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
  • 郑石子,颜才南,胡志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18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聚氯乙烯-生产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产品和概况3

第1章 产品的高分子结构和颗粒形态3

1.1 聚氯乙烯的结构3

1.1.1 聚氯乙烯的高分子结构3

1.1.2 聚氯乙烯的高分子立体构型5

1.1.3 聚氯乙烯的颗粒形态结构6

第2章 产品性能及用途11

2.1 聚氯乙烯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质11

2.1.1 物理性质11

2.1.2 化学性质11

2.2 聚氯乙烯树脂的用途17

2.2.1 聚氯乙烯的型号与用途17

2.2.2 树脂选型的基本原则18

2.2.3 紧密型与疏松型树脂在产品性能及加工应用上的差别18

第3章 产品质量标准和测定方法20

3.1 产品质量标准20

3.2 检验规则20

3.3 测定方法20

3.3.1 过筛率的测定20

3.3.2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22

3.3.3 平均聚合度的测定24

3.3.4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25

3.3.5 杂质与外来物粒子的测定26

3.3.6 水萃取液电导率的测定27

3.3.7 表观密度的测定28

3.3.8 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28

3.3.9 “鱼眼”检测29

3.3.10 白度的测定31

第4章 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关知识32

4.1 聚氯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32

4.2 聚氯乙烯树脂的粒度分布33

4.3 聚氯乙烯的流变性能34

4.4 “鱼眼”34

4.5 聚氯乙烯降解35

4.5.1 聚氯乙烯降解的概念35

4.5.2 聚氯乙烯发生热降解的原因35

4.5.3 聚氯乙烯热降解的影响因素37

4.6 树脂的残留氯乙烯38

4.7 电石查定及查定方法40

第5章 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排气43

5.1 停车排气43

5.2 开车排气44

第6章 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安全环保技术46

6.1 PVC安全规范46

6.2 PVC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规范50

6.2.1 职业性接触毒物分级50

6.2.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所允许浓度50

6.2.3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51

6.3 PVC环保规范51

6.3.1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51

6.3.2 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52

6.3.3 生活饮用水源的标准限制53

6.4 PVC生产中的安全管理53

6.4.1 安全生产管理54

6.4.2 原材料及中间体的燃烧、爆炸性能及防护55

6.5 PVC生产中的能源管理57

6.6 PVC生产中的环保管理59

6.6.1 环保管理工作主要内容59

6.6.2 PVC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综合利用59

第7章 聚氯乙烯树脂技术经济核算及成本核算规程63

7.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63

7.1.1 技术经济指标核算的依据和必要条件63

7.1.2 与技术经济指标核算相关的概念64

7.1.3 质量指标的核算65

7.1.4 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67

7.2 成本核算规程70

7.2.1 聚氯乙烯树脂成本核算规程总则70

7.2.2 成本项目70

第8章 聚氯乙烯的开发方向75

8.1 世界PVC树脂工业技术进展79

8.2 国内PVC树脂的装备技术进展80

8.3 PVC生产工艺技术的进展82

第2篇 乙炔生产87

第9章 乙炔生产的工艺流程概述87

9.1 湿式乙炔发生工艺87

9.1.1 发生87

9.1.2 清净88

9.2 其他工艺路线88

9.2.1 干式发生工艺88

9.2.2 煤裂解制乙炔89

9.2.3 天然气制取乙炔89

第10章 产品及原料的性质90

10.1 电石及标准90

10.1.1 电石90

10.1.2 原料电石标准91

10.1.3 电石的发气量与电石成分的关系92

10.1.4 电石检测93

10.1.5 乙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95

10.1.6 乙炔中磷化氢含量的测定98

10.1.7 测定电石的粒度和粉末含量99

10.2 乙炔100

10.2.1 乙炔的物理化学性质100

10.2.2 乙炔中硫化氢、磷化氢定性检测方法101

10.2.3 乙炔气纯度的检测101

10.3 氢氧化钠102

第11章 乙炔发生104

11.1 发生器中进行的反应及产生的杂质104

11.2 影响乙炔发生的因素105

11.3 发生器的热量衡算111

11.4 乙炔发生的主要设备及作用113

11.5 发生器的加料操作115

11.6 发生器加料操作的异常情况处理116

11.7 发生器的开、停车和正常操作117

11.8 乙炔气柜的开、停车排气操作118

第12章 乙炔清净120

12.1 乙炔清净采用的工艺流程120

12.2 清净塔及中和塔内进行的反应121

12.3 乙炔清净的相关知识121

12.4 乙炔清净的主要设备结构127

12.5 乙炔清净系统的开、停车和正常操作130

12.5.1 水环式压缩机的开、停车和换泵的操作130

12.5.2 清净系统的开停车及正常操作131

第13章 乙炔生产中的环保技术及“三废”治理133

13.1 乙炔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133

13.2 乙炔生产中电石渣浆的处理134

13.3 电石粉尘的产生及综合治理137

第3篇 氯化氢生产141

第14章 氯化氢生产的原料特性及检测方法141

14.1 氢气141

14.1.1 物理、化学性质141

14.1.2 氢气纯度的测定方法142

14.2 氯气143

14.2.1 物理、化学性质143

14.2.2 氯气纯度的测定方法144

14.2.3 氯中含氢量的测定方法145

14.3 氯化氢147

14.3.1 物理、化学性质147

14.3.2 氯化氢纯度、含氧量和含氯量的测定方法148

14.4 盐酸149

第15章 氯化氢生产工艺概述151

15.1 合成法生产氯化氢的工艺流程151

15.1.1 氯化氢合成反应机理152

15.1.2 氢气和氯气的纯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154

15.1.3 氢气和氯气的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155

15.1.4 造成氯化氢气体纯度偏低或含游离氯的原因156

15.1.5 氯化氢合成的全自动控制156

15.2 盐酸脱析法生产氯化氢的工艺流程162

15.2.1 盐酸脱析法工艺流程162

15.2.2 盐酸脱析法生产氯化氢的优缺点163

15.2.3 盐酸脱析过程中各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164

15.2.4 影响解吸塔出口氯化氢压力的因素165

15.2.5 解吸塔塔顶的气相出口温度的控制范围165

15.2.6 膜式吸收塔的气液并流操作的优点166

15.3 副产氯化氢的盐酸脱析法的工艺流程166

第16章 氯化氢生产的设备168

16.1 钢制合成炉的设备结构168

16.2 “三合一”炉的设备结构169

16.3 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结构171

16.4 “二合一”炉的设备结构173

16.4.1 结构图173

16.4.2 主要优点174

16.5 石墨合成炉的结构174

16.6 膜式吸收塔的结构175

第17章 氯化氢生产的相关知识177

17.1 气体的扩散系数177

17.2 稀盐酸溶液与气相之间的平衡关系177

17.3 氯化氢的吸收系数178

17.4 材料的膨胀系数180

17.5 不同温度下的氯化氢合成反应热的计算182

17.6 氯化氢的绝热吸收183

17.7 波美度的概念184

17.8 氯化氢生产装置的材质选择185

17.9 爆鸣气的概念186

第18章 氯化氢合成系统开、停车操作188

18.1 合成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88

18.2 合成炉的点火开车操作188

18.3 合成系统的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操作189

18.4 合成炉火焰不正常的处理190

18.5 氯化氢合成系统操作不正常的处理191

第19章 氯化氢生产中的安全环保技术193

19.1 氯化氢生产中的有毒有害物质193

19.2 氯化氢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技术193

19.3 氯与氯化氢的工业卫生195

第4篇 氯乙烯生产199

第20章 氯乙烯合成工艺概述199

20.1 氯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199

20.2 氯乙烯生产工艺201

20.2.1 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工艺201

20.2.2 乙烷氧氯化生产氯乙烯工艺203

20.2.3 相关氯乙烯合成技术的比较204

20.3 电石原料生产氯乙烯工艺的相关知识207

20.3.1 电石原料生产氯乙烯工艺207

20.3.2 电石法氯乙烯合成对原料乙炔气的要求208

20.3.3 氯乙烯合成对原料氯化氢的要求208

20.3.4 乙炔与氯化氢分子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210

20.3.5 氯乙烯合成反应的机理211

20.3.6 氯乙烯合成反应程度的估计213

第21章 氯化汞催化剂215

21.1 氯化汞催化剂及催化理论215

21.2 升汞和活性炭的催化机理216

21.3 活性炭及其在氯化汞催化剂中的作用217

21.4 升汞及其在氯化汞催化剂中的作用218

21.5 升汞对炭的吸附与时间、温度和浓度的影响219

21.6 氯化汞催化剂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操作220

21.7 密闭法制造氯化汞催化剂的优点222

21.8 氯化汞催化剂相关指标的测定223

21.8.1 氯化汞催化剂中的氯化汞含量的测定223

21.8.2 氯化汞催化剂水分的测定225

21.9 新型氯化汞催化剂的研究225

21.9.1 超低含量氯化汞-活性炭氯化汞催化剂225

21.9.2 其他新型氯化汞催化剂的研究227

21.10 氯化汞催化剂浸渍干燥器的结构228

21.11 焙烧法回收废氯化汞催化剂中汞的原理229

21.12 汞的危害230

21.13 含汞废水的处理230

21.14 抽换氯化汞催化剂操作231

第22章 混合冷冻脱水233

22.1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工艺流程233

22.2 混合器的结构234

22.3 氯化氢中的游离氯235

22.4 氯化氢中游离氯含量的测定235

22.4.1 化学法测定游离氯含量236

22.4.2 在线检测236

22.5 混合脱水的控制温度要求237

22.6 混合冷冻脱水工艺与固碱干燥比较238

22.7 浸硅油玻璃棉脱除酸雾的原理239

22.8 酸雾过滤器的结构240

22.9 新型脱水技术特点241

22.9.1 新型浸硅油玻璃棉241

22.9.2 孟莫克除雾技术特点241

22.10 蒸气压242

22.11 气体分压定律243

第23章 氯乙烯转化及系统操作245

23.1 合成反应温度控制245

23.2 转化器中的反应温度分布的特点246

23.3 空间流速247

23.4 孔板流量计给乙炔气计量的特点247

23.5 第Ⅰ组转化器转化率的估算248

23.6 转化器总传热系数的测算249

23.7 沸腾转化250

23.8 一般大型转化器的结构251

23.9 VCM合成转化器的进展253

23.10 转化器热水自循环254

23.11 氯乙烯生产先进工艺简介255

23.12 氯乙烯转化系统操作256

23.12.1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256

23.12.2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开车操作257

23.12.3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正常操作258

23.12.4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正常停车操作258

23.12.5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紧急停车操作259

23.12.6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中间控制指标260

23.13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操作中不正常情况及其处理260

23.14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相关分析261

23.14.1 混合脱水后气体含水量的测定261

23.14.2 测定合成气的氯化氢和乙炔含量的化学法263

23.14.3 色谱法测定合成气氯化氢和乙炔的含量264

第24章 粗氯乙烯净化和压缩部分266

24.1 粗氯乙烯净化和压缩的工艺流程266

24.2 粗氯乙烯净化压缩系统的中间控制指标267

24.3 合成气的活性炭除汞267

24.4 泡沫过程268

24.5 泡沫塔水洗回收盐酸的优点269

24.6 泡沫塔顶丝网的作用270

24.7 水洗泡沫塔直径的估算271

24.8 水洗泡沫塔筛板的选择272

24.9 借位差输送废盐酸的管道阻力损失估算274

24.10 长距离塑料管的热膨胀量估算及膨胀节的选择274

24.11 水洗泡沫塔的结构275

24.12 粗氯乙烯中氯化氢的利用277

24.13 净化系统开停车准备工作及操作278

24.13.1 净化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278

24.13.2 净化系统的开车操作279

24.13.3 净化系统的正常操作279

24.13.4 净化系统的正常停车操作279

24.13.5 净化系统的紧急停车操作280

24.13.6 净化系统操作不正常情况及处理280

24.14 活塞式氯乙烯压缩机281

24.14.1 活塞式氯乙烯压缩机进气的原理281

24.14.2 压缩机送气能力的影响因素282

24.15 氯乙烯螺杆压缩机283

24.15.1 螺杆压缩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283

24.15.2 开车步骤284

24.15.3 停机步骤284

24.15.4 紧急停车处理285

24.15.5 正常停车检修的处理285

24.15.6 异常现象及事故分析处理285

24.16 压缩系统的正常操作286

24.17 压缩系统的正常停车、紧急停车和检修停车操作287

24.18 压缩系统操作不正常情况及处理288

第25章 氯乙烯精馏290

25.1 氯乙烯精馏工艺290

25.1.1 氯乙烯精馏的工艺流程290

25.1.2 氯乙烯精馏系统的中间控制指标291

25.1.3 先除低沸物后除高沸物精馏工艺的优点291

25.1.4 氯乙烯与1,1-二氯乙烷的相平衡关系292

25.1.5 精馏组分分离的原理294

25.2 精馏操作的影响因素294

25.2.1 氯乙烯加压精馏过程的操作压力295

25.2.2 温度对精馏操作的影响296

25.2.3 回流比297

25.2.4 精馏塔塔板数的计算297

25.3 高沸点物质的组成299

25.4 高沸残液的综合治理301

25.5 惰性气体对氯乙烯冷凝过程的影响302

25.6 水分对氯乙烯精馏过程及树脂质量的影响303

25.7 VCM脱水技术304

25.8 精馏塔结构及特点305

25.8.1 低沸塔的结构305

25.8.2 填料式低沸塔的特点307

25.8.3 泡罩式低沸塔的特点307

25.8.4 高沸塔的结构309

25.8.5 浮动喷射式高沸塔的特点311

25.8.6 浮阀式精馏塔的特点312

25.8.7 垂直筛板塔314

25.8.8 高导向筛板塔314

25.9 精馏系统开停车准备工作及操作316

25.9.1 精馏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316

25.9.2 精馏系统的开车操作317

25.9.3 精馏系统的正常操作318

25.9.4 精馏系统的正常停车操作319

25.9.5 精馏系统的紧急停车操作320

25.10 精馏系统操作常见的不正常情况及处理320

第26章 精馏尾气回收323

26.1 精馏尾气回收的意义323

26.2 有机溶剂吸收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24

26.3 活性炭吸附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24

26.3.1 尾气氯乙烯活性炭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325

26.3.2 影响活性炭吸附氯乙烯在真空解吸的因素326

26.3.3 活性炭颗粒吸附、真空解吸回收氯乙烯工艺327

26.3.4 活性炭颗粒吸附、蒸汽正压解吸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28

26.4 活性炭纤维变温吸附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29

26.4.1 活性炭纤维吸附的机理330

26.4.2 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的工艺流程330

26.4.3 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的优缺点330

26.5 膜分离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31

26.5.1 膜法回收机理及工艺331

26.5.2 膜分离法回收氯乙烯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332

26.5.3 膜法回收氯乙烯工艺的优点334

26.6 变压吸附法回收氯乙烯工艺334

26.6.1 变压吸附法回收氯乙烯工艺简介334

26.6.2 变压吸附法具有的优点335

第27章 氯乙烯系统其他知识337

27.1 精馏尾气中氯乙烯和乙炔含量的测定337

27.2 光电比色法测定单体中乙炔含量338

27.3 色谱法测定高纯度单体的微量杂质含量339

27.4 单体铁质含量的测定342

27.5 单体氯化氢含量的测定343

27.6 转化率和精馏收率343

27.7 氯乙烯生产装置的材质要求344

27.8 受压容器壁厚的估算345

27.9 管道直径的估算346

27.10 温度对制冷的影响347

27.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349

27.1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流程349

27.11.2 溴化锂溶液的管理349

27.12 氯乙烯的危害350

27.13 氯乙烯生产中发生过的典型事故350

第5篇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357

第28章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方法及原料的相关知识357

28.1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原理357

28.2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原料的相关知识357

28.2.1 氯乙烯单体中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357

28.2.2 聚合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助剂363

28.2.2.1 分散剂体系363

28.2.2.2 引发剂体系379

28.2.2.3 终止剂体系392

28.2.2.4 消泡剂体系394

28.2.2.5 pH值调节剂395

28.2.2.6 聚合分子量调节剂395

28.2.2.7 热稳定剂396

28.2.2.8 抗静电剂397

28.2.2.9 水相阻聚剂397

28.2.2.10 气相阻聚剂397

第29章 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机理399

29.1 悬浮聚合反应过程399

29.2 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式402

29.3 悬浮聚合反应各阶段的物料相变404

29.4 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405

29.4.1 温度对聚合的影响405

29.4.2 聚合悬浮液体系的p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08

29.4.3 搅拌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08

29.4.4 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10

29.4.5 分散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12

29.4.6 水油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14

29.4.7 分子量调节剂(R-1即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415

29.5 氯乙烯悬浮聚合的颗粒的形成416

第30章 聚合釜的传热和换热419

30.1 聚合釜采用大水量低温差循环的冷却工艺419

30.2 聚合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420

30.3 聚合釜的传热系数K的测定423

30.4 聚合釜的冷模测定425

30.5 聚合釜与夹套系统的给热系数的估算427

30.6 聚合釜与内冷管系统的给热系数的估算428

30.7 生产紧密型树脂的聚合传热过程的特点428

30.8 生产疏松型时的聚合传热过程的特点430

30.9 影响聚合釜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因素431

第31章 聚合釜的粘釜434

31.1 粘釜的危害434

31.2 粘釜的主要成因434

31.3 防止粘釜和清釜的技术436

31.3.1 防粘釜的措施436

31.3.2 防粘釜技术436

31.3.3 粘釜物的清除438

31.4 PVC产品中的“鱼眼”439

第32章 聚合釜的相关知识441

32.1 几种釜型的对比441

32.2 几种釜型的结构443

32.2.1 33m3聚合釜的结构443

32.2.2 吉林化工机械45m3聚合釜的结构445

32.2.3 锦西化工机械48m3聚合釜的结构446

32.2.4 锦西化工机械LF70型70m3聚合釜的结构447

32.2.5 100m3聚合釜的结构448

32.2.6 130m3的聚合釜的结构449

第33章 悬浮聚合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操作及简单故障的处理450

33.1 聚合釜的人工清理操作450

33.2 聚合釜的进料操作451

33.3 聚合釜的升温和正常控制操作451

33.4 聚合温度程控操作中的不正常情况及处理452

33.5 聚合系统操作中的不正常情况及处理453

第34章 汽提塔的相关知识455

34.1 PVC料浆进离心干燥前要经汽提处理的原因455

34.2 汽提前要先经釜内自压和真空回收处理的原因456

34.3 PVC料浆汽提的原理456

34.4 PVC料浆汽提工艺457

34.4.1 釜式汽提工艺457

34.4.2 塔式汽提工艺459

34.4.2.1 塔式汽提技术459

34.4.2.2 料浆塔式汽提工艺流程(又称为负压汽提)462

34.4.2.3 料浆塔式正压汽提工艺流程举例464

34.5 影响料浆汽提的因素466

34.6 汽提的开停车操作及一般异常现象和处理方法468

34.7 VCM汽提的主要设备473

34.7.1 混料槽的结构473

34.7.2 树脂料浆过滤器的结构475

34.7.3 穿流式筛板汽提塔的结构475

34.8 料浆中残留氯乙烯含量的测定476

34.9 聚合釜的未聚合的VCM回收技术478

第35章 PVC料浆的脱水481

35.1 螺旋沉降式离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81

35.1.1 螺旋沉降式离心机的结构481

35.1.2 沉降式离心机脱水原理483

35.1.3 影响沉降式离心机脱水的因素483

35.2 沉降式离心机的开、停车操作484

35.2.1 离心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484

35.2.2 离心机的开车操作484

35.2.3 离心机的停车操作485

35.3 沉降式离心机操作的不正常情况及处理485

35.3.1 分离异常485

35.3.2 电流异常485

35.3.3 振动异常485

35.3.4 紧急停止486

35.4 沉降式离心机的检修项目487

35.5 离心机操作注意事项487

第36章 PVC树脂的干燥489

36.1 树脂的临界湿含量489

36.2 树脂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490

36.3 国内外常用的干燥工艺技术491

36.3.1 “气流-沸腾”两段式干燥技术491

36.3.1.1 工艺流程491

36.3.1.2 气流干燥的特点492

36.3.1.3 脉冲式气流干燥器(床)493

36.3.2 单段内热式沸腾干燥技术496

36.3.2.1 工艺流程简述496

36.3.2.2 内热式沸腾干燥器(床)(以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为例)497

36.3.2.3 工艺条件500

36.3.3 旋风干燥技术501

36.3.3.1 工艺流程简述501

36.3.3.2 旋风干燥器(床)(以2.5万吨/年装置为例)502

36.3.3.3 工艺条件503

36.3.4 旋风干燥器(床)的优点504

36.4 几种PVC干燥工艺比较504

36.5 常见的几种干燥设备505

36.5.1 鼓风机的选择505

36.5.2 卧式多室式沸腾气干燥器(床)的结构506

36.5.3 内加热管型卧式多室沸腾干燥器(床)的结构507

36.6 离心和旋风干燥系统开车前的准备工作508

36.7 离心和旋风干燥系统开车程序509

36.8 离心和旋风干燥系统紧急停车和恢复开车操作509

36.8.1 电力故障509

36.8.2 当电力恢复时510

36.8.3 蒸汽故障510

36.9 离心和旋风干燥系统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510

36.10 影响树脂干燥的主要因素512

36.11 PVC树脂的包装513

第37章 DCS自控系统515

37.1 DCS自控系统在聚合全过程的技术简介515

37.1.1 信越公司自控技术515

37.1.2 古德里奇公司自控技术516

37.2 VCM聚合反应温度的自控517

37.2.1 通用化工控制系统(简称THK)518

37.2.2 DJK/F-1000集散型控制系统518

37.3 DCS自控系统的特点518

37.4 DCS自控系统的组成519

37.5 DCS自控系统在聚合的应用519

37.6 聚合釜温度程序的自控520

37.6.1 聚合釜温度程序自控的系统520

37.6.2 聚合温度程控主副调节器的作用523

37.6.3 聚合釜温度程控各阶段的特点524

第6篇 其他聚合产品527

第38章 氯乙烯乳液聚合527

38.1 氯乙烯乳液聚合的特点527

38.2 乳液法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528

38.3 乳液法聚氯乙烯产品规格及影响加工性能的主要指标529

38.4 引进技术概况530

第39章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32

39.1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32

39.2 氯乙烯-醋酸乙烯乳液共聚涂料533

39.3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树脂533

39.4 氯乙烯-偏氯乙烯乳液共聚涂料534

39.5 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535

39.6 氯乙烯-丙烯共聚树脂536

第40章 本体法聚氯乙烯537

附录539

附录一、聚氯乙烯常用英语词汇539

附录二、乙炔的物化数据543

附录三、氯化氢和盐酸的物化数据546

附录四、氯乙烯和高沸物质的物化数据551

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