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全息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为民,吴昌国著(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所)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0816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全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 全息生物学3
一、“全息”的经典概念4
二、“全息”概念的发展4
三、全息生物学的建立5
四、全息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7
第二节 全息论40
一、金息论的概念40
二、全息方法论42
三、全息论与哲学、耗协论、现代医学49
四、全息论与中医学58
第二章 天人相应中的全息论65
第一节 人身小天地65
一、日月星辰运行与人体关系66
二、地理因素与人体关系68
三、气象变化与人体关系71
四、生命的时空周期(秩序)72
第二节 人是生物界的全息元78
一、五脏与五谷、五果等相关78
二、人与动物同名脏器相关81
三、胚胎发育中的生物重演律83
第三章 脏象学说的全息律86
第一节 哺乳动物发育中的全息性86
一、预成论的全息思想87
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可分性88
三、胚胎上的未来器官预定89
第二节 脏腑全息相关92
一、五脏相关93
二、脏腑全息94
三、内脏的功能代偿95
第三节 脏象全息相关95
第四节 神形脏腑合99
第五节 分化和全息的辩证统——脏象本质探讨100
第四章 经穴分布的全息律104
第一节 十二经脉分布的全息律105
一、经络与断面全息律105
二、经络在手足分布的全息律107
三、五俞(原)穴的全息律108
第二节 一维(线性)穴位系统108
一、第二掌骨侧穴位系统110
二、第五掌骨侧穴位系统117
第三节 二维(平面)穴位系统118
一、耳针穴位系统118
二、面针穴位系统127
三、头皮针穴位系统128
四、手针穴位系统132
五、鼻针穴位系统136
六、足针穴位系统137
第四节 新型针灸系统138
第五节 节肢优选取穴141
第五章 病因病理学中的全息律147
第一节 六淫147
一、六淫病理的内外对应性148
二、取象比类与同气相求152
第二节 先天禀赋155
一、胚胎是父母身体的全息元155
二、父母体质与疾病对子女的影响156
第三节 时间与病理158
二、病理变化的时间节律性159
一、发病的时间节律性159
三、病变时间节律性的机制161
第四节 证的本质163
第六章 数的全息律166
第一节 “一”和“二”166
第二节 “三”168
第三节 “五”172
第四节 “六”182
第七章 中医诊断中的全息思想193
第一节 望诊的全息观195
一、面部195
二、目198
三、鼻200
四、口唇、牙齿、咽喉200
五、耳201
六、舌203
(一)舌质203
(二)舌形203
(三)舌态210
七、手213
八、背针、腹针系统214
九、尺肤诊疾214
十、寸口分候214
十一、手指215
十二、指甲216
十三、脏腑与经络全息216
第二节 掌纹医学216
一、心脏病218
三、肾脏病220
四、膀胱炎220
二、脑出血220
五、肠胃病221
六、肝脏病221
七、糖尿病221
八、风湿病221
九、肺结核222
十、感冒、咽喉炎222
十一、神经系统疾病222
十二、精神病223
第三节 切诊(脉诊)的全息观223
一、“寸口”全息元224
二、脉象举例225
第四节 闻诊的全息观229
一、听声音229
二、闻气味230
第八章 中医治疗中的全息思想232
第一节 针灸、推拿的全息取穴法233
一、阿是穴234
二、胫骨侧穴位治眼疾235
三、耳穴的发展236
四、舌下针治疗中风后遗症236
五、口腔全息237
六、棒击按摩238
七、足反射学239
第二节 脏腑相关互调法243
第三节 特异功能的全息诊治244
第四节 全息养生防病246
第五节 全息采药用药法248
第六节 以脏补脏250
结束语254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
- 3239755.html
- 1893467.html
- 1951392.html
- 828192.html
- 1424300.html
- 1623047.html
- 1646655.html
- 3727091.html
- 3849150.html
- 842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9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2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6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7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5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9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