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心理学
  • 柳友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347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1

一、什么是心理学1

前言页1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4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6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7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12

第三节 师范生必须学习心理学15

一、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特殊性15

二、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6

一、认知的概念18

二、认知的结构18

第二章 认知心理过程18

第一节 认知心理概述18

第二节 认知心理过程分析20

一、注意20

二、感觉和知觉25

三、表象与记忆29

四、思维39

五、想象46

第三章 智力心理(一)51

第一节 智力概述51

一、智力的概念51

二、智力的结构52

三、智力的发展和变化54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智力开发59

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59

二、学校教育中的智力开发60

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与评价63

一、智力测量发展概述63

二、常用智力测验64

三、学生智力水平的评定66

第四章 智力心理(二)71

第一节 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与教育71

一、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特点71

二、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策略72

第二节 注意力及其培养75

一、青少年的注意特点75

二、青少年注意力的培养77

第三节 观察力及其培养79

一、青少年的感知特点79

二、青少年观察力的培养81

第四节 记忆力及其培养83

一、青少年的记忆特点83

二、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85

第五节 思维力和想像力及其培养89

一、青少年的思维与想象特点89

二、青少年思维力的培养91

三、青少年想像力的培养94

第六节 创造力及其培养95

一、创造力的概念95

二、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96

三、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98

第五章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103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103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103

二、情绪智力103

三、非智力因素的结构104

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105

第二节 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与激发106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106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108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109

四、青少年学习动机的激发110

第三节 青少年的情感特征与培养113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113

二、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征116

三、青少年积极情感的养成教育117

第四节 青少年的意志特征与培养120

一、意志的概念120

二、青少年的意志发展特征121

三、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23

第六章 学习心理126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126

一、学习的概念126

二、学习的分类130

三、学习理论概略133

第二节 学习的准备及其差异140

一、学习的准备140

二、学习准备的个别差异142

一、练习及其类型145

第三节 学习与迁移145

二、练习曲线147

三、学习迁移150

第四节 学习策略153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153

二、学习策略的发展155

三、元认知156

四、学习中的认知方式158

五、学习策略的应用161

第七章 人格心理164

第一节 人格心理概述164

一、人格的概念164

二、人格因素结构模型165

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166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学校教育171

一、人格差异理论171

二、气质及其个别差异173

三、性格及其个别差异177

四、性格与气质相互作用的教育价值182

第三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特征与培养184

一、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一般特征184

二、健康人格的标准和特征185

三、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186

第四节 人格的测量190

一、人格测量概述190

二、常用人格测量量表192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197

一、品德的概念197

第八章 品德心理197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98

第二节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发展200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200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202

三、道德意志的发展特点203

四、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204

第三节 青少年品德心理构建206

一、构建青少年的道德观206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09

三、青少年不良品德的矫正210

第一节 青春期心理概述215

一、青春期的概念215

第九章 青春期心理215

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16

第二节 青春期心理特征218

一、青春期主要心理特征的变化218

二、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特点220

三、青春期的性意识222

四、青春期的心理矛盾224

第三节 青春期心理卫生226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226

二、青春期心理的异常表现228

三、青春期的心理保健231

第十章 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235

第一节 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概述235

一、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概念235

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德育的关系237

三、心理教育的类型238

四、学校心理咨询的类型240

第二节 青少年的心理教育242

一、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242

二、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245

三、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248

第三节 青少年的心理咨询250

一、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咨询250

二、学习问题咨询253

三、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的咨询254

四、升学与就业问题咨询255

五、适应及行为障碍咨询257

第四节 心理教育的课程设计260

一、心理教育的课程设计261

二、心理教育的课堂组织263

三、心理教育的课程评价265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267

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概述267

一、教师角色心理的概念267

二、教师的角色学习及定向269

第二节 教师角色心理的形成272

一、教师角色心理形成的主要标志272

二、教师角色心理形成的过程272

第三节 教师角色心理的冲突与调适275

一、教师角色心理冲突275

二、教师角色心理冲突的调适276

一、教学心理的概念278

第一节 教学心理概述278

第十二章 教学心理(一)278

二、教学心理的构建280

三、教学心理的基本理论286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特征289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289

二、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291

三、有效教学的形式294

第三节 教师期望与教育296

一、教师期望的一般流程296

二、教师期望的输入与输出297

三、教师期望差异与教学299

一、教师的人格差异301

第四节 教师的人格差异与教育301

二、教师的人格差异与教学效果304

第十三章 教学心理(二)309

第一节 课堂气氛与学生心理309

一、课堂气氛的实质309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特征310

三、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312

第二节 课堂教学气氛的组织与设计314

一、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314

二、课堂气氛的组织与设计317

第三节 课堂气氛的调控320

一、课堂问题行为320

二、课堂气氛的调控321

三、教育机智323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326

第四节 教师的评价技术326

二、有效的评价技巧327

三、教师运用评价手段的基本要求330

第十四章 师生人际关系333

第一节 师生人际关系概述333

一、师生人际关系的概念333

二、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因素336

三、师生人际关系的教育意义339

第二节 师生人际关系类型与学生心理健康342

一、师生人际关系类型及特征342

二、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46

第三节 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348

一、良好师生人际关系建立的阶段348

二、良好师生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350

一、班集体的概念353

第十五章 班级群体心理353

第一节 班集体概述353

二、班集体的形成355

三、班集体的人际关系356

第二节 班级群体心理358

一、班集体的心理特征358

二、教师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影响359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360

第三节 班集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363

一、集体归属感的影响363

二、集体认同感的影响363

三、集体压力的影响364

四、集体舆论的影响364

主要参考书目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