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张基温,李仰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471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1.1.1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1

1.1.2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2

1.1.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2

1.1.4计算机网络标准及其相关机构5

1.2计算机网络组成5

1.2.1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5

1.2.2分组交换11

1.3信道技术16

1.3.1信道的物理介质16

1.3.2信道的基本通信模式21

1.3.3信道带宽与信道容量23

1.4数据传输控制24

1.4.1数据信号的调制与编码24

1.4.2串行通信中的同步控制29

1.4.3多路复用技术31

1.4.4差错检测与控制35

1.4.5流量控制与滑动窗口协议41

1.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3

1.5.1两级模型: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44

1.5.2 OSI/RT参考模型结构45

1.5.3 IEEE 802模型52

1.5.4 TCP/IP模型54

习题57

第2章 局域网技术59

2.1共享式以太网59

2.1.1共享介质与CSMA/CD协议59

2.1.2 IEEE802.363

2.1.3共享以太网的组成65

2.2交换式局域网70

2.2.1二层交换机70

2.2.2交换式以太网73

2.2.3虚拟局域网75

2.3无线局域网78

2.3.1 WLAN的传输介质79

2.3.2无线局域网的结构80

2.3.3 IEEE 802.11协议82

2.3.4个人局域网和蓝牙技术84

2.3.5无线调制方式87

实验1组建局域网90

任务1.1双绞线网线的制作90

任务1.2网线测试94

任务1.3安装网卡97

任务1.4用Hub组建对等网98

任务1.5 Windows局域网配置99

实验2交换机配置102

任务2.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02

任务2.2组建VLAN105

习题107

第3章 TCP/IP协议109

3.1 IP协议109

3.1.1 IPv4分组格式110

3.1.2 IP编址方案111

3.1.3子网掩码112

3.1.4 IP地址的无分类编址CIDR114

3.1 5 IP地址解析115

3.2 IP路由116

3.2.1路由器116

3.2.2路由算法举例125

3.2.3 Internet路由协议128

3.3网际控制消息协议133

3.3.1 ICMP提供的服务133

3.3.2 ICMP分组134

3.3.3 ICMP应用举例135

3.4 TCP/UDP136

3.4.1端口号与套接字137

3.4.2 TCP协议及其服务特征139

3.4.3 TCP协议报文格式140

3.4.4 TCP协议数据传输过程142

3.4.5 UDP协议146

实验3对等网的TCP/IP参数配置与连通性测试147

任务3.1在Windows环境下为对等网配置TCP/IP参数148

任务3.2用字符命令模式为Linux网络设置TCP/IP参数149

任务3.3在X Window环境下为Linux网络设置TCP/IP参数150

任务3.4利用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153

实验4软路由配置154

任务4.1 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155

任务4.2用Windows 2008 Server静态软路由157

任务4.3用Windows 2008 Server动态软路由162

实验5硬路由配置165

任务5.1路由器的端口配置167

任务5.2静态路由配置169

任务5.3动态路由配置171

实验6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172

任务6.1 Ethereal的下载和安装173

任务6.2用Ethereal抓取数据包174

任务6.3 Ethereal的数据分析178

习题183

第4章 接入技术185

4.1接入服务185

4.1.1 ISP185

4.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87

4.1.3接入网189

4.2铜线接入192

4.2.1综合业务数字网192

4.2.2非对称数字线路ADSL194

4.3光纤接入197

4.3.1光纤接入网概述197

4.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99

4.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200

4.4.1 HFC系统结构200

4.4.2 HFC的频谱结构和传输模式201

4.4.3 Cable Modem的结构202

4.4.4 Cable Modem的类型202

4.5无线接入204

4.5.1无线接入概述204

4.5.2卫星通信206

4.5.3常用宽带无线接入制式209

实验7接入设备的使用210

任务7.1 ADSL Modem的安装210

任务7.2外接式Cable Modem的安装211

任务7.3拨号上网软件的安装216

实验8用代理服务器接入Internet218

习题224

第5章 Internet应用225

5.1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225

5.1.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概述225

5.1.2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优点226

5.2域名服务系统227

5.2.1域名空间227

5.2.2域名规则229

5.2.3域名解析231

5.3电子邮件232

5.3.1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原理232

5.3.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233

5.3.3其他几个重要的电子邮件协议235

5.4远程登录237

5.4.1本地注册与远程登录237

5.4.2 NVT字符集239

5.4.3 Telnet工作方式和用户命令242

5.5文件传输协议243

5.5.1 FTP模型243

5.5.2 FTP文件传输过程244

5.6超文本传输249

5.6.1超文本与Web249

5.6.2 B/S计算模式与浏览器结构250

5.6.3 HTTP的工作机制252

5.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56

5.7.1网络管理功能256

5.7.2网络管理机构258

5.7.3 SNMP管理模型259

实验9 Linux网络服务器配置263

任务9.1配置Apache服务器263

任务9.2配置DNS域名服务器267

任务9.3配置匿名FTP服务器269

实验10 Windows网络服务器配置270

任务10.1 Windows Server 2008 DNS服务器配置272

任务10.2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AD DS域服务283

任务10.3 Windows Server 2008 DHCP服务器配置302

习题316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317

6.1网络入侵317

6.1.1恶意程序入侵317

6.1.2黑客入侵320

6.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323

6.2.1防火墙及其基本技术323

6.2.2防火墙的配置327

6.2.3入侵检测系统329

6.3数据加密334

6.3.1加密/解密算法和密钥334

6.3.2对称密钥体系336

6.3.3非对称密钥体系337

6.3.4密钥分配339

6.4认证机制339

6.4.1数字签名和消息认证340

6.4.2身份识别技术概述342

6.4.3数字证书与PKI344

6.5安全协议347

6.5.1 SSH347

6.5.2安全电子交易协议348

6.5.3安全套接层协议350

6.5.4 IPSec352

6.5.5虚拟专用网354

6.6系统访问控制355

6.6.1访问控制的二元关系描述356

6.6.2自主访问控制与强制访问控制359

6.6.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361

6.7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与道德规范363

实验11 RSA公开密钥系统的实现364

实验12数字签名和CA认证368

实验13配置VPN服务器369

实验14用户账户管理与访问权限设置380

实验15使用组策略配置Windows防火墙设置386

实验16基于Cisco路由器的访问控制策略设置397

习题403

第7章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405

7.1第三层交换405

7.1.1第三层交换的提出405

7.1.2第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实现406

7.2网络存储410

7.2.1基于服务器连接存储411

7.2.2 NAS存储结构412

7.2.3 SAN存储结构413

7.3 IPv6415

7.3.1问题的提出415

7.3.2 IPv6分组结构417

7.3.3 IPv6地址分类与结构419

7.3.4从IPv4向IPv6的过渡422

习题423

参考文献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