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丙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184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7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813页
- 主题词:财政-经济史-中国-1949~200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老一辈革命家关于理财的至理名言(代前言)1
上篇 亲历与回顾3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成立3
一、新中国财政奠基于华北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成立11
三、预算司与新中国第一个预算19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的历史使命32
小结:财政是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48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筹集建设资金50
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蓝图50
二、财政促进“一五”计划的实施56
三、第一次改进财政体制62
四、建设工业化的资金是怎样来的67
五、“一五”计划顺利完成73
小结:国家财政要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77
第三章 制定“二五”计划与反冒进78
一、制定“二五”计划的曲折之路78
二、参加中共“八大”82
三、冒进与反冒进的争锋85
四、财政部不能“放卫星”92
五、纠“左”工作和庐山会议98
六、财政“捉鬼”103
小结:“欲速则不达”是一条宝贵的实践经验105
第四章 度过经济困难时期106
一、经济陷入严重困难局面107
二、“八字”方针的提出与贯彻110
三、全国城镇大裁员123
四、制定银行、财政工作“双六条”130
小结:坚持综合平衡是基本的理财思想133
第五章 财政在“文化大革命”中艰难支撑135
一、参与“三五”计划的制定135
二、国家财政经受“文化大革命”运动的考验138
三、财政业务在“文化大革命”中照常坚持143
四、财政工作的整顿和推进153
五、邢台、通海、唐山大地震158
小结:安定团结是财政发展壮大的基础161
第六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历程和几位老部长163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工作走过的“之”字路163
二、我心目中的几位老部长168
小结:优良的部风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条件205
中篇 改革与发展209
第七章 财政改革开启新局面209
一、财政积极支持国民经济调整210
二、财政工作重心的转变214
三、没想到会接任财政部部长219
小结:搞财政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226
第八章 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228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财政体制改革228
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重大突破——“分灶吃饭”231
三、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247
小结:规范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257
第九章 税收制度改革与发展259
一、新中国税收的曲折发展之路259
二、税收改革支持对外开放261
三、税收改革促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267
四、农业税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272
五、加强税收征管277
小结:税收要促进经济发展282
第十章 国家预算制度改革283
一、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284
二、调整规范中央与地方间的预算分配289
三、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制度293
四、改革经济建设相关预算制度298
五、探索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303
小结:预算制度改革必须适应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306
第十一章 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财政困境307
一、中央财政困难是怎样形成的307
二、中央向地方借款310
三、努力走出困境312
小结:财政改革与发展始终要服务大局319
第十二章 中央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321
一、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321
二、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325
三、积极支持地方财源建设327
四、中央财政对特区和开发区的支持334
小结:中央财政的支持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336
第十三章 财政支持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338
一、配合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支农对象和分配结构338
二、支持农民减负增收340
三、加大支农资金投入343
四、建立农业综合开发机制349
五、支持“三北”防护林建设351
六、支持“三西”农业建设355
小结:支持农业发展是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357
第十四章 财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359
一、改革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359
二、财政对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的支持370
三、财政支持国有企业解决“两亏”问题378
小结:重在机制,不断探索381
第十五章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383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进程与特点383
二、组建和领导国有资产管理局386
三、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历史贡献392
小结:走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之路395
第十六章 财政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与扶贫工作397
一、财政对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支持398
二、财政支持社会救助404
三、财政支持社会优抚事业406
四、财政支持扶贫工作409
小结:支持社会保障是公共财政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415
第十七章 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416
一、支持教育事业复兴和发展416
二、大力促进科技事业发展425
三、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430
小结: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436
第十八章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与国债发行438
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发展及作用438
二、外债与新中国建设446
三、恢复内债发行与债务发行的市场化451
小结:要重视对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458
第十九章 会计工作的加强与完善459
一、组建会计司459
二、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463
三、“会计风暴”468
四、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与工作482
小结: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486
第二十章 财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487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财政与国际的交流往来487
二、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法国、德国考察490
三、加入世界银行及与世界银行的合作494
四、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年会507
五、中日政府成员会议518
六、财政援外工作529
小结:财政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改革开放服务537
第二十一章 财政管理与监督检查538
一、预算外资金的管理538
二、连续13年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546
三、财政法制建设555
小结:任何时候都要加强财政监督工作559
第二十二章 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与人才培养561
一、财政部干部队伍发展简况562
二、落实政策和安置老干部563
三、引进人才充实财政干部队伍564
四、干部队伍的教育与培训569
五、财政部青年干部到基层锻炼573
小结: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是搞好财政工作的基础574
第二十三章 中国财政学会的成立与发展576
一、中国财政学会的成立576
二、财政学会的组织建设是事业成功的保障580
三、开展学术活动保持学会旺盛生命力585
四、科研工作是学会的立会之本591
五、协作研究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形式596
小结:学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598
第二十四章 主管财政部科研所的岁月602
一、财政部科研所的成立与恢复603
二、主管财政部科研所的岁月605
三、应当充分重视科研工作623
小结:要有专门力量做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625
下篇 关注与思考631
第二十五章 树立科学理财观631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631
二、科学理财观的丰富内涵634
三、科学理财与财政的发展壮大639
第二十六章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644
一、分税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645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着力点649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55
第二十七章 深化税制改革661
一、税制在稳定基础上求完善661
二、不能忽视税收征管666
三、税制改革要促进环境保护668
第二十八章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674
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点675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676
三、理清思路,稳步推进677
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关注几项重点内容680
五、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基础工作和技术保障687
第二十九章 关于县乡财政困难问题691
一、县乡财政困难程度值得高度关注691
二、什么原因造成县乡财政困难693
三、对县乡财政困难的几点思考695
第三十章 新时期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700
一、会计的国际趋同化是大势所趋700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新体系702
三、关于会计造假问题703
四、加快现代会计人才的培养705
第三十一章 财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708
一、正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708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时机已成熟713
三、财政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716
四、先富要帮后富718
第三十二章 财政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723
一、财政应如何支持农业发展724
二、财政应如何支持农民增收729
三、财政应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733
第三十三章 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736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736
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741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743
四、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746
五、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748
六、宏观调控要注意的几个问题751
第三十四章 新中国财政60年的辉煌成就和主要经验753
一、新中国财政60年的辉煌成就753
二、新中国60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经验765
后记778
热门推荐
- 412005.html
- 911997.html
- 1191000.html
- 941619.html
- 3174545.html
- 2377862.html
- 1261084.html
- 3153173.html
- 3716573.html
- 1781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5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