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全史 第3卷 隋唐宋元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祁志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5215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美学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全史 第3卷 隋唐宋元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隋唐宋元: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复古期2
总论2
第一章 儒家道德美学主潮4
概述4
一、李谔:“屏黜轻浮,遏止华伪”4
二、王通:“文必济乎义”7
三、孔颖达:合德、抒情、谐律8
四、王勃:“文章宜于大者远者”12
五、杨炯:“大矣哉,‘文’之时义也”13
六、骆宾王:“文章是立身歧路耳”14
七、陈子昂:“文章小能,何足观者”15
八、元结:诗文以“雅正”为尚17
九、白居易:“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18
十、元稹:“不为虚文”21
十一、韩愈:“修其辞以明其道”22
十二、李翱:重道而不废文31
十三、皇甫湜:“文奇而理正”32
十四、柳宗元:以道为文,反对唯形式美33
十五、宋初古文家:“文章为道之鉴”35
十六、欧阳修:“道胜者文不难自至”39
十七、邵雍:“名教之乐”与“观物以理”45
十八、周敦颐:“君子以道充为贵”49
十九、程颢、程颐:“作文害道”50
二十、朱熹:道德一元论的文艺美学53
二十一、陆九渊:“文以理为主”61
二十二、真德秀:选文“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63
二十三、宋代词学中的道德美论64
第二章 形式诗学支流68
概述68
一、刘善经论四声及诗病68
二、上官仪论对偶70
三、元兢论诗病、对偶及调声73
四、崔融论诗病、对偶与诗体78
五、王昌龄:“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82
六、皎然:形式美学中的“中道”精神85
七、贾岛代表的“苦吟”派91
八、韩偓:“以绮丽得意”92
九、齐己:“穿凿堪伤骨”“低摧向苦吟”93
十、韦毂:“韵高”而“词丽”94
十一、欧阳炯:论词的雕刻美与艳情美95
十二、杨亿与西崑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96
十三、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97
十四、江西诗派的形式美论100
十五、宋元词论中的形式美学108
十六、元代戏剧批评中的形式美学112
第三章 适意诗学新变115
概述115
一、令狐德棻等:“情”“气”“意”116
二、刘知幾:“文约事丰,述作尤美”118
三、殷璠:“神来”“气来”“情来”119
四、杜牧:“文以意为主”121
五、司空图:论“全美”与“意境”122
六、苏轼:“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124
七、张戒:“中的之为工”130
八、严羽:“诗而入神,至矣尽矣”132
九、赵秉文:“词以达意而已”135
十、王若虚:“词达理顺,皆足名家”137
十一、元好问:“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139
第四章 绘画美学:不拘形似,走向神似141
概述141
一、李嗣真《续画品录》:形神兼顾144
二、张怀瓘《画断》:“神气不以图画求”146
三、王维的山水画论:“意在笔先”147
四、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49
五、符载:“物在灵府,不在耳目”150
六、朱景玄:“妙将入神”“宛然如真”151
七、张彦远:神全意周,自然为上155
八、荆浩:“画者,但贵似得真”160
九、黄休复:“画之逸格,最难其俦”163
十、郭熙:论林泉“高致”“山水意度”164
十一、郭若虚:“必周气韵,方号世珍”169
十二、苏轼:“观画取其意气所到”171
十三、董逌:“得其神明”“妙于生意”172
十四、《宣和画谱》:绘事不贵形似175
十五、韩拙:“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176
十六、邓椿:画之大法,“传神而已”177
十七、汤垕:“最以形似为末节”180
十八、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181
十九、李衎:论竹品与法度182
二十、杨维桢:“画品优劣关于人品高下”184
第五章 书法美学:从“尚法”到“尚意”185
概述185
一、智果:论书法结构美学法则186
二、欧阳询:论笔法之妙和书象之美188
三、虞世南:“心”为“笔髓”“假笔转心”191
四、李世民:“心副相参”“神气为妙”193
五、李嗣真:首倡“逸品”,兼融“意笔”196
六、孙过庭:“心手双畅”“翰逸神飞”198
七、张怀瓘:“唯观神采,不见字形”202
八、颜真卿:论“十二笔法”的审美特点207
九、欧阳修:“寓意乐心”“不计工拙”209
十、苏轼:“神采秀发,膏润无穷”211
十一、黄庭坚:“工拙要须其韵胜”215
十二、董逌:“浓纤健决各当其意”217
十三、赵构:宋书尚意之纠偏220
十四、姜夔:“心手相应,斯为妙矣”223
第六章 园林美学:“美不自美,因人而彰”227
概述227
一、柳宗元:“游之适,旷如奥如”228
二、刘禹锡:“适乎目而方寸为清”235
三、白居易:“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237
四、苏舜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240
五、欧阳修:“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242
六、司马光:“各尽其分”“唯意所适,,244
七、沈括:“俯仰于茂林美荫之间”246
八、李格非:“亭台花木皆出目营心匠”248
九、周密:移花接木、造山凿池250
十、赵佶:“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252
十一、陆游等:“山川草木,皆入题咏”253
第七章 音乐美学:声心相契,琴手合一256
概述256
一、李世民:“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257
二、薛易简:“声韵皆有所主”258
三、平冽:“不舞,无以摅情志”259
四、杜佑:“因音之哀和感而舒惨”260
五、高郢:“乐而无声,和之至”261
六、白居易:“乐与政通,不在铿锵”262
七、苏轼:美在琴指合一263
八、朱文长:“琴有四美”263
九、成玉礀:论“操琴之法”265
十、刘籍:“琴者禁也,禁邪归正”266
第八章 佛教美学:创宗立派,百花齐放267
概述267
一、智顗、灌顶、湛然为代表的天台宗美学:“修行止观”“常乐具足”270
二、三论宗及其代表人物吉藏:“中道”即是“涅槃”“佛性”302
三、杜顺、智俨、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美学:理事圆融、十全十美308
四、玄奘、窥基为代表的唯识宗美学:“唯识”说与“现量”论340
五、慧能、玄觉、延寿为代表的禅宗美学:般若净心,尽善尽美351
第九章 道教美学:重玄之道,性命双修382
概述382
一、成玄英:“重玄”之道,“遣之又遣”383
二、李荣:“又玄者,众妙之门”387
三、王玄览:“大道即圆通,圆通即受乐”390
四、司马承祯:“心与道合”“始得安乐”395
五、吴筠:“神与道合,即道为我身”397
六、孟安排:“不得为得”“证果成真”400
七、杜光庭:“重玄之道”“众妙之门”404
八、张伯端:宋元内丹派的美学代表416
热门推荐
- 745716.html
- 2557909.html
- 2186993.html
- 3427418.html
- 779184.html
- 419359.html
- 3501856.html
- 222869.html
- 599527.html
- 409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9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0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1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