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产党通史 第1卷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共产党通史 第1卷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
  • 沈云锁,潘强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9315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产党通史 第1卷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一、政党概说1

二、共产党的历史进程8

三、共产党对世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12

四、共产党面临的新挑战19

五、以史为鉴,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26

导论33

第一编 创建世界共产党组织3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3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39

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39

二、生产力迅速发展41

三、工业革命的后果4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44

一、英国1825年工业危机44

二、三大工人起义4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47

一、德国古典哲学47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8

三、空想社会主义48

第四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及其“两个转变”56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56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而奋斗59

三、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萌芽及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的创立67

小结72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74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前提74

一、工人运动蓬勃展开74

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努力76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79

第二节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前身——“正义者同盟”的风风雨雨85

一、人民同盟发展为流亡者同盟85

二、流亡者同盟改组为正义者同盟88

三、正义者同盟和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90

第三节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脱胎换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闪亮登场92

一、正义者同盟改组92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重要会议95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重要文献97

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100

第四节 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104

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104

二、魅力永恒的经典名著108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解散及其历史作用112

小结113

第三章1848年欧洲革命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115

第一节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和进程115

一、法国革命115

二、德国革命12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欧洲革命的纲领和策略125

一、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策略125

二、同盟成员站在斗争最前列128

三、同盟的改组与解散133

第三节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总结137

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进一步完善137

二、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新结论、新贡献140

小结147

第四章 马克思在创建第一国际中提出的建党原则148

第一节 第一国际的建立148

一、第一国际建立的社会历史背景148

二、第一国际建立过程153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筹建国际中所起的作用157

第二节《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提出的建党原则159

一、马克思接手《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的修订工作159

二、《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63

三、马克思在《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中提出的建党原则167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各种冒牌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阐述建党思想16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各种冒牌社会主义的批判169

二、第一国际的历史功绩174

小结175

第五章 巴黎公社与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途径的探索177

第一节 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78

一、普法战争178

二、巴黎公社成立过程183

三、公社的军事斗争190

第二节 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195

一、公社的革命措施195

二、公社的伟大意义198

第三节 马克思与巴黎公社199

一、公社革命初期马克思的论述199

二、马克思对公社的大力支援201

三、公社失败后马克思积极帮助社员202

第四节 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武器203

一、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提高到新的高度203

二、推动民族国家内独立的革命工人政党的建立207

小结208

第六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批判中提出的建党思想209

第一节 民族国家内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209

一、19世纪60年代初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209

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216

三、德国工人运动两大派别的联合221

四、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曾经设立三个机构227

第二节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建党思想231

一、马克思对《纲领草案》的批判231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纲领的论述233

三、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最高阶段的原理235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苏黎世三人团”的批判中坚持党的先进性238

一、《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的颁布238

二、“苏黎世三人团”的投降主义主张240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苏黎世三人团”的批判241

四、《反社会党人非常法令》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党的指导和帮助242

第四节恩格斯在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批判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245

一、《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基本内容245

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理论246

小结250

第七章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254

第一节 欧美群众性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254

一、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新的历史形式254

二、群众性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256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257

一、巴黎公社后第一国际有关会议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决议257

二、马克思、恩格斯帮助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258

第三节 创建群众性社会主义政党的理论和路线260

一、党的思想建设原理260

二、党的政治建设原理263

三、党的组织建设原理269

第四节 恩格斯《反杜林论》为社会主义政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278

一、杜林思潮在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恶劣影响278

二、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282

三、《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283

小结284

第八章 第二国际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探索286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286

一、第二国际成立背景286

二、第二国际的建立289

三、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294

第二节 第二国际的活动295

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295

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297

三、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302

四、第二国际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斗争303

五、第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307

第三节 第二国际的破产317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17

二、社会民主党的领袖对战争的态度318

三、对第二国际的评价319

小结321

第二编 十月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327

第九章 德国共产党的初创和德国革命的失败327

第一节 十月革命后德国革命的形势327

一、德国十一月革命327

二、十一月革命开始后德国的政治现状331

第二节 德国共产党的初创332

一、社会民主党的分裂332

二、斯巴达克派333

三、德国共产党的成立340

第三节 德国革命的兴起和衰落343

一、柏林工人一月起义343

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344

小结344

第十章 欧洲共产党的理论探索34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分歧的背景346

一、第二国际理论分歧的影响346

二、欧洲革命高潮和衰落352

第二节 西欧共产党及其理论家的理论探索357

一、德国共产党及其理论家的理论探索357

二、匈牙利共产党及其理论家的理论探索368

三、意大利共产党及其理论家的理论探索376

小结382

第十一章 共产国际和欧美各国共产党384

第一节 共产国际的成立384

一、十月革命后,西欧各国革命高潮384

二、共产国际的成立386

三、共产国际的纲领、制度和策略389

第二节 社会党左派的共产党化高潮393

一、美国社会党的共产党化393

二、法国社会党的共产党化397

三、意大利社会党的共产党化399

第三节 共产国际与欧美共产党401

一、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的关系401

二、共产国际与法国共产党的关系403

三、共产国际与意大利共产党的关系405

四、共产国际与美国共产党的关系406

小结409

第十二章 法西斯的出现与欧美各国共产党410

第一节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对共产党的迫害410

一、法西斯上台和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10

二、英、法、美三国的法西斯势力414

三、英、法、美三国的绥靖政策419

四、法西斯对各国共产党的迫害421

第二节 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斗争及其解散425

一、共产国际的七大425

二、共产国际的解散及其历史地位428

三、共产国际的伟大贡献429

第三节 各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2

一、意大利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2

二、德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4

三、法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5

四、英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8

五、美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斗争439

六、欧美各国共产党支持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441

小结443

第十三章 战后西欧共产党让权失权的教训444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共产党444

一、法共解散人民武装444

二、法共参加政府的活动遭受挫折449

三、法国共产党受到共产党情报局的批评452

四、法共失权的教训454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共产党456

一、“萨莱诺转折”456

二、意共交出人民武装选择和平斗争的道路460

三、意共参加政府的活动遭受挫折463

四、意共让权、失权的教训465

小结466

第十四章 面对冷战的欧美共产党469

第一节 冷战的出现469

一、冷战的起因469

二、美国的冷战战略471

三、冷战的形成473

四、苏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反击476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欧美共产党478

一、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478

二、麦卡锡主义及反共高潮480

小结484

第十五章“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和衰落485

第一节“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485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孕育485

二、“欧洲共产主义”形成的过程490

第二节“欧洲共产主义”的正式登台493

一、“欧洲共产主义”正式出现493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影响和发展495

第三节“欧洲共产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500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实践探索500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探索505

第四节“欧洲共产主义”的衰落523

一、“欧洲共产主义”面临的不利条件523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衰落528

小结530

第十六章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关系的变迁532

第一节 从同母同源到分道扬镳532

一、早期无产阶级的政党532

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535

三、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538

第二节 从互相对峙到建立统一战线541

一、两个国际的成立541

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两个中心544

第三节 从合分多变到同仇敌忾548

一、结成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548

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沉默和共产国际解散550

第四节 从共同合作到对立攻击再到缓和谈判550

一、战后初期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合作关系550

二、冷战时期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处于对抗状态551

三、60年代后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关系的缓和553

四、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555

小结556

第十七章 美国和拉丁美洲共产党的重大事件——白劳德主义和格瓦拉之死558

第一节 白劳德主义558

一、美国共产党的创立558

二、白劳德主义562

三、福斯特569

第二节 格瓦拉573

一、激情的格瓦拉573

二、格瓦拉的革命思想576

三、传奇的游击大师577

小结579

第三编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共产党583

第十八章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与共产党组织发展状况583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迁及其特点583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584

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585

三、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并存589

四、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593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态势及特点596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上处于低潮597

二、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特点606

第三节 当今世界各国共产党活动的新特点61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与理论探索614

二、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出现多样化趋势616

三、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和平民主化617

四、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新618

五、社会主义的国际合作采取了新的形式619

六、共产党与社会党的关系由敌对转向共存互容623

七、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各国共产党开展活动的一项新内容625

小结625

第十九章 苏东剧变后,东欧中亚地区的共产党627

第一节 苏东剧变后东欧中亚地区共产党发展状况627

一、苏东剧变后东欧中亚地区共产党的艰难处境628

二、东欧中亚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复兴及其现状631

三、东欧中亚地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638

第二节 主张建立“新社会主义”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642

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重建和发展状况643

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理论探索650

三、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656

第三节 重建中的乌克兰共产党663

一、乌克兰共产党的重建663

二、乌克兰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和理论探索667

三、乌克兰共产党在乌克兰社会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669

第四节 重新上台执政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672

一、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重建和连续执政673

二、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理论探索和政策主张678

三、摩共执政的意义及前景684

小结685

第二十章 苏东剧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687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革新求变的西欧共产党688

一、法国共产党689

二、意大利共产党696

三、西班牙共产党706

四、希腊共产党717

五、葡萄牙共产党727

六、北欧各国共产党733

第二节 身处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共产党737

一、美国共产党的基本情况739

二、美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743

三、美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746

四、美国共产党对国际问题的看法756

五、美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760

第三节 队伍庞大的日本共产党760

一、日本共产党的基本情况761

二、日本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766

三、日本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的探索772

四、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774

五、日本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779

第四节 加拿大、澳大利亚共产党781

一、加拿大共产党781

二、澳大利亚共产党782

小结784

第二十一章 苏东剧变后,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785

第一节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状况785

一、苏东剧变后,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概况787

二、当前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发展与现状791

第二节 印度共产党796

一、印度共产党796

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805

三、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823

第三节 尼泊尔共产党827

一、走议会道路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827

二、走武装斗争道路的尼泊尔共产党(毛)836

第四节 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857

一、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为争取塞浦路斯的独立而奋斗857

二、冷战结束后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迅速崛起859

三、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860

第五节 南非共产党862

一、冷战结束后南非共产党力量的发展862

二、南非共产党的现行理论和政策865

三、南非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实践872

第六节 巴西共产党876

一、巴西共产党的历史回顾与组织情况876

二、冷战结束后巴西共产党的理论反思878

三、冷战结束后巴西共产党对内对外政策的调整881

四、巴西共产党的发展趋势885

小结886

第二十二章 当代世界政党的经验教训888

第一节 政党体制的选择888

一、世界主要国家政党体制888

二、当代政党体制的变化趋势897

三、政党体制选择的思考902

四、政党制度的规范化906

第二节 政党组织的变革908

一、政党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回应908

二、扩展阶级基础912

三、调整意识形态915

四、改进组织结构921

第三节 执政方略的探索926

一、争取民意是政党执政之本926

二、发展经济是执政政绩的关键931

三、科学执政是政党成熟的标志934

四、为政清廉是执政党的基本操守938

结束语:中国的启示9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