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公共管理
  • 刘熙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98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篇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23

本篇总论23

第一章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24

1.1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本质追求24

1.1.1 利益追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24

1.1.2 公共利益的内涵26

1.1.3 公共利益实现的复杂性30

1.2 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对象32

1.2.1 事务与利益的相关性及其公私区分32

1.2.2 公共事务的传统治理方式:政府垄断33

1.2.3 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的治理危机与治理思维的创新36

1.3 公共管理39

1.3.1 公共管理的涵义39

1.3.2 公共管理的特性41

1.4 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发展47

1.4.1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发展47

1.4.2 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发展49

简要结论51

主要参考文献51

第二章 公共管理主体及其责任53

2.1 公共管理主体及其分类53

2.1.1 作为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政府53

2.1.2 公共管理的其他社会行为主体54

2.1.3 公共管理主体的网络结构60

2.2 公共组织及其发展63

2.2.1 公共权力与公共组织63

2.2.2 公共组织的性质65

2.2.3 公共组织的传统结构与机制67

2.2.4 公共组织结构与机制的再设计69

2.3.1 公共管理与公共责任71

2.3 公共管理主体责任71

2.3.2 政府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72

2.3.3 非政府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75

2.4 公共职业伦理77

2.4.1 公共职业伦理的必要性77

2.4.2 公共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77

2.4.3 公共职业伦理的实现机制79

简要结论81

主要参考文献82

第三章 中国公共管理的宪政体制与现实基础84

3.1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宪政体制84

3.1.1 宪政的基本概念与内容84

3.1.2 当代中国的国家权力结构及其关系87

3.2 中国公共管理的环境与现实基础96

3.2.1 环境与公共管理96

3.2.2 中国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因素98

3.2.3 决定和影响中国公共管理体制的几个重要关系100

简要结论110

主要参考文献110

第二篇 政府与公共管理111

本篇总论111

第四章 政府职能112

4.1 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112

4.1.1 关于政府职能模式的理论探讨112

4.1.2 有效政府职能的衡量标准117

4.2 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120

4.2.1 政治职能:提供政治秩序,促进民主发展120

4.2.2 经济职能: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121

4.2.3 调节职能:实现经济与公民生活的协调发展122

4.2.4 服务职能:提供公共产品123

4.2.5 救济职能:提供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123

4.3 入世与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124

4.3.1 中国传统政府职能的基本特点124

4.3.2 入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125

4.3.3 服务型政府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127

4.3.4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129

简要结论132

主要参考文献132

第五章 公共政策134

5.1 公共政策的涵义及其公共利益导向134

5.1.1 公共政策的涵义134

5.1.2 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136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力体制及其过程139

5.2.1 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力体制139

5.2.2 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领导体制141

5.2.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43

5.3 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146

5.3.1 政策执行中的制约因素及障碍分析146

5.3.2 政策的评估与调整148

简要结论149

主要参考文献150

第六章 公共财政151

6.1 公共财政与公共行政151

6.1.1 公共财政的涵义151

6.1.2 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152

6.1.3 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154

6.2 财政收入155

6.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155

6.2.2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160

6.3 财政支出161

6.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161

6.3.2 财政支出的原则164

6.3.3 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166

6.4 国家预算169

6.4.1 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形式169

6.4.2 预算外资金171

主要参考文献172

简要结论172

第七章 政府人事制度与人力资源开发174

7.1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及其改革174

7.1.1 文官制度的兴起和发展174

7.1.2 文官制度的基本价值177

7.1.3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趋势179

7.2 中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182

7.2.1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情况182

7.2.2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183

7.2.3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184

7.2.4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185

7.3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87

7.3.1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缺陷187

7.3.2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189

7.4 中国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191

7.4.1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与任务191

7.4.2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192

7.4.3 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193

简要结论195

主要参考文献196

第八章 电子政府197

8.1 信息化与公共行政197

8.1.1 信息化对公共行政带来的挑战197

8.1.2 信息化对公共行政发展的机遇198

8.1.3 信息时代的政府形态:电子政府199

8.2 电子政府在国外的发展205

8.2.1 美国的电子政府205

8.2.2 英国的电子政府207

8.2.3 日本的电子政府209

8.2.4 新加坡的电子政府210

8.2.5 韩国的电子政府211

8.3.1 电子政府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13

8.3 中国电子政府发展的概况与方向213

8.3.2 电子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4

简要结论218

主要参考文献218

第三篇 非政府组织与公共管理220

本篇总论220

第九章 国有企业221

9.1 国有企业概述221

9.1.1 国有企业的性质221

9.1.2 国有企业存在理由222

9.1.3 国有企业管理中要解决的问题224

9.2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226

9.2.1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概况226

9.2.2 西方国家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责任关系228

9.2.3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230

9.3.1 中国国有企业的一般问题233

9.3 中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与对策233

9.3.2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235

简要结论238

主要参考文献238

第十章 事业单位及其改革239

10.1 事业单位概述239

10.1.1 事业单位的涵义239

10.1.2 现行事业单位的范围242

10.1.3 事业单位发展概况243

10.1.4 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245

10.2 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历程246

10.2.1 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246

10.2.2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249

10.2.3 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251

10.3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措施253

10.3.1 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社会化253

10.3.2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措施:政事分开254

10.3.3 事业单位改革的切入点:以公益性确定国家兴办公共事业单位的范围255

10.3.4 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化: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258

简要结论259

主要参考文献259

第十一章 中介组织261

11.1 社会中介组织概述261

11.1.1 社会中介组织的概念261

11.1.2 社会中介组织的性质262

11.1.3 社会中介组织的地位与功能264

11.2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中介组织265

11.2.1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中介组织的主要类型和特点265

11.2.2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经验268

11.3 中国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的关系269

11.3.1 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历程269

11.3.2 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72

11.3.3 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75

11.3.4 发展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对策277

简要结论278

主要参考文献279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自治与公共管理281

12.1 基层群众自治及其理论基础281

12.1.1 自治的涵义281

12.1.2 自治的法理基础282

12.1.3 自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283

12.2 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职能284

12.2.1 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任务284

12.2.2 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职能288

12.3 居民、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290

12.3.1 居民自治组织与城市基层政府的关系290

12.3.2 村民委员会与基层政府的关系293

12.4 居民、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295

12.4.1 社区居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295

12.4.2 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300

简要结论304

主要参考文献304

第十三章 民间公益组织305

13.1 民间公益组织概述305

13.1.1 民间公益组织的特质305

13.1.2 民间公益组织的类型306

13.2 西方国家民间公益组织309

13.2.1 当代西方国家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情况309

13.2.2 西方国家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形式311

13.2.3 西方国家民间公益组织存在的问题314

13.2.4 西方国家政府对民间公益组织的干预318

13.2.5 发达国家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320

13.3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321

13.3.1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现状概述321

13.3.2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中的问题323

13.3.3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方向325

主要参考文献327

简要结论327

第十四章 私人部门对公共管理的参与329

14.1 重新认识私人部门的角色及其责任329

14.1.1 关于私人部门的传统界定329

14.1.2 私人部门的公共角色:新时代的新认识330

14.2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实现条件和方式337

14.2.1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实现条件337

14.2.2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机制和方式340

14.3 政府与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绩效342

14.3.1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绩效342

14.3.2 政府在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过程中的作用343

14.4 中国私人部门对公共事务的参与344

14.4.1 中国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背景344

14.4.2 中国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的范围与作用346

14.4.3 中国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务存在的问题348

主要参考文献349

简要结论349

第四篇 特别行政区的公共管理及中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本篇总论351

第十五章 特别行政区的公共管理352

15.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共管理352

15.1.1 香港公共管理的环境352

15.1.2 香港公共管理的机构与职能353

15.1.3 香港的公共部门及其服务提供359

15.2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共管理361

15.2.1 澳门公共管理的环境361

15.2.2 澳门公共管理的机构与职能364

15.2.3 澳门的公共部门及其服务提供369

15.3 特别行政区公共管理对大陆的借鉴意义372

15.3.1 控制政府规模,精简机构372

15.3.2 满足市民需要,提高服务水平373

15.3.3 改革公务员制度,开发公共人力资源374

15.3.4 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375

主要参考文献376

简要结论376

第十六章 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378

16.1 中国公共管理的时代环境378

16.1.1 变革中的世界378

16.1.2 转型中的中国380

16.2 中国公共管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382

16.2.1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缺失382

16.2.2 公共管理“科学性”的不足387

16.3 中国公共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388

16.3.1 调整政府内外关系,形成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格局388

16.3.2 推动公共管理的民主化392

16.3.3 推动公共管理的现代化395

简要结论397

主要参考文献398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