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X线摄影技术(供医学影像专业内部使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X线摄影技术(供医学影像专业内部使用)
  • 出版社: 湖南电大直属部医学影像教学班
  • ISBN: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X线摄影技术(供医学影像专业内部使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X线物理与X线机1

第一节X线物理1

X线的发生2

X线性质5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

X线的吸收与减弱8

第二节X线机9

X线机种类9

基本结构9

电源装置10

控制装置11

高压发生装置12

X线管13

第三节 散射线的产生与消除16

散射线16

滤线器16

第二章 X线影相21

第一节X线影相的形成22

第二节 密度23

密度与感光效应23

影响密度的因素23

照片的适当密度25

第三节 照片对比度25

对比度25

影响照片对比度因素25

照片对比度的分析29

第四节 锐利度30

锐利度定义30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31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34

第五节 影相的放大与变形35

放大与变形35

影响放大与变形的因素35

影相的对称、重叠与切线效果37

第三章 暗室技术38

第一节 暗室设备与胶片39

暗室的位置与结构39

X线胶片40

第二节 潜影与特性曲线44

潜影44

特性曲线46

第三节 增感屏47

增感屏的应用意义47

增感屏结构与增感率47

增感屏的使用49

第四节 显影50

显影液50

显影条件56

显影方法57

中间处理58

第五节 定影59

定影液59

定影条件61

定影方法——两桶定影法61

第六节 水洗62

第七节 暗室操作故障分析及处理63

第四章X线摄影条件64

第一节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64

影响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64

影响摄影条件的可变因素70

第二节 摄影条件表的制定71

第三节X线照片质量的分析73

第五章X线检查法75

第一节X线检查意义75

第二节X线检查应用原理75

第三节X线检查应用范围及限度76

第四节X线检查方法77

第六章 一般摄影概述78

第一节 摄影体位79

体位与X线影相79

体位与方向80

体表解剖83

第二节 骨摄影概论85

骨与关节解剖85

骨摄影条件选择要点85

第三节 摄影步骤86

第七章 四肢摄影87

第一节 四肢骨的X线检查87

四肢摄影的临床应用87

解剖88

四肢摄影原则88

第二节 上肢骨摄影技术90

手指骨90

腕关节90

尺挠骨92

肘关节92

肱骨95

肩关节95

肩胛骨98

锁骨98

第三节 下肢骨摄影技术99

足骨99

踝关节101

胫腓骨102

膝关节102

股骨106

髋关节106

第八章 胸廓摄影109

第一节 胸廓摄影技术109

解剖109

肋骨摄影109

胸骨摄影111

第二节 摄影位置的选择113

第九章 躯干摄影114

第一节 解剖及摄影原则114

解剖114

摄影原则116

第二节 颈椎摄影技术117

颈椎正位117

一二颈椎开口位118

颈椎侧位118

颈椎斜位118

颈椎特殊位置摄影法119

第三节 胸椎摄影技术120

胸椎正位120

胸椎侧位120

胸椎斜位121

胸腰段摄影法122

第四节 腰椎、骶椎摄影技术122

腰椎正位122

腰椎侧位122

腰荐关节侧位双曝光法123

腰椎斜位123

脊柱功能位123

骶尾骨侧位125

骶髂关节正位126

骶髂关节斜位126

第五节 骨盆摄影技术126

第六节 摄影位置选择127

第十章 头颅摄影130

第一节 概论130

解剖与形态130

摄影原则133

第二节 颅骨、眶骨与面骨摄影133

颅骨摄影技术133

眶骨摄影技术138

面骨摄影技术141

第三节 付鼻窦摄影145

解剖与临床意义145

摄影技术145

第四节 颞骨摄影147

正常解剖147

颞骨摄影技术147

第五节 眼内异物定位摄影152

概论152

摄影技术153

摄影位置选择154

异物的测量156

第六节 头颅特殊位置摄影157

茎突摄影157

颈静脉孔摄影158

卵园孔摄影158

眶下裂摄影159

舌下神经孔摄影159

第十一章胸部摄影160

第一节 概论160

临床意义160

胸部X线检查方法161

胸部解剖161

第二节 胸部摄影技术164

正位摄影164

侧位摄影168

前弓位摄影169

心脏摄影169

胸部摄影条件的选择172

第三节 摄影位置的选择174

气管与支气管疾病174

肺的疾病174

胸膜疾病176

横膈疾病176

第十二章 腹部摄影177

第一节 急肤症的X线摄影177

临床意义177

急肤症的摄影技术178

摄影位置的选择179

第二节 胆道系统的X线摄影180

临床意义180

解剖与生理180

X线检查前的准备181

一般摄影检查181

造影检查182

口服胆囊造影常规及技术184

静脉胆道造影技术185

造影技术的选择186

第三节 泌尿系的X线摄影187

临床意义187

解剖与生理187

泌尿系平片摄影188

静脉肾盂造影189

摄影技术的选择191

第四节 妇产科X线摄影193

平片摄影193

骨盆测量194

第十三章 软组织摄影197

第一节 概论197

第二节 软组织摄影技术198

第三节 摄影位置选择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