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数学怎样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鲁鹤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4394009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数学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中数学怎样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1
一、新教材的特点1
二、教师教授知识的作用2
三、基本学习方法是什么2
第二章 必修①模块怎样学4
一、理解集合概念并正确表示集合4
二、用集合性质理解集合运算7
三、用集合概念及两集合的元素对应理解函数、映射11
四、用“f”概念理解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13
五、用定义理解函数的基本性质19
习题一26
六、用基本函数性质理解复合函数性质30
七、用函数图象的特征比较函数值的大小39
八、用图象理解函数图象的变换43
习题二47
九、用图象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50
十、用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54
十一、利用基本不等式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59
十二、利用基本函数建立数学模型61
习题三65
第三章 必修②模块怎样学70
一、借助三视图与直观图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70
二、利用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78
习题四84
三、利用平面的概念与公理正确理解平面87
四、利用定义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91
五、利用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97
六、利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103
习题五114
七、利用直线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118
八、利用确定直线的两个条件理解直线方程127
九、利用解析法理解直线围成的三角形问题134
习题六139
十、利用确定圆方程的条件理解圆及其性质141
十一、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它们的解析关系144
习题七151
第四章 必修③模块怎样学154
一、利用算法定义理解算法概念154
二、利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认识程序框图159
三、利用算法案例明确算法功能、体会算法思想166
习题八173
四、利用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76
五、利用统计图和数字特征来分析样本,估计总体181
六、利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问题186
习题九191
七、利用实例了解概率意义与概率思想195
八、利用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01
九、利用实例体会几何概率模型意义208
习题十215
第五章 必修④模块怎样学219
一、用类比的方法理解角的扩充及弧度制219
二、用定义理解三角函数概念224
三、用单位圆中的函数线理解函数值的大小及角的范围228
四、用五点法确定y=Asin(ωx+ψ)的图象233
五、利用A,ω,ψ的特征确定y=Asin(ωx+ψ)的图象236
六、借助图象理解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241
习题十一246
七、利用平面向量概念、运算法则及几何意义理解平面几何问题249
八、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问题255
习题十二261
九、利用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理解倍角、半角、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263
十、利用公式进行和、差、倍角的求值和化简268
十一、利用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求复合函数的最大、最小值274
十二、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279
习题十三284
第六章 必修⑤模块怎样学287
一、利用正、余弦定理理解三角形内的边、角等元素之间的关系287
二、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应用问题295
习题十四300
三、用数列的定义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303
四、用等差数列性质理解等差数列元素之间的关系307
五、用等比数列性质理解等比数列元素之间的关系315
六、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19
七、利用典型例题理解数列的求和324
八、利用数列性质、构建数学模型解数列综合题和应用性问题329
习题十五336
九、用非负数概念、实数运算法则、不等定义理解不等式的性质340
十、用不等式性质求解整式、简单分式不等式346
十一、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5
十二、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361
习题十六366
第七章 实施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370
参考答案374
热门推荐
- 2987047.html
- 795003.html
- 2248218.html
- 155552.html
- 2860750.html
- 122659.html
- 2928837.html
- 2062417.html
- 886743.html
- 3711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1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8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