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公正论 上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公正论 上 第2版
  • 吴忠民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39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道德社会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公正论 上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正社会1

我们需要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3

我们需要一个人人具有尊严的社会4

我们需要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5

我们需要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6

我们需要一个按贡献进行分配的社会7

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完善调剂功能的社会8

我们需要一个发达的公正社会9

专论1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10

专论2 是什么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17

第一章 社会公正概述21

一、社会公正的依据21

(一)理念依据21

(二)现实依据26

(三)几点启示30

二、确定社会公正内容应遵循的原则32

(一)体现出历史的原则32

(二)体现出人类社会某些超越时代的共同倾向33

(三)充分体现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这三项理念34

(四)体现出社会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35

三、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36

(一)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底线的规则36

(二)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规则38

(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规则38

(四)社会调剂,亦即社会调剂的规则39

四、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41

五、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43

六、同社会公正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45

(一)社会公正具体规则的整体性46

(二)社会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47

(三)社会公正具体内容的实现时序48

(四)社会公正的规则与其实际兑现之间的差距50

七、社会公正思想的演进历程51

(一)古代思想家的探讨52

(二)近代思想家的研究55

(三)现当代思想家的研究57

专论3 社会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62

专论4 从应然公正和实然公正分离到二者的结合6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思想7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70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公正基本内容的论述70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的特点76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的意义81

二、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84

(一)贡献:六个方面的论述84

(二)局限:三个方面的表现89

(三)评价:复杂的双重影响95

三、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97

(一)共同富裕97

(二)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98

(三)对于按劳分配原则的阐述101

(四)重视初次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103

专论5 应当将社会公正作为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要的执政理念106

第三章 公正、正义、公平、平等诸概念的差别113

一、公正与正义的细微差别113

二、公正与公平的区别117

三、公正与平等的差别122

四、启示126

专论6 宜以“公民”或“公众”取代“老百姓”的称谓129

专论7 应当区分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131

第四章 社会公正的机会平等规则134

一、机会平等的具体含义134

二、机会平等的类型138

三、影响机会平等规则的主要因素142

(一)个人的天赋条件142

(二)家庭143

(三)教育144

(四)职业145

四、社会的责任146

五、中国现阶段的机会平等问题148

(一)机会平等:四个方面的进展148

(二)机会平等:“中国特色”的三种表现152

(三)机会平等的四大阻碍因素155

专论8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访谈158

第五章 社会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165

一、社会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的依据165

二、社会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的基本特征170

三、相关的几个问题176

专论9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182

专论10 乡镇中学教师工作生活状况访谈184

第六章 社会公正的社会调剂规则189

一、社会调剂的含义、必要性及意义189

二、社会调剂的“正当性”问题194

三、社会调剂的具体内容199

(一)充分就业200

(二)合理的税收200

(三)社会福利202

(四)普及教育203

(五)营造广泛的社会公平环境205

四、几个相关的问题207

(一)社会调剂的历史性207

(二)社会调剂与社会公正基本规则体系208

(三)高福利化的陷阱209

专论11 就业的社会意义211

专论12 “劫富济贫”、“劫贫济富”与“增富减贫”217

第七章 代际公正220

一、代际公正何以存在220

(一)代际平等理念221

(二)代际自由理念221

(三)代际合作理念222

二、代际公正的具体要求224

(一)确定代际有关社会公正的恰当“储存率”224

(二)保证代际的机会平等226

(三)按照贡献进行代际分配227

(四)注重为年轻代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平等条件228

三、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30

四、公正对待中国现阶段的老年人232

(一)过度透支的老年人232

(二)不容乐观的老年人生活现状234

(三)公正回报老年人238

专论13 改革成功的关键:防止改革与发展的背离240

专论14 应注意改革承受力的合理限度244

第八章 程序公正247

一、程序公正的界定及功能247

二、程序公正的基本特征251

三、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关系254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中的社会公正规则259

一、社会分层界域中社会公正的含义与实现的可能性259

二、社会分层中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265

(一)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266

(二)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269

(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271

三、妨碍社会分层中社会公正规则实施的主要因素275

(一)精英社会的误区275

(二)较高位置阶层之间边界的模糊278

(三)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之间的不平衡280

(四)阶层内的社会成员是否保持了个体人的完整性282

专论15 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284

专论16 大客车司机工作生活状况访谈286

第十章 歧视与中国现阶段的歧视296

一、歧视的界定及其他296

二、歧视的成因301

三、中国现阶段的歧视304

专论17 有关农民的三种提法需要正名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