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
  • 肖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819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75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章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383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384

一、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384

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388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390

第二节 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395

一、国家的本质395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400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4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406

一、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406

二、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411

第十一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419

第一节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419

一、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419

二、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422

第二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429

一、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心史观的重要特征429

二、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33

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436

第三节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440

一、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440

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445

三、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449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54

第十二章 科学及其社会功能460

第一节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460

一、科学的形成和本质460

二、科学的分类及其类别特征465

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468

四、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471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477

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的发展477

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科学的进步478

三、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发展481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483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483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88

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491

第十三章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496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496

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497

二、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502

三、反映概念的演进507

第二节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513

一、科学的实践概念513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517

第三节 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520

一、认识的系统结构521

二、认识的基本属性528

第四节 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534

一、认识的历史演化534

二、现代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538

第十四章 认识的辩证过程543

第一节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543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543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548

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552

四、理性认识的深化557

第二节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561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61

二、实践理念564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和途径568

第三节 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573

一、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573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576

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580

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84

第十五章 思维方法589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589

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589

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594

三、方法论598

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602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602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612

第三节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625

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625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630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637

第十六章 真理和价值642

第一节 真理642

一、客观真理642

二、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646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651

第二节 价值657

一、什么是价值657

二、价值的特征662

三、价值与评价666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671

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671

二、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76

三、真、善、美679

第十七章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685

第一节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685

一、文化的内涵685

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690

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693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697

一、文化的分类697

二、文化的一般结构700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703

四、文化的认识功能705

第三节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710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710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715

三、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718

第十八章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722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722

一、人性的具体性722

二、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725

第二节 人的价值728

一、人的价值的内涵728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731

三、人的价值的评价733

第三节 人的自由738

一、必然和自由738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743

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7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