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潜在个性的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潜在个性的教学
  • 蒙佐德,曾光福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032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潜在个性的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个性教育的哲学范畴7

一、个性的教育哲学解读8

1.个性8

2.潜在个性11

3.个性教育16

4.个性化教学19

5.个性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协同20

二、教育学视野里的属性关系22

1.个性与共性的关系22

2.个性与民主性的理解24

3.个性与发展性的把握29

三、在个性化意蕴里的无为教育31

1.无为教育的哲学基础31

2.施教类型33

3.基本属性35

4.无为教育的个性化实践38

5.无为教育艺术与教师修养42

第二章 潜在个性的教学视野44

一、课堂呼唤个性张扬45

1.“站位游戏”价值何处45

2.把“火车”开到哪里48

3.教学生成能够“克隆”吗52

4.“涂鸦”,映射着什么样的学习思维55

5.教案,是怎样“炼”成的58

二、潜在个性的教学关系64

1.动态调整“导”与“学”的关系65

2.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关系70

3.重视认知与情意的关系73

4.统一要求与差异施教的关系78

三、基于需要心理的认知动力机制80

1.话语权需要:教学对话辨析80

2.“后心理需要—倾向性行为说”83

3.基于后心理需要的认识发生机制86

四、个性化教学的交互视野88

1.个体差异的生理机制与多样性88

2.个性与社会性的交互91

3.潜在个性与创造性的交互96

4.主体与主导的交互99

五、课堂偶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04

1.课堂偶发事件类型104

2.应对的一般策略106

3.课堂偶发事件的特殊处理110

第三章 教学论的个性化解读115

一、激励—期望学习说116

1.兴趣的个性心理特征116

2.激励—期望的相关性118

3.“激励—期望效价”的四个推论121

二、认知归因125

1.归因理论简述125

2.认知归因的实践应用127

三、自我意象130

1.自我意象的投射、分化与结构变异130

2.自我意象的形成因素132

3.自我意象的二元性134

4.建立自我意象的途径136

四、信念建构138

1.“信念聚散”说138

2.教师信念的基本特征139

3.BVR信念系统141

五、教学最优化145

1.关于“最优化”的哲学思考145

2.教学最优化的四个落点147

3.教学最优化的四个因素148

4.GDA讨论:课程改革背景下最优化教学的坡度、密度、角度150

第四章 基于教学个性的方法论审视155

一、教学方法属性的更新认识156

1.启发诱思156

2.学导耦合158

3.愉悦情境161

4.活动参与163

5.课堂教学的若干技巧167

二、讲授法:教学的基本方式169

1.讲授法的一般含义169

2.应用的普适性条件170

3.在置疑与争鸣中173

4.本土化应用研究中的两个模块176

5.方法追因:先行组织者策略对讲授法的探寻180

三、讨论教学:潜在个性的课堂策略182

1.基于“讨论”的课堂意蕴182

2.讨论教学的技能立意183

3.对两类知识属性的讨论185

4.潜在个性对讨论教学的要求187

四、问题探究:潜在教学个性的联结190

1.“原初问题意识”辨析190

2.课堂提问追因192

3.结构不良问题——内驱力阈值水平曲线195

4.课堂置疑的时机201

5.问题探究的把握要素204

五、情境诱导:个性化教学的诊断214

1.教学情境的三个维度214

2.情境创设的误区与诊断216

3.情境分类特征222

第五章 反思:教学潜在个性的生成225

一、反思性教学225

1.教学反思解读225

2.反思发生论:“五阶段说”228

二、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230

1.“角落现象”关注230

2.活动教学反思233

3.合作教学监控240

4.“目光接触”分析244

5.常见行为惯性的反思250

6.建构主义视野中的课堂行为257

三、个性化教学思维的反思261

1.来自“阅读期待实验”的思考261

2.认知监控: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66

3.“思维监控应答”曲线269

4.“好课要素说”批判272

5.骨干教师,真能够“培养”么276

6.留住教学个性279

7.教师评价的负面心理281

第六章 有效课堂:个性化教学的追寻途径286

一、有效教学中的批评艺术286

1.批评需要自省与自察287

2.给受批评者恰当的心境感受291

3.充分利用批评应答效应294

4.批评教育的一般环节299

二、心理设限:有效教学的动力因素306

1.心理设限中的动机因素306

2.心理设限的归因相关309

3.可能性、成功体验与自信心理的联结312

4.在宽容和欣赏中生成自信315

三、专业成长:教研训一体化的实践诉求317

1.做一个学生认同的教师317

2.教师职业关注321

3.教师职业期望324

4.教研训一体化的内在属性327

5.本土实践:教研训一体化的途径与形式329

6.读书与发现:教研训一体化的有效实践332

7.课堂原点:寻求教学人生的有效支撑337

参考文献341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