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民法总则研究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5177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836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871页
- 主题词:民法-总则-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民法总则研究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概述3
第一章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3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3
一、民法的语源3
二、民法的两种含义5
三、我国民法的概念7
四、民法的任务9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和特征13
一、民法是私法13
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18
三、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21
四、民法是权利法23
五、民法主要是实体法26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27
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27
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29
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33
第四节 民法的历史发展38
一、民法起源于罗马法38
二、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38
三、我国民法的发展及未来45
第五节 民法与商法46
一、商法的概念及历史发展46
二、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49
第六节 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52
一、民法和宪法52
二、民法和行政法55
三、民法和经济法58
四、民法和社会法61
五、民法与民事诉讼法63
第七节 民法的渊源64
一、民法渊源概述64
二、民法渊源的具体类型65
三、关于政策与法理能否作为民法渊源的探讨74
第八节 民法的适用76
一、民法的适用范围76
二、《民法总则》与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80
第九节 民法典的体系81
一、民法典的编纂体例81
二、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的地位85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88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88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88
二、民法基本原则和一般条款90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92
第二节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94
一、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的内涵94
二、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97
第三节 平等原则98
一、平等原则的概念和意义98
二、平等原则的内容101
第四节 意思自治原则103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概念103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内容105
三、对意思自治的限制107
第五节 公平原则108
一、公平原则的概念108
二、公平原则和其他原则的关系110
三、公平原则在民法中的具体体现111
第六节 诚实信用原则113
一、诚信原则的历史发展113
二、秉持诚实、恪守承诺116
三、诚信原则的主要功能118
第七节 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120
一、合法原则120
二、公序良俗原则121
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124
四、公序良俗原则与相关原则127
五、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129
第八节 绿色原则131
一、绿色原则的概念和意义131
二、绿色原则的内涵133
三、绿色原则的功能135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38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原理138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38
二、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体系构建中的意义141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43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概述143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要素144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146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146
二、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主要类型149
第四节 民事法律事实157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157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60
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内容161
一、特定法律关系中的资格问题161
二、权利外的利益163
三、预期取得的利益164
第二编 民事主体169
第四章 自然人169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法律地位169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169
二、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173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74
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点174
二、民事权利能力与权利176
三、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上的当事人能力178
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179
五、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185
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89
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特点189
二、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191
三、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192
四、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95
五、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201
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204
第四节 监护205
一、监护的概念和意义205
二、监护的性质207
三、监护的分类209
四、监护的设定213
五、监护人的职责及其履行223
六、监护的终止229
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231
第五节 宣告失踪235
一、宣告失踪的概念235
二、宣告失踪的条件236
三、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237
四、宣告失踪的撤销241
第六节 宣告死亡242
一、宣告死亡的概念242
二、宣告死亡的条件244
三、宣告死亡时间的认定246
四、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247
五、死亡宣告的撤销248
第七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252
一、两户制度252
二、个体工商户253
三、农村承包经营户256
第八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259
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259
二、自然人的住所259
第五章 法人的一般原理263
第一节 法人概述263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263
二、法人的性质265
三、法人的分支机构267
四、法人的住所268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269
一、公法人和私法人269
二、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270
三、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272
四、普通法人和特别法人273
第三节 法人的设立与登记274
一、法人的设立274
二、法人的合并与分立277
三、设立中的法人278
四、法人的登记282
第四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85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85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287
三、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290
第五节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292
一、法定代表人的概念292
二、法定代表人的责任293
三、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295
第六节 法人的终止297
一、法人终止的原因297
二、法人清算299
第六章 营利法人306
第一节 营利法人的概念和类型306
一、营利法人的概念306
二、营利法人的类型308
三、营利法人的登记设立309
四、营利法人的章程311
第二节 营利法人的组织机构313
一、营利法人的组织机构概述313
二、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315
三、营利法人的执行机构316
四、营利法人的监督机构317
第三节 营利法人的特殊规则318
一、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318
二、禁止从事不当关联交易323
三、决议的撤销325
四、营利法人的社会责任326
第七章 非营利法人330
第一节 非营利法人的概念和分类330
一、非营利法人的概念330
二、非营利法人和营利法人的区分332
三、非营利法人的设立和终止334
第二节 事业单位法人336
一、事业单位法人的概念及特征336
二、事业单位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337
三、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机构338
第三节 社会团体法人339
一、社会团体法人的概念和特征339
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340
三、社会团体法人的组织机构341
第四节 捐助法人和宗教场所法人342
一、捐助法人概述342
二、宗教场所法人350
第八章 特别法人354
第一节 特别法人概述354
一、特别法人的概念和特征354
二、特别法人的类型356
第二节 机关法人357
一、机关法人的概念和特征357
二、机关法人的设立与终止359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和合作社法人361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361
二、合作经济组织法人363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366
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366
二、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时村民委员会的职能369
第九章 非法人组织371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371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371
二、非法人组织与法人374
三、非法人组织的分类377
四、非法人组织的代表人382
第二节 非法人组织的设立384
一、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384
二、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385
第三节 非法人组织的财产责任386
一、非法人组织的财产责任的一般规则386
二、非法人组织财产责任承担的例外388
第四节 非法人组织的解散388
一、非法人组织解散的概念388
二、非法人组织解散的原因389
三、非法人组织解散后的清算391
第三编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395
第十章 民事权利395
第一节 民事权利概述395
一、权利的概念395
二、民事权利的特征399
三、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权利规定的特色和意义404
第二节 民事权利体系405
一、民事权利体系是民法的核心405
二、我国《民法总则》中的民事权利体系407
三、依法为民事权利而斗争是实现权利的重要途径419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分类420
一、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420
二、绝对权和相对权438
三、主权利和从权利440
四、既得权与期待权441
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取得和变动444
一、民事权利的取得444
二、民事权利的变更446
三、民事权利的消灭447
第五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448
一、对于民事权利行使进行限制的必要性448
二、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450
三、民事权利实现的程序456
第六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457
一、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458
二、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460
第十一章 民事义务463
第一节 民事义务概述463
一、民事义务的概念和特征463
二、民事义务的分类466
第二节 民事义务的发展468
一、合同法中义务的来源多样化468
二、侵权责任法中安全保障义务的发展469
三、物权法中公法义务的扩张470
第四编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475
第十二章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概述47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475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475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477
三、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481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483
五、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484
第二节 法律行为制度的演进485
第三节 法律行为制度的功能和地位489
一、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489
二、法律行为制度促进了民法的体系化491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493
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493
二、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494
三、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与决议行为495
四、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497
五、诺成法律行为与实践法律行为498
六、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499
七、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500
八、独立法律行为和辅助法律行为501
九、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501
十、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502
第十三章 意思表示504
第一节 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504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和特征504
二、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508
三、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510
第二节 意思表示的发出和到达514
一、意思表示生效概述514
二、意思表示生效的具体情形515
三、意思表示的撤回和撤销519
第三节 意思表示的形式520
一、意思表示可以以明示或者默示方式作出520
二、沉默原则上不得作为意思表示的方式521
第四节 意思表示的解释522
一、意思表示解释的概念和特征522
二、意思表示解释与法律解释523
三、意思表示解释的分类525
四、意思表示解释的立场和规则528
第十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53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和特征535
一、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535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538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541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541
二、意思表示真实543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546
第三节 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548
一、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48
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550
三、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确定551
第四节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552
一、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52
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555
三、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565
第五节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565
一、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565
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568
三、撤销权的行使579
四、撤销权的行使期限581
五、民事法律行为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583
第六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586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586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595
第十五章 代理制度概述598
第一节 代理概述598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598
二、不得代理的情形601
第二节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603
一、代理与委托合同603
二、代理与代表604
三、代理和居间605
四、代理与使者606
第三节 代理制度的历史沿革607
一、代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607
二、我国民法中的代理制度611
第四节 代理的分类612
一、委托代理、法定代理612
二、直接代理(direkte/unmittelbare Vertretung)和间接代理(indirekte/mittelbare Vertretung)616
三、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618
四、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619
五、积极代理(aktive Vertretung)和消极代理(passive Vertretung)620
第五节 代理权621
一、代理权的性质621
二、代理权产生的根据624
三、授权行为627
四、职务代理639
五、复代理643
第六节 代理权的行使648
一、一般原则648
二、代理权滥用的禁止651
第七节 代理行为及其效果655
一、代理行为的性质655
二、代理行为的生效要件657
三、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659
四、代理人的责任659
第八节 代理权的消灭661
一、委托代理终止的原因661
二、法定代理的终止原因664
三、代理关系终止的效力665
第十六章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666
第一节 无权代理概述666
一、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666
二、无权代理的分类668
第二节 表见代理669
一、表见代理的概念669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671
三、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681
第三节 狭义的无权代理684
一、狭义的无权代理的概念684
二、狭义的无权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686
三、狭义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688
四、狭义无权代理的效力691
第五编 民事责任703
第十七章 民事责任的基本原理703
第一节 民事责任概述703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703
二、民事责任与其他性质责任的区别707
三、民事责任的优先适用708
四、民事责任与债务709
五、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712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715
一、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715
二、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717
三、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718
四、单独责任与多数人责任719
五、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719
第三节 民事责任竞合和聚合721
一、民事责任竞合721
二、民事责任聚合725
第四节 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729
一、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概述729
二、不可抗力730
三、正当防卫731
四、紧急避险733
五、因见义勇为使自己遭受损害735
六、紧急救助造成损害的责任豁免738
第五节 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739
一、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概述739
二、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740
第六编 时效和期间747
第十八章 时效制度概述747
第一节 时效的概念和功能747
一、时效制度的概念747
二、时效制度的功能749
第二节 时效的类型751
第三节 时效制度的历史发展753
第十九章 诉讼时效758
第一节 诉讼时效概述758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758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760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强制性761
四、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765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765
一、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债权请求权765
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768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分类773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773
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774
三、最长诉讼时效期间776
第四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778
一、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778
二、《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规定780
三、诉讼时效起算的各种特殊情形781
第五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786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786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794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798
第六节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效果799
一、关于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的立法主义799
二、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802
第七节 诉讼时效利益的抛弃806
一、诉讼时效利益不得预先抛弃806
二、诉讼时效届满后时效利益的抛弃807
三、诉讼时效届满后诉讼时效利益抛弃的方式808
四、义务人抛弃时效利益的法律效果810
第二十章 期间与期日811
第一节 期间的概念和分类811
一、期间的概念811
二、期间的分类813
第二节 除斥期间814
一、除斥期间的概念和特征814
二、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816
三、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818
四、除斥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821
第三节 期间的计算821
一、期间的计算概述821
二、期间的具体计算方法822
三、期间的开始和截止823
主要参考书目825
后记834
第二版后记835
第三版后记836
热门推荐
- 2436892.html
- 1767799.html
- 3136284.html
- 55151.html
- 898359.html
- 1998996.html
- 507973.html
- 3028235.html
- 2340210.html
- 151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0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2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5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3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1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