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物权法理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烈英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195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物权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物权与物权法1
第一章 物权3
第一节 物权概述3
一、物权的概念3
二、物权的性质4
三、物权的特征5
第二节 物权与财产权8
一、财产权8
二、物权在财产权中的地位9
三、我国物权立法应当采用物权的概念10
第三节 物权的分类12
一、所有权与他物权13
二、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15
三、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18
四、占有与本权20
五、普通物权与准物权21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21
一、排他效力22
二、优先效力23
三、追及效力26
四、物上请求权效力27
第五节 物权的变动32
一、物权变动概述32
二、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及其生效35
三、物权法律行为37
第六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49
一、请求确认物权50
二、请求返还原物51
三、请求排除妨碍53
四、请求恢复原状54
五、请求赔偿损失55
第二章 物权法概述58
第一节 物权法的概念58
第二节 物权法的调整对象59
一、调整财产静态的占有和归属关系59
二、调整财产动态的分配与交换关系60
三、保护第三人的合法利益60
第三节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62
一、物权法定主义原则62
二、一物一权原则65
三、物权优先效力原则67
四、公示公信原则67
五、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71
第四节 物权法的体系78
第二编 所有权论87
第三章 所有权概论89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89
一、所有权的概念89
二、所有权法律关系89
三、所有权的本质与内容89
四、所有权的特征90
五、近代所有权在法律上的变化91
第二节 所有权的内容93
一、所有权的各项权能93
二、所有权人的权益99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102
一、原始取得102
二、继受取得107
三、所有权取得的时间108
四、所有权的丧失109
第四章 所有权的分类110
第一节 不动产所有权概述110
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112
第三节 建筑物所有权114
一、房屋所有权114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15
第四节 矿产资源所有权119
第五节 相邻关系121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121
二、相邻关系的特征122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23
四、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相邻关系的种类125
第五章 共有129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129
一、共有的概念129
二、共有的特征130
三、共有与公有的区别131
四、共有的意义及其分类132
五、准共有132
第二节 按份共有133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133
二、按份共有关系的产生133
三、按份共有的法律特征134
四、按份共有人的权利义务135
五、按份共有关系的终止136
六、按份共有财产的处分原则137
第三节 共同共有138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138
二、共同共有关系的发生及其类型139
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权利和义务141
四、共同共有关系的消灭141
五、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原则和争议的解决141
六、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别142
第四节 共有财产的分割143
一、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144
二、分割的方法145
三、分割的效力146
第三编 用益物权147
第六章 用益物权概述149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49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149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150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产生和发展152
一、用益物权的产生152
二、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153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种类154
第七章 地上权157
第一节 地上权概述157
一、地上权的概念157
二、地上权的特征158
三、地上权的内容158
四、土地使用权与地上权的区别159
第二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160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160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特征160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162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167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168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168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169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转让169
第四节 与房屋所有权有关的土地使用权170
第八章 农用土地使用权172
第一节 现行法律规定的承包经营权172
一、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172
二、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173
三、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177
第二节 启用“农用土地使用权”概念的若干理论问题180
一、农村承包经营权概念应当改称农用土地使用权180
二、将农用土地使用权明确定性为物权,以改进农村经营承包中存在的问题182
三、农地使用权的分类187
第三节 耕地使用权188
第四节 林地使用权188
第五节 草原使用权191
第六节 水面使用权192
第七节 “四荒”土地使用权194
第九章 矿业权195
第一节 探矿权196
一、探矿权的主体196
二、探矿权的客体197
三、探矿权的内容197
第二节 采矿权199
一、采矿权的取得199
二、采矿权的主体199
三、采矿权的客体200
四、采矿权的内容200
五、采矿权人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202
第三节 矿地使用权203
一、矿地使用权的概念203
二、矿地使用权与地上权、农用土地使用权的关系204
第十章 地役权207
第一节 地役权的概念207
第二节 地役权法律关系208
一、地役权的主体208
二、地役权的客体208
三、地役权的基本内容208
第三节 相邻权与地役权比较210
第十一章 典权212
第一节 典权的概念和特征212
一、典权的概念212
二、典权的特征212
第二节 典权法律关系的内容214
一、典权人的权利、义务214
二、出典人的权利、义务215
第三节 典权的产生、变更与消灭216
一、典权的产生216
二、典权的变更216
三、典权的消灭217
第四节 处理典权纠纷的有关政策218
第四编 担保物权221
第十二章 担保物权概述223
第一节 担保的概述223
一、担保的概念223
二、担保适用的法律表现形式224
三、担保适用的范围225
第二节 法律规定的担保种类225
一、一般担保和特别担保226
二、法定担保与约定担保228
三、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229
第三节 实践中存在的担保种类230
一、金钱担保230
二、所有权担保231
三、提存及违约金不属于担保的范围233
第四节 担保物权235
一、物的担保与一般物权的区别235
二、担保物权与债权的区别236
三、担保物权的特征236
第五节 反担保238
一、反担保的概念238
二、反担保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238
三、行使反担保权的条件239
第十三章 抵押权240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240
一、抵押权的概念240
二、抵押权的性质240
三、抵押权的特征243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立和公示245
一、设立抵押权的方式245
二、抵押权的公示246
第三节 抵押权法律关系248
一、抵押法律关系的主体248
二、抵押法律关系的客体250
三、抵押法律关系的内容255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261
一、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261
二、抵押权所担保的物权范围262
第五节 抵押权的实行与消灭265
一、抵押权的实行265
二、抵押权的消灭268
第六节 最高额抵押269
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269
二、最高额抵押的成立269
三、最高额抵押的特征271
四、最高额抵押转为一般抵押274
五、最高额抵押的实行和消灭275
第十四章 质权276
第一节 质押的概述276
一、质押的概念276
二、质押的法律特征276
三、质押的种类277
第二节 动产质押278
一、动产质押的概述278
二、动产质权的设立与公示280
三、动产质权法律关系283
四、动产质权的效力290
五、动产质权的实行与消灭293
第三节 权利质押297
一、权利质押的概述297
二、权利质押的特征299
三、权利质押的种类302
四、转质312
第十五章 留置权320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320
一、留置权的概念320
二、留置权的法律特征321
三、留置担保的适用范围325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326
一、留置权成立的条件326
二、留置权成立的限制330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332
一、留置权的效力范围332
二、留置权对人的效力333
第四节 留置权的实行339
一、留置权实行的要件339
二、留置权实行的方法342
第五节 留置权的消灭343
一、留置权因物权消灭而消灭344
二、留置权因债权消灭而消灭345
三、留置权消灭的特别原因349
第五编 占有355
第十六章 占有357
第一节 占有概述357
一、占有的概念和特征357
二、占有制度的意义361
三、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363
第二节 占有及其占有权的分类368
一、所有权人占有与非所有权人占有369
二、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369
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370
四、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371
五、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373
六、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374
七、有瑕疵占有与无瑕疵占有376
八、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376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与消灭377
一、占有的取得377
二、占有的变更378
三、占有的消灭382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382
一、权利推定效力382
二、即时取得384
三、对占有物的使用、收益效力387
四、占有人对返还原物请求人的权利义务388
五、占有保护请求权390
第五节 占有的保护391
一、侵害占有的行为391
二、法律保护占有的目的393
三、占有在物权法上的保护394
四、占有在债权法上的保护395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399
热门推荐
- 2790860.html
- 1056530.html
- 3434379.html
- 3795334.html
- 1909255.html
- 1093464.html
- 3894616.html
- 59842.html
- 3554861.html
- 459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6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