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 技术创新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 技术创新管理
  • 赵修卫,黄本笑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575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因特网-影响-青少年-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 技术创新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技术创新的基本观点1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含义和分类1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1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2

三、技术创新是基本的创新活动3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动态演化观点4

一、企业创新活动过程模型5

二、技术与产业创新过程模型6

三、生产方式演进过程模型8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系统观点9

一、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10

二、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与共享11

三、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本措施13

四、区域创新系统的含义与特征13

第四节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的历史责任15

一、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15

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模式16

三、我国政府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18

四、我国企业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20

五、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社会-技术系统的变革21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管理结构25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25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25

二、创新组织及任务25

三、R&D体制27

四、创新项目过程管理29

五、制度安排与企业文化31

第二节 技术创新管理的含义与结构31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有关概念31

二、技术创新管理的基础结构35

三、技术创新管理设计39

第三节 技术创新管理的现代特点41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产生和发展41

二、技术创新管理发展的代际模型42

三、新经济与旧经济技术创新管理的比较46

第三章 企业能力发展战略51

第一节 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51

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51

二、核心能力53

三、动态能力战略观55

第二节 企业技术能力的多重性56

一、多重技术企业概念56

二、技术能力层面分析58

三、企业技术能力扩展的客观必要性61

四、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62

第三节 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64

一、领先创新的发展路径64

二、自我积累的发展路径65

三、学习创新的发展路径68

四、企业技术能力发展战略的一般比较71

第四章 技术创新战略管理7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战略基本概念75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含义75

二、技术创新战略的组成要素76

三、技术创新战略与通用竞争战略的关系78

四、技术创新战略观80

第二节 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及特征81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分类82

二、领先型创新战略84

三、跟随型创新战略86

四、模仿型创新战略88

五、集成型创新战略89

第三节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90

一、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基础90

二、技术情报管理91

三、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基本要求93

四、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原则和流程96

五、技术创新战略与业务战略的结合98

第五章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模型101

第一节 项目管理模型概述101

一、项目管理模型的作用101

二、技术创新项目分类103

三、技术创新项目开发阶段106

第二节 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型109

一、调研评价110

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111

三、产品启动112

四、项目后评价与支持113

第三节 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模型114

一、调研评价117

二、研究与开发117

三、批准认可119

四、产品启动120

第四节 技术创新项目的体制模型121

一、组织管理体制121

二、创新项目体制模型的运作123

三、创新项目体制模型的构建与评价125

第六章 创新项目评价与开发管理127

第一节 创新项目管理系统与分析框架127

一、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127

二、产品开发管理的分析框架128

三、新产品开发的战略平衡与重点131

四、技术创新利益共享者分析133

第二节 技术评价与引入136

一、技术创新机会的认识137

二、技术评价与引入的描述性模型140

三、技术评价和引入的实施142

第三节 创新项目开发管理145

一、技术选择和分解146

二、开发活动的管理148

三、不确定性的控制151

第四节 业务量管理与方法154

一、业务量管理的概念154

二、业务量评价方法157

三、业务量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64

第七章 合作创新167

第一节 合作创新的理论与效应167

一、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167

二、合作创新的动机169

三、合作创新的效应170

第二节 合作创新管理的一般内容172

一、合作创新的分类172

二、合作创新的基本程序173

三、合作创新项目的特征与管理175

四、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交流与组织177

第三节 合作创新风险防范181

一、合作创新风险类型181

二、利用后续谈判的选择权来减少合作风险183

三、利用合同条款来减少合作风险184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与产业集群186

一、区域创新与竞争力的有关观点186

二、产业集群的含义与形成188

三、产业集群的效应190

四、区域合作创新的战略对策192

第五节 国际R&D合作194

一、国际R&D的形成与动机194

二、国际R&D的活动内容196

三、国际R&D合作的管理198

第八章 创新网络与网络绘制201

第一节 合作创新网络与构建201

一、创新网络的含义201

二、创新网络类型与非正式网络202

三、创新网络的构建204

第二节 创新网络的运作形式206

一、创新网络运作的一般形式206

二、供应商一客户创新网络209

三、关于合作创新网络的几个问题214

第三节 区域创新网络215

一、中介机构型216

二、地区联络委员会型218

三、地区创新支持服务型220

第四节 技术创新管理中的网络绘制222

一、网络绘制的意义222

二、网络绘制的主要方法223

三、创新网络绘制的一般内容225

四、创新网络绘制的管理应用227

第九章 技术创新与组织学习229

第一节 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229

一、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229

二、组织学习的方式230

三、知识学习转换模式232

四、组织学习的全过程模型234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途径234

一、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235

二、在非正式创新网络中学习238

三、短暂联盟239

四、定点超越242

第三节 外部知识特征与企业学习能力244

一、企业外部来源知识的时间特征245

二、技术转移与企业学习能力247

三、外部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可能关系251

第四节 组织学习与知识整合253

一、知识整合的必要性253

二、知识整合的内容254

三、知识整合的实现机制256

第十章 知识管理与R&D协调260

第一节 知识管理及其中心论题260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260

二、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261

三、企业的技术知识资产262

四、知识管理的方法与活动263

五、知识管理的中心论题263

第二节 知识管理的活动与机制265

一、知识的整理与传播265

二、知识管理模型与实施268

三、知识管理的机制271

第三节 企业R&D活动的协调274

一、R&D与公司和业务战略的协调274

二、公司研究和部门开发的协作276

三、交叉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集成278

四、国内和国际R&D活动的合作与协同279

第四节 知识管理机制应用的管理学讨论281

一、社会—动力机制应用的实践特点281

二、知识管理中的矛盾关系283

三、知识管理能力的互易性观点285

第十一章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287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念287

一、知识产权的有关定义287

二、知识产权的一般内容与分类288

三、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290

四、知识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291

第二节 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292

一、专利战略292

二、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战略295

三、商标战略297

第三节 技术标准战略299

一、技术标准的含义299

二、技术标准的一般分类与意义301

三、企业标准化战略302

第四节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相互关系307

一、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冲突关系307

二、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互动关系309

三、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有机结合310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组织与团队管理313

第一节 技术创新组织模式313

一、传统组织模式与技术创新313

二、技术创新的一般组织形式316

三、技术创新组织结构设计318

第二节 创新项目的虚拟组织形式320

一、分散化的自我协调组织形式320

二、系统集成者的协调组织形式322

三、系统设计师的核心组织形式323

四、集中化的风险组织形式325

第三节 技术创新项目团队管理326

一、创新项目团队的规模与构成327

二、创新项目团队的结构328

三、创新项目团队的管理330

四、项目团队创新活动的促进者335

第四节 技术创新绩效的测量337

一、R&D运作控制与测量337

二、R&D绩效测量的指标与原则339

三、R&D绩效测量结果的应用342

主要参考文献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