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
  • 郭沂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7258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8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方法1

二、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7

三、古史的重建19

四、郭店竹简与先秦文献及有关史实概说21

五、先秦思想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31

六、中国哲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37

七、理学对先秦心性学说的创造性再发现39

八、中国哲学史的分期与未来走向41

第一卷 郭店楚墓竹简六种考释47

凡例47

壹《老子》考释49

贰《太一生水》考释137

叁《五行》考释146

肆《大常》(原题《成之闻之》)考释208

伍《有性》(原《性自命出》上部)考释230

陆《求心》(原《性自命出》下部)考释252

一、关于“《鲁》读”问题267

第一章 孔子学《易》考论267

第二卷 文献与史实267

第一篇 孔子与《周易》267

二、“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与孔子“学《易》”的时间269

三、孔子“学《易》”的过程与原因276

第二章 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279

一、引言279

二、关于《系辞》282

三、关于《彖》、《象》291

四、关于《文言》298

五、关于《说卦》、《序卦》、《杂卦》304

六、关于帛书《易传》307

第三章 《易传》成书与性质若干观点平议315

一、关于《易传》作于孔子的观点315

二、关于《易传》成书于战国以后的观点317

三、关于《易传》属于道家系统的观点326

一、引言333

第一章 《论语》·《论语》类文献·孔子史料333

第二篇 郭店竹简与《论语》类文献333

二、《论语》的结集335

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及其流传339

四、其他《论语》本子及其流传347

五、《论语》的修订351

六、《论语》类文献寻踪354

七、综论各种孔子史料的可靠性364

一、《孝经》的真伪370

第二章 《孝经》新辨370

二、《孝经》的编者与成书时代380

三、《孝经》与《左传》等书文字类同的问题390

四、《孝经》的性质与命名397

五、今古文《孝经》及其流传400

第三篇 郭店竹简与子思学派及其文献408

第一章 从古本《礼记》到今本《礼记》408

第二章 《中庸》·《子思》·《子思书》414

一、南宋以前子思书的流传414

二、子思书探原419

第三章 今本《中庸》:子思书的两篇佚文423

一、旧说献疑423

二、今本《中庸》里的古本《中庸》遗章430

三、今本《中庸》里的子思佚篇436

四、《中庸》新编443

五、《天命》新编448

第四章 《五行》考略457

一、作者457

二、简本与帛本459

三、《说》463

第五章 《大学》:子思门人遗说466

一、旧说平议466

二、成于思、孟之间,作于子思门人469

三、《大学》新编474

第四篇 郭店竹简与道家及其文献480

第一章 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480

一、竹简被盗说质疑481

二、简本优于今本484

三、简本早于今本493

四、从简本到今本510

五、老聃、太史儋与《老子》517

附录:简本与甲本、乙本、王本文字主要差异对照表524

第二章 关尹和《太一生水》及其与简本《老子》的关系534

第三卷 先秦思想的主流539

第一篇 夏、商、周的观念世界539

第一章 天命鬼神观念539

第二章 阴阳观念543

第三章 人文主义思潮546

第二篇 孔子:“下学而上达”554

第一章 孔子的学术使命554

一、克服异化555

二、珍重生命556

第二章 礼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563

一、将礼学根植于生命563

二、礼的实现566

一、将仁学根植于生命569

第三章 仁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569

二、仁的实现572

三、仁者的品质574

四、仁与礼的关系576

第四章 易学--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579

一、性与天道579

二、对传统易学的创造性转化588

第五章 中庸--孔子的方法论与最高道德591

第三篇 思孟学派:上下贯通 内外圆融594

第一章 《天命》:道的下贯、呈现与修行594

一、“天命之谓性”595

二、“率性之谓道”600

三、“修道之谓教”610

第二章 《大学》:道德目的与道德过程616

一、道德目的论616

二、道德过程论623

第三章 孟子:心性与天道636

一、“尽心”637

二、“知性”650

三、“知天”659

第四篇 道家:修身与治国673

第一章 老聃:守道归朴673

一、“道法自然”674

二、宇宙生成论678

三、规律论681

四、人生学说684

五、政治学说696

六、重振传统道德703

第二章 太史儋:思辩·权术·非儒707

一、宇宙生成论708

二、规律论721

三、人生学说725

四、政治学说733

五、抛弃传统道德737

第三章 关尹:太一本原论740

一、外在自由750

第五篇 隐逸家:“洸洋自恣以乱己”750

第一章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中的自由问题750

二、思想自由752

三、生命自由753

第二章 隐逸家与道家的分野756

第三章 庄子:心与道、天的契合758

一、道论760

二、天论773

三、人性论783

四、“真知”与“真人”797

附录 现代化:从科技革命到传统复兴808

一、现代化、现代性与传统性808

二、全球化过程中的现代化趋势814

三、略析对中国现代化的种种误解822

四、中国现代化之路837

五、余论847

跋8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