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遗传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遗传学史
  • 谈家桢,赵功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82881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22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11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遗传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遗传学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1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遗传学(1904~1949)3

一、遗传学在中国的发生与早期传播4

二、留学欧美的中国第一代遗传学家14

三、遗传学研究人才的早期培养19

四、中国遗传学家的早期研究29

第二章 建国以来的中国遗传学(1949~1965)49

一、建国初期的遗传学49

二、青岛遗传学座谈会83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及拨乱反正时期的中国遗传学(1966~1978)119

一、遗传学教学与研究的停顿119

二、创痛愈合的初始时期125

三、艰难的恢复时期131

四、伟大的转折以及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137

五、历史的启迪和遗传学问题的哲学“思考”140

六、国际遗传学的飞速发展147

第四章 中国遗传学会的成立和发展(1976~2000)153

一、中国遗传学会的成立153

二、中国遗传学会历届代表大会156

五、中国遗传学会举办的国际会议158

六、中国遗传学会的“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158

三、中国遗传学会的科普与教育工作164

四、中国遗传学会和国际遗传学联合会176

第五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遗传学(1986~2000)189

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89

二、第一阶段(1986~1990)192

三、第二阶段(1991~1996)194

四、第三阶段(1996~2000)209

五、总结与回顾217

第六章 中国农作物育种遗传学的发展(1892~2000)231

一、起步奠基阶段(1892~1948)231

二、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249

三、提高创新阶段(1979~2000)279

第七章 中国人类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1922~2001)309

一、萌芽309

二、灾难311

三、复苏313

四、成长318

第八章 中国遗传工程的发展(1977~2000)336

一、初创阶段338

二、 成果累累,研究日新月异358

三、遗传工程在医学上的研究成果360

四、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迈进366

第二篇 历史的回忆387

从农大风波到青岛会议389

我所知道的乐天宇407

“乐天宇事件”与“胡先骕事件”422

忆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系的一些情况441

一代遗传学宗师李景均何故去国455

我国遗传学发展中坚持“双百”方针的艰难历程470

有关遗传学问题的早期回忆486

《米丘林遗传学基本原理》教材编写的前前后后490

一次短兵相接的较量494

中宣部科学处处理遗传学问题始末498

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前的一段往事506

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的回顾516

出人意料的最后一幕525

陈桢——中国遗传学的一位早期开拓者539

我心目中的老师谈家桢543

我是怎样成为一个遗传学家的576

我与遗传学的因缘581

我是怎样学习和认识遗传学的588

我的遗传学研究599

遗传学教育20年回顾605

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621

四川省解放前的遗传育种研究628

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述评644

“文革”期间的农作物遗传育种工作660

当杂种优势黑匣子被打开的时候667

我国分子生物学的开端671

回顾我国生物技术二三事677

我和遗传工程喜结良缘684

“863”计划与我国遗传学研究的发展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696

第三篇 百年人物志703

(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振麟705

马育华711

王金陵724

方宗熙735

卢浩然745

卢惠霖752

冯泽芳760

庄巧生769

刘大钧782

刘后利791

刘祖洞806

刘新垣809

吴旻827

吴瑞839

李先闻851

黄翠芬857

盛祖嘉857

高沛之857

谈家桢857

袁隆平857

奚元龄857

祖德明857

施履吉857

季道藩857

郑国锠857

陈桢857

陈士怡857

沈宗瀚857

余先觉857

李璞857

李景均857

李竞雄857

李载平857

李汝祺857

梅藉芳曾溢滔1034

程侃声1045

鲍文奎1049

戴松恩1063

附录中国出版的遗传学著作(1922~2000)10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