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 张建平,李红梅,田东霞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31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产业布局1

第一节 经济活动中的区位1

一、产业布局中的区位理论1

二、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6

第二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基本格局14

一、不同阶段的产业布局14

二、三次产业布局16

三、区域产业集群27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32

一、地域合理规模32

二、地域规模的类型及评价标准33

三、正确处理企业布局中的聚集与分散的关系35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36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36

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原则36

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39

三、二重结构及其表现42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44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44

二、主导产业及其转换50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54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57

一、区域产业结构评价57

二、区域产业结构层次分析60

三、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61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63

一、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和意义63

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66

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分析69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化发展72

第一节 经济区与我国的实践72

一、经济区及其划分72

二、我国经济区的建立与实践74

三、经济特区77

第二节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78

一、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功能78

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80

三、中国城市化中的主要问题84

第三节 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87

一、服务化88

二、环保生态化91

三、郊区化92

四、逆大城市化93

五、卫星城镇的布局和建设94

第四章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98

第一节 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98

一、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98

二、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104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与理论106

一、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106

二、区域分工理论111

第三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与表现形式120

一、区域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120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表现形式123

第五章 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127

第一节 区域贸易理论127

一、古典区域贸易理论127

二、现代区域贸易理论128

三、区域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33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135

一、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35

二、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38

三、技术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44

第三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149

一、中国区域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贸易结构149

二、中国的区域贸易冲突与对策154

第六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规律157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157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157

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59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161

一、西方几种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162

二、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164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理论167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167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部门169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系172

一、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理论172

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174

第七章 区域经济开发177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规划177

一、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体系177

二、区域开发战略目标的矛盾与协调180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183

一、梯度开发理论模式183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模式185

三、增长极理论模式188

四、点轴理论模式193

五、网络开发理论模式194

六、优区位开发理论模式195

七、大推动理论模式196

八、产业滚动理论模式197

第八章 区域联合与区域利益协调198

第一节 区域联合的重要性与基础198

一、区域联合的重要性198

二、区域联合的理论基础200

第二节 我国区域联合的现状206

一、我国区域联合的现状206

二、我国区域联合存在的问题208

第三节 我国区际利益的协调210

一、区际利益协调的必要性210

二、区域利益协调的基本思路211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215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移动215

一、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15

二、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224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移动227

一、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原因228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移动229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37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237

一、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237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239

三、生产优势理论240

四、生产要素禀赋理论241

五、动态地域分工理论242

六、累积因果理论243

七、中心—外围理论244

第二节 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244

一、梯度推移理论244

二、区域分工理论245

三、城市中心理论246

第三节 中国跨区域发展战略247

一、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战略247

二、沿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259

三、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263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战略266

第十一章 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75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275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75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281

第二节 跨区域开发西部地区战略287

一、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87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条件289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292

四、当前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任务294

第十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297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297

一、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特点297

二、民族自治地方299

三、民族区域自治权303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结构及特点306

一、农业经济及其特点306

二、工业经济及其特点313

三、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19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323

一、把西南建成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中心323

二、把西北建成中亚的经济中心326

三、不断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能力328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组织332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332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组织形式332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33

三、区域经济合作对全球经济的影响336

第二节 欧盟338

一、欧盟的产生与发展338

二、欧盟的主要机构与经济政策342

三、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346

四、欧盟的主要对外经贸关系348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352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组建的背景352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及政策框架354

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前景356

第四节 亚太经合组织358

一、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发展及特点358

二、亚太经合组织与贸易投资的自由化361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技术与经济合作362

第五节 “10+3”区域经济合作364

一、“10+3”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的提出364

二、“10+3”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365

三、“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366

第六节 中国的区域经济组织367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政策374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374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范畴375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性质376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377

一、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区域发展援助378

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二——区域均衡发展381

三、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三——区域优先发展384

四、地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87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388

一、国家区域财政政策及其职能388

二、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及其职能391

三、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及其职能394

四、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及其职能396

五、国家区域货币政策及其职能397

六、地方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职能398

编后记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