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 以文本为线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 以文本为线索
  • 叶志坚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992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教育学-思想史-研究-中国-1899~194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 以文本为线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1

1.1.1 问题及其缘起1

1.1.2 核心概念2

1.2 文献综述7

1.2.1 研究历程回顾8

1.2.2 本课题研究基础之再检视15

1.3 研究构想17

1.3.1 研究方法构想17

1.3.2 历史分期18

1.3.3 陈述框架19

第二章 近代教育学科引进的历史背景21

2.1 “分科立学”观念的导入开创了“接纳”近代教育学科的条件21

2.2 西方近代教育的导入“孕育”着中国近代教育学科25

2.3 师范教育的勃兴“催生”了近代教育学科30

第三章 蓬勃期(1899-1911)34

3.1 文本发展概貌35

3.2 文本研究42

3.2.1 文本框架的比较研究42

3.2.2 文本的知识呈现——以大濑甚太郎《新编教育学教科书》为例48

3.2.3 王国维《教育学》研究52

3.3 成就、特点与问题68

3.3.1 主要成就68

3.3.2 特点与问题77

第四章 回旋期(1912-1919)84

4.1 文本发展概貌84

4.2 文本研究89

4.2.1 文本框架的比较研究89

4.2.2 教育学知识成果及其呈现——以《教育学要览》为例93

4.2.3 张子和及韩定生的教育学文本研究96

4.3 成就、特点与问题106

4.3.1 主要成就106

4.3.2 特点与问题115

第五章 转向期(1920-1927)120

5.1 文本发展概貌122

5.2 文本研究129

5.2.1 舒新城的两部教育学129

5.2.2 体系完备、自成一家的《教育哲学大纲》136

5.2.3 从《教育原理》到《教育哲学》:余家菊“教育学原理”解读151

5.3 成就、特点与问题166

5.3.1 主要成就166

5.3.2 特点与问题169

第六章 深化期(1928-1948)177

6.1 文本发展概貌178

6.2 文本研究185

6.2.1 两个“之最”: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及其《教育概论》186

6.2.2 三民主义“教育学原理”:姜琦《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新论》论析195

6.2.3 纠实证化之偏:石联星《教育学概论》解读207

6.3 成就、特点与问题215

6.3.1 主要成就215

6.3.2 特点与问题220

第七章 结论228

7.1 互动之中求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学的文化场域228

7.2 学习之间有创造:中国近代教育学的发展方式235

7.3 与时俱进中国化:中国近代教育学的核心命题237

主要参考文献244

附录一 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书目编年(1899-1948)263

附录二 第一个中译本教育学:《教育学纲要》276

后记288

图表目录24

图2-1 《名理探》“析艺”图例24

图3-1 师范讲义《教学原理》之版权页37

图3-2 “蓬勃期”新出教育学文本的年度分布图41

图4-1 “回旋期”新出教育学文本的年度分布图85

图4-2 “回旋期”新出教育学文本的年度分布校正图89

图5-1 “转向期”新出教育学文本的年度分布图122

图6-1 “深化期”新出教育学文本的年度分布图178

图6-2 师范丛书《教育哲学大纲》版权页183

表1-1 1910年前中译“教育学史”文献要览9

表2-1 《西学凡》所见之“西学六科”简况21

表3-1 五种译本的教育学框架比较43

表3-2 五种编著本教育学的框架比较43

表3-3 “剑潭本”与“清震本”之“绪论”比对45

表3-4 “新益本”与“定生本”的框架对照46

表3-5 “金太本”与“湖北本”框架结构对照47

表3-6 大濑本之“绪论”的知识要点一览表49

表3-7 “大濑本”(绪论)部分与“剑潭本”的论题对照表50

表3-8 1901-1907年间王国维发表教育论说一览表54

表3-9 王国维译立花铣三郎《教育学》框架一览表56

表3-10 王国维编著的《教育学》框架一览表61

表3-11 王国维编著本《教育学》中所出现的人物及频次统计表65

表3-12 中国近代早期(1899-1911)教育学文本出产方式简况69

表3-13 教育学文本编著人员的“日本阅历”及“从教经历”简况69

表3-14 日本明治时期教育学要览表72

表3-15 中国近代早期教育学文本中的非赫尔巴特学派一览表76

表3-16 日本教育学者受中译者青睐指数表(1899-1911)78

表4-1 长尾槙太郎、蒋维乔《教育学讲义》之框架结构一览表90

表4-2 译本教育学之框架比较表91

表4-3 自编本教育学之框架比较表92

表4-4 《教育学要览》“绪论”部分知识要点一览表93

表4-5 《大教育学》的框架结构一览表97

表4-6 韩定生《新体教育学讲义》中出现的人物及频次统计表104

表4-7 “回旋期”教育学文本重版数据统计表108

表4-8 “回旋期”教育学文本著述队伍的“准专业化”水平评估114

表4-9 “回旋期”与“蓬勃期”教育学文本的数量指标比较115

表5-1 1919年至1927年间世界文教名流在华活动一览表121

表5-2 舒新城《心理原理实用教育学》的框架体系一览表130

表5-3 范寿康《教育哲学大纲》征引文献统计表147

表5-4 “转向期”自编本教育学之框架比较170

表6-1 桑代克教育学文本译介简况表180

表6-2 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的体例溯源表192

表6-3 教育学译本的来源国情况统计表(1920 1948)216

表6-4 文化教育学在近代中国的介绍与传播简况表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