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医学 本科临床 配增值 第7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医学 本科临床 配增值 第7版
  • 王保捷,侯一平主编;丛斌,沈忆文,陈腾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63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法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医学 本科临床 配增值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法医学的定义1

二、法医学与其他学科1

三、法医学的分支学科1

四、法医学的任务5

第二节 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意义5

一、准确判定死亡6

二、避免医疗事故6

三、保全医学证据6

四、准确诊断疾病6

五、规范疾病治疗6

六、有效保护现场7

七、了解法医鉴定7

第三节 法医学的工作内容7

一、现场勘验7

二、活体检查8

三、尸体解剖8

四、物证检验8

五、书证检验8

第四节 法医学发展简史及展望8

一、中国法医学简史8

二、外国法医学简史9

三、法医学发展展望10

第二章 死亡与死后变化11

第一节 死亡11

一、死亡的概念11

二、死亡的过程与假死13

三、法医学死亡分类14

四、死亡原因与死亡机制14

五、死亡方式15

六、死亡证明书16

第二节 死后变化16

一、死后变化的概念16

二、早期死后变化16

三、晚期死后变化20

四、昆虫、动物对尸体的毁坏23

五、死后人为现象23

第三节 死亡时间推断24

一、死亡时间的概念24

二、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意义24

三、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24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27

第一节 概述27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及分类27

二、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27

三、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记录28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29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29

二、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31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的类型32

一、钝器伤32

二、锐器伤37

三、火器伤40

第四节 重要部位机械性损伤43

一、颅脑损伤43

二、胸部损伤49

三、腹部损伤50

第五节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51

一、死亡原因的确定51

二、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52

三、损伤时间的推断54

四、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54

五、死亡方式的判断55

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57

第一节 概述57

一、概念及分类57

二、死亡过程及表现57

三、尸检所见58

第二节 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59

一、缢死59

二、勒死63

三、扼死65

第三节 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66

一、死亡机制和过程66

二、尸体征象66

三、法医学鉴定67

第四节 堵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67

一、捂死67

二、哽死67

第五节 溺死68

一、过程与机制68

二、形态学变化68

三、硅藻检验70

四、死亡时间70

五、法医学鉴定70

第六节 性窒息71

一、现场72

二、窒息方式与死亡机制72

三、尸体征象72

四、法医学鉴定72

第七节 体位性窒息72

一、死亡过程与机制73

二、尸体征象73

三、法医学鉴定73

第五章 烧死、冻死及电击死74

第一节 烧死74

一、烧死的形态学改变74

二、烧死的死亡机制75

三、烧死的法医学鉴定75

第二节 冻死76

一、冻死的形态学改变76

二、冻死的死亡机制77

三、冻死的法医学鉴定78

第三节 电击死79

一、电击死的征象79

二、电击死的死亡机制80

三、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82

四、雷击死83

第六章 猝死85

第一节 概述85

一、猝死的定义85

二、猝死的特点85

三、猝死的原因85

第二节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86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86

二、呼吸系统疾病88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8

四、消化系统疾病90

五、生殖系统疾病90

第三节 原因不明的猝死91

一、青壮年猝死综合征91

二、婴幼儿猝死综合征92

第四节 猝死的法医学鉴定92

一、案情调查与现场勘察92

二、尸体检验93

三、死因分析93

第七章 中毒95

第一节 概述95

一、毒物及中毒的概念95

二、毒物的分类95

三、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96

四、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97

五、中毒的死亡方式98

第二节 常见毒物中毒99

一、乙醇中毒99

二、毒品中毒100

三、一氧化碳中毒102

四、农药中毒103

五、氰化物中毒105

六、杀鼠剂中毒105

七、砷化物中毒106

八、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107

九、其他毒物中毒108

第三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111

一、案情调查111

二、现场勘验111

三、症状分析111

四、尸体检查112

五、提取检材114

六、毒物分析115

第八章 性侵害、杀婴119

第一节 性侵害119

一、性侵害的概念119

二、性侵害的分类119

三、性侵害的法医学鉴定120

第二节 杀婴124

一、杀婴的概念124

二、常见的杀婴方式124

三、杀婴的法医学鉴定124

第九章 法医临床学128

第一节 概述128

一、概念128

二、目的与任务128

三、与临床医学的区别128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129

一、损伤129

二、伤残131

三、医疗损害132

四、年龄推断132

五、其他问题132

第三节 诈病与造作病(伤)134

一、诈病134

二、造作病(伤)136

第四节 虐待137

一、概述137

二、类型和特点138

三、鉴定139

第十章 精神疾病140

第一节 概述140

一、概念140

二、鉴定方法140

三、鉴定任务141

第二节 法定能力鉴定141

一、概念和法律依据141

二、标准与方法143

第三节 精神伤残鉴定146

一、概念和法律依据146

二、标准与方法147

第十一章 DNA遗传标记149

第一节 概述149

一、DNA多态性149

二、DNA遗传标记149

三、DNA遗传标记的选择150

四、DNA多态性分析技术150

第二节 短串联重复序列151

一、特点151

二、基因座与等位基因命名151

三、法医学应用151

四、常用STR基因座152

五、分型技术152

第三节 其他DNA遗传标记153

一、单核苷酸多态性153

二、线粒体DNA多态性154

第十二章 生物检材156

第一节 概述156

一、个人识别156

二、特点156

三、分析策略157

四、发现、采集、包装和送检157

五、检验程序和要求158

第二节 血痕检验158

一、肉眼检查159

二、预试验159

三、确证试验159

四、种属鉴定160

五、个人识别161

六、其他检验163

第三节 精斑检验163

一、肉眼检查163

二、预试验164

三、确证试验164

四、种属鉴定165

五、个人识别165

第四节 其他生物性斑迹分析166

第五节 毛发检验166

一、毛发与其他纤维的鉴别166

二、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别166

三、人毛部位的确定167

四、毛发的脱落和损伤167

五、毛发的个人识别167

第六节 骨骼检验167

一、骨的确定168

二、骨骼的种属鉴定168

三、一人骨或多人骨的鉴别168

四、个人识别169

五、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测及损伤的鉴定172

第七节 牙齿鉴定172

一、种属鉴定173

二、年龄推断173

三、个体生活特征174

四、个人识别174

第八节 其他组织检验174

第九节 脱落细胞检验175

第十节 个人识别结果评估175

第十三章 亲子鉴定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鉴定的应用180

二、鉴定的依据180

三、鉴定的原理182

第二节 亲子鉴定常用遗传标记183

一、遗传标记的选择183

二、效能的评估184

第三节 鉴定的程序185

一、鉴定的受理185

二、鉴定的实施186

三、鉴定文书的出具186

第四节 结果分析186

一、遗传证据的强度186

二、亲权关系的判定190

第十四章 医疗纠纷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特点193

二、类型193

三、医疗相关的犯罪194

第二节 医疗损害194

一、侵权责任195

二、法医学鉴定196

第三节 医疗事故199

一、构成与分级199

二、技术鉴定200

第十五章 法医学鉴定202

第一节 概述202

一、概念与分类202

二、法医鉴定人202

三、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202

第二节 鉴定程序203

一、委托与受理203

二、实施204

第三节 鉴定原则205

一、合法性205

二、客观性205

三、独立性205

四、时限性206

五、保密性206

第四节 鉴定意见的形成206

一、分析的方法206

二、准确性的判断207

三、鉴定意见书207

第五节 鉴定人出庭作证208

一、出庭的程序208

二、出庭的原因208

三、出庭的权利与义务208

四、出庭的实务208

推荐阅读21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