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责任能力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 黄丁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10737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责任能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编委会1

导言1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现状1

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能力论的现状(代序) 杨春洗3

二、问题的所在3

第一章 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5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5

一、刑法上的意思能力8

二、法的控制能力10

三、小结11

第二节 责任能力与其他概念的区别12

一、责任能力与责任条件不同12

内容提要13

二、责任能力与行为能力不同13

三、责任能力与诉讼能力不同14

四、责任能力与受刑能力不同15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之本质16

五、责任能力与注意能力不同16

一、道义责任论之责任能力17

二、社会责任论之责任能力17

三、可罚责任论(法律责任论)之责任能力19

四、小结21

第四节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之关系25

第五节 刑事责任能力在责任理论体系中之地位28

一、责任前提说28

二、责任要素说30

三、小结32

第六节 责任能力与期待可能性34

第七节 责任能力与违法性认识可能性38

第二章 刑事责任能力的立法方式41

第一节 规定刑事责任能力内容的方法41

第二节 纯生物学的立法方式43

一、纯生物学立法方式的立法例44

二、赞同纯生物学立法方式的理由45

一、采心理学立法方式的立法例48

第三节 纯心理学的立法方式48

二、主张心理学立法方式的理由49

第四节 混合的立法方式51

一、采混合立法方式的立法例52

二、主张混合立法方式的理由53

三、混合方式的检讨55

第五节 日本及我国刑法有关构成责任能力的立法方式62

一、日本刑法62

二、台湾地区刑法65

三、大陆地区刑法67

第六节 小结68

第三章 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别标准70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70

第二节 各种法则的基本内容76

一、野兽标准法则(Wild Beast Test)76

二、是非标准法则79

三、不可控制的冲动法则(Irrestible Impulse Test)87

四、杜汉法则(The Druham Rule)91

五、美国法律学院法则(A.L.I.Test)97

六、包括性犯罪防治法之基准101

七、美国刑法精神健康法则103

第三节 结论107

第四章 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111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在程度上的差异111

第二节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15

一、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得减与必减之争121

第三节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121

二、刑的减轻范围125

三、英美法有关责任减轻的原则126

四、减轻责任能力制度的存废130

第四节 绝对无责任能力133

第五章 因病的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136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意义136

一、心理学上或精神医学上的意义137

二、刑法学上的意义140

一、感知觉障碍141

第二节 精神病的基本症状141

二、思维障碍144

三、智能障碍148

四、情绪和情感障碍148

五、意志和意志行为障碍150

六、意识障碍150

七、人格障碍151

第三节 外因性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152

一、器质性精神病153

二、中毒性精神病155

二、癫痫157

第四节 内因性精神病与刑事责任能力158

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e;Schizophrenia)159

二、躁郁病170

第五节 精神素质之偏倚与刑事责任能力176

一、智能之异常(Mental Deficiency)176

二、人格违常178

三、性心理异常187

第六节 外国立法例有关因病的精神障碍者责任能力的规定189

一、德国刑法189

二、日本刑法192

三、瑞士刑法196

四、美国模范刑法(American Model Penal Code)196

五、其他各国刑法197

第七节 责任能力判定的盲点198

第一节 非病的一时精神障碍的意义201

第六章 非病的一时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201

第二节 非病的一时精神障碍的类别203

一、由于感情障碍而引起的一时精神障碍203

二、由于生理障碍而引起的一时精神障碍205

第三节 非病的一时精神障碍的责任能力211

一、感情障碍者的责任能力211

二、生理障碍者的责任能力217

第七章 生理缺陷与刑事责任能力222

第一节 概说222

一、聋哑影响责任能力的立法例223

第二节 聋哑人与刑事责任能力223

二、聋哑为一般减轻事由的立法例227

三、未就聋哑特别规定的立法例227

四、聋哑的范围228

第三节 盲人与刑事责任能力230

一、盲人的意义230

二、立法理由231

第四节 聋哑及盲人应否减轻责任232

第五节 生理醉酒与责任能力234

一、英美法有关醉酒的刑事责任238

二、我国有关醉酒之人的刑事责任241

第八章 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时期247

第一节 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的关系247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时期249

一、刑事责任能力与行为同时存在原则249

二、原因自由行为与刑事责任能力251

三、着手实行后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255

四、觉醒后的态度与刑事责任能力256

五、小结259

结论262

一、刑事责任年龄不宜降低262

二、台湾地区刑法以老年人为减轻责任能力事由的规定应删除264

三、责任能力概念应采生物学心理学混合立法方式264

四、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宜予删除266

五、非病的一时精神障碍应明文规定为影响责任能力事由267

六、中间责任能力人应规定必减其刑267

七、增列麻醉状态下违法行为的处罚明文268

八、聋哑人盲人为减轻责任能力的规定应予删除269

附件:罗杰士刑责能力评估量表271

主要参考书目293

一、中文书籍部分293

二、中文期刊部分295

三、日文书籍部分297

四、日文期刊部分298

五、其他外文部分300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