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遥感的物理学和技术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松皋,胡筱欣,王维和等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2023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遥感的物理学和技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校者的话1
作者序言1
第1章 概述1
1-1遥感资料的类型和分类1
1-2 遥感简史6
1-3 空间遥感平台16
1-4 电磁波透过地球大气与行星大气的传递1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18
第2章 电磁波的本质和特性19
2-2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19
2-1-1 电磁波谱19
2-1-2 Maxwell方程组20
2-1-3 波动方程及其解20
2-1-4 电磁辐射的量子性质20
2-1-5 极化21
2-1-6 相干性22
2-1-7 群速度和相速度23
2-1-8 Doppler效应24
2-2 辐射量的术语和定义25
2-2-1 辐射量25
2-2-2 波谱量26
2-2-3 光度量26
2-3 电磁辐射的产生27
2-4 电磁辐射的探测29
2-5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简述29
2-6 电磁波谱区的各种相互作用32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34
第3章 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固态表面遥感35
3-1 辐射源的谱特征35
3-2 电磁波与表面的相互作用37
3-2-1 反射、透射和散射38
3-2-2 振动过程41
3-2-3 电子过程44
3-2-4 荧光效应48
3-3 固体表面物质的光谱特征49
3-3-1 地质物质的光谱特征49
3-3-2 生物物质的光谱特征51
3-3-3 穿透深度56
3-4 表面研究中光谱和辐射度特征的应用58
3-4-1 探测和划分58
3-4-2 分类59
3-4-3 识别60
3-4-4 多光谱分析62
3-4-6 植被研究中的简例64
3-4-5 地质学中的简例64
3-5 表面研究中几何特性的使用65
3-5-1 形状、形态和分布型的使用65
3-5-2 表面纹理的使用72
3-6 被动式成像仪74
3-6-1 成像系统的种类75
3-6-2 传感器的元部件76
3-7 光电探测器和感光胶片77
3-8 部分可见光/红外成像仪介绍80
3-8-1陆地卫星TM和MSS81
3-8-2 成像光谱议84
3-9 主动式传感器86
3-10 甚短波表面遥感87
3-10-1 辐射源87
3-10-2 探测8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88
第4章 固态表面遥感:热红外90
4-1 热辐射定律90
4-1-1 自然地表发射率91
4-1-2 太阳和行星表面的发射率92
4-2 热导理论93
4-3 周期性加热效应95
4-4 表面遥感中热发射的使用97
4-4-1 太阳对地表的加热97
4-4-2 表面覆盖效应101
4-4-3 用热学特性对表面单元分类101
4-4-4 地质学中的应用兴例101
4-5 遥感中热红外光谱特性的应用104
4-6 热红外传感器108
4-6-1 热容量成像辐射计108
4-6-2 热红外多光谱扫描仪110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112
第5章 固态表面遥感:微波发射113
5-1 能量与温度的对应关系113
5-2 简单的微波辐射测量模型114
5-2-1 极化效应116
5-2-2 观测角效应116
5-2-3 大气效应116
5-2-4 表面粗糙度效应117
5-3 在表面遥感中的应用117
5-3-1 在极冰测绘中的应用118
5-3-2 在观测土壤湿度中的应用120
5-3-3 测量的模糊性122
5-4 微波辐射计描述122
5-4-1 天线及扫描方式123
5-4-3 数据处理124
5-4-2 接收机子系统124
5-4-4 已研制出的微波辐射计范例125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127
第6章 固态表面遥感:微波与射频129
6-1 表面相互作用机理129
6-1-1 表面散射模型129
6-1-2 吸收损失与体散射133
6-1-3 极化效应134
6-1-4 频率效应136
6-1-5 入射角的影响139
6-1-6 自然地表的散射140
6-2 雷达传感器基本原理141
6-2-1 天线波束特性141
6-2-2 信号特性:波谱144
6-2-3 信号特性:调制147
6-2-4 距离的测量和识别150
6-2-5 Doppler(速度)测量和识别152
6-2-6 高频信号的产生152
6-3 成像传感器:真实孔径雷达153
6-3-1 成像的几何原理153
6-3-2 距离分辨率155
6-3-3 方位分辩率155
6-3-4 雷达方程156
6-3-5 信号衰减157
6-3-6 衰减统计158
6-3-7 几何畸变162
6-4 成像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162
6-4-1 合成列阵法162
6-4-2 聚焦与未聚焦SAR163
6-4-3 Doppler合成法165
6-4-4 SAR成像坐标系统166
6-4-5 模糊167
6-4-6 点目标的响应168
6-4-7 点目标响应的相互关系170
6-4-8 SAR传感器描述171
6-4-9 成像雷达的应用174
6-5 非成像雷达传感器:散射计178
6-5-1 海洋卫星散射计180
6-5-2 SASS数据举例183
6-6 非成像雷达传感器:高度计185
6-6-1 海洋卫星高度计描述186
6-6-2 海洋卫星高度计应用186
6-6-3 成像测高法189
6-7 非常规雷达传感器191
6-8 次表层的探测192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193
第7章 海洋表面遥感196
7-1 海洋表面的物理特性196
7-1-1 潮汐和环流197
7-1-2 表面波197
7-2 海洋地貌的测绘199
7-2-1 大地水准面的测量199
7-2-2 表面波效应202
7-2-3 海面风效应204
7-3 海面风的测绘204
7-3-1 观测需求206
7-3-2 天底观测206
7-4 海洋表面成像209
7-4-1 雷达成像机理209
7-4-2 海洋特征雷达成像的例子210
7-4-3 海冰成像213
7-4-4 海色测绘217
7-4-5 洋面温度测绘21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220
第8章 大气探测与辐射传递的基本原理223
8-1 大气的物理特性223
8-2 大气成分225
8-3 悬浮粒子与云227
8-4 行星大气中电磁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228
8-4-1 共振相互作用228
8-4-2 线型231
8-4-3 非共振吸收233
8-4-4 非共振发射234
8-4-6 波的折射236
8-4-5 波与粒子相互作用:散射236
8-5 光学厚度237
8-6 辐射传递方程238
8-7 非散射平行平面大气239
8-8 大气遥感的基本概念240
8-8-1 温度探测的基本概念241
8-8-2 成分探测的基本概念242
8-8-3 气压探测的基本概念242
8-8-4 密度测量的基本概念242
8-8-5 测风的基本概念242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243
第9章 大气微波遥感244
9-1 微波与大气气体的相互作用244
9-2 下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244
9-2-1 温度探测247
9-2-2 成分密度廓线:水汽250
9-3 上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253
9-4 临边探测传感器的基本概念253
9-5 反演概念257
9-6 被动式微波传感器的基本器件257
9-7 表面气压探测258
9-8 用掩星法探测大气259
9-9 大气粒子的微波散射260
9-10 雷达测雨262
9-11 测量降水的雷达方程264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265
第10章 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大气探测269
10-1 波与大气成分的相互作用269
10-2 下视探测270
10-3 临边探测273
10-4 毫米波探测器的元部件27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281
第11章 可见光与红外大气遥感282
11-1 可见光与红外辐射同大气的相互作用282
11-1-1 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283
11-1-2 热红外辐射285
11-1-3 共振相互作用286
11-1-4 粒子散射效应288
11-2 下视探测289
11-2-1 发射辐射的一般公式289
11-2-2 温度廓线探测290
11-2-3 简化的权重函数291
11-2-4 非天底观测时的权重函数293
11-2-5 成分廓线的探测293
11-3-1 发射辐射的临边探测294
11-3 临边探测294
11-3-2 吸收辐射的临边探测296
11-3-3 举例:气压调制辐射计296
11-3-4 举例:Fourier变换光谱学296
11-4 大气运动探测300
11-4-1 被动式技术301
11-4-2 速度场被动式成像:日震304
11-4-3 主动式技术305
11-5 甚短波大气遥感305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306
第12章 电离层遥感311
12-1 行星电离层特性311
12-2 电离介质中波的传播311
12-3 用顶边和底边探测技术的遥感电离层廓线315
12-4 用无线电掩星法测量电离层廓线31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读物318
附录A 使用多种传感器进行表面观测319
附录B 与遥感有关的轨道特性摘要323
B-1 圆轨道323
B-1-1 基本特性323
B-1-2 地球同步轨道325
B-1-3 太阳同步轨道325
B-1-4 覆盖329
B-2 椭圆轨道329
B-3 轨道选择332
附录C 简化的权重函数334
C-1 向下观测传感器情况(指数大气)334
C-2 向下观测传感器情况(线性大气)334
C-3 向上观测传感器情况335
词汇表336
热门推荐
- 1497190.html
- 2570041.html
- 2444551.html
- 3853238.html
- 659559.html
- 32465.html
- 2602151.html
- 2446276.html
- 1306579.html
- 890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3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4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8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1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