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
  • 宋晓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74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奈格里,A.-政治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问题域1

一、传奇一生与思想分期1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3

三、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社会根源、思想背景与核心线索5

(一)全球化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5

(二)五月风暴之殇与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8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斯宾诺莎和尼采在当代西方左派中的复兴18

(四)从纯粹客观层面的结构到革命政治学的主体性话语19

上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双重语境25

第一章 政治性与主体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方法论基石25

一、重构资本和劳动的力量关系:阶级对抗的逻辑原型25

(一)资本—劳动的分离辩证法:内生性对抗和替代性创构26

(二)价值稳定过程和自我价值稳定过程的对抗性阶级内涵28

(三)“拒绝工作”的革命图景:总体解构与前景规划32

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结构:“阶级构成”的主体性路径40

(一)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41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回应逻辑与阶级构成的基础性52

(三)阶级斗争的中心地位与历史演进的逻辑中轴54

三、重组列宁思想的发展进程:工人阶级主体性模式的内在转型56

(一)从认识论断裂到主体性断裂56

(二)从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到工人阶级的自主性59

(三)从生命政治到革命主体性生产65

四、重回《大纲》:经济学语境中的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68

(一)重建激进的政治阅读:走出客观主义范式,回归革命主体性话语69

(二)革命主体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经济学语境下的政治话语71

(三)共产主义实现的主体化根基:革命主体性路径和替代性政治想象76

(四)对抗性分离—主体性转型—创构性筹划方法论的政治机制81

第二章 内在性与创构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逻辑脉络88

一、所属的理论传统: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复兴89

(一)差异与生成:福柯和德勒兹对尼采的理论推进89

(二)潜能与实现:阿甘本处理内在性问题的基本方式110

二、构架的逻辑空间:内在性与超验性、创构性与调解性的对抗语境114

(一)内在性和多样性的本体论线索:德勒兹对斯宾诺莎的解读115

(二)从超验的调解权力到内在的创构力量:奈格里对抗语境中的政治本体论118

三、思想的逻辑取向: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与决裂139

(一)去本体化的创构性本体论:奈格里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140

(二)通向即将到来和自由视域的未来哲学:奈格里与传统本体论的决裂144

下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具体化现实化的双重线索154

第三章 制宪力与宪制权:主体性的创构力量与激进的革命筹划154

一、制宪力之“本体论的激进性”:从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到马克思156

(一)作为绝对民主和自由实践的制宪力与指向固定秩序的宪制权157

(二)德行—欲望—活劳动:制宪力的主体创构性与激进革命性162

(三)反乌托邦的制宪力及其后现代潜能179

二、制宪主体与制宪共和国:创构性主体力量的生产性和革命性187

(一)制宪主体的系谱学与作为大众苏维埃的制宪共和国188

(二)政治的自主性与政治的社会化192

第四章 帝国与诸众:绝对内在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革命图景196

一、帝国的逻辑谱系与后结构主义的政治图景196

(一)现代主权与后现代的帝国主权197

(二)一般智力与非物质劳动206

(三)身体政治与欲望政治212

二、绝对内在性的诸众与游牧式的革命政治学231

(一)游牧主体与游牧政治232

(二)诸众之绝对内在性视域的逻辑脉络236

(三)游牧政治与激进民主的革命空间246

结语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思想史定位257

一、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257

二、立足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262

三、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混合体268

四、奈格里在何种意义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271

参考文献278

后记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