20.5 政府的储蓄和投资240
20.6 居民的储蓄和投资244
20.7 本章小结245
第二十一章 财政247
21.1 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财政247
21.2 税收249
21.3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252
21.4 预算外资金253
21.5 国债254
21.6 财政赤字254
21.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57
21.8 本章小结258
第二十二章 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260
22.1 现代货币经济理论260
22.2 IS—LM模型261
22.3 货币主义264
22.4 货币的度量266
22.5 流动偏好函数267
22.6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270
22.7 货币的供给272
22.8 货币政策手段275
22.9 本章小结276
第二十三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78
23.1 通货膨胀278
23.2 新中国的通货膨胀280
23.3 通货膨胀效应281
23.4 通胀成因283
23.5 通货膨胀的治理286
23.6 通货紧缩288
23.7 通货紧缩的治理290
23.8 本章小结291
第二十四章 经济周期292
24.1 经济周期的时间长度292
24.2 经济周期的原因295
24.3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296
24.4 中国经济周期实证分析298
24.5 古典周期与政治300
24.6 经济周期与投资302
24.7 本章小结304
第二十五章 就业305
25.1 古典就业理论305
25.2 凯恩斯就业理论307
25.3 菲利普斯曲线308
25.4 非市场通道309
25.5 刘易斯模型310
25.6 非市场通道转向市场通道312
25.7 培育劳动力市场315
25.8 本章小结316
第二十六章 经济增长318
26.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318
26.2 经济增长因素320
26.3 经济增长模型322
26.4 经济增长方式328
26.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29
26.6 本章小结331
第二十七章 对外开放335
27.1 经济全球化浪潮335
第五篇 开放经济335
27.2 后发展效应338
27.3 从封闭走向开放339
27.4 进入世贸组织(WTO)341
27.5 对外开放的机遇和风险344
27.6 本章小结345
第二十八章 对外贸易347
28.1 国际分工347
28.2 比较利益原理349
28.3 等价交换和国际剥削理论350
28.4 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主义理论353
28.5 中国的对外贸易355
28.6 外贸体制改革356
28.7 自由贸易区358
28.8 本章小结360
29.1 两缺口理论及其批评362
第二十九章 国际经济合作362
29.2 海外直接投资364
29.3 中国利用外资新局面365
29.4 利用外资的两重性369
29.5 扩大对外经济合作372
29.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373
29.7 本章小结375
第三十章 国际收支377
30.1 国际收支平衡表377
30.2 中国的国际收支378
30.3 经常项目差额分析380
30.4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分析382
30.5 汇率与国际收支385
30.6 本章小结389
汉英人名对照表390
参考书目393
热门推荐
- 3879067.html
- 2908499.html
- 965460.html
- 324147.html
- 311100.html
- 2399102.html
- 181051.html
- 1129803.html
- 1614154.html
- 1063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8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7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