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政策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技政策学研究
  • 刘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558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科技政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技政策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科技政策研究:综述及框架1

1.1 科技政策研究:综述及反思2

1.2 科技政策学的一个研究框架7

1.3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9

第一篇 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13

第2章 若干基本概念及其内涵13

2.1 研究与发展(R&D):定义及维度13

2.2 科学技术研究分类象限论17

2.3 创新的概念和类型20

第3章 科技政策的多维度考察25

3.1 科技政策的涵义: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25

3.2 科技政策的分类:扩散导向型和使命导向型及其发展29

3.3 科技政策文化:一个社会建构论的视角31

第4章 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35

4.1 市场失灵论35

4.2 系统失效论39

4.3 科学的社会契约论40

第5章 研究方法:模型、框架及分类、案例研究43

5.1 模型方法43

5.2 分析框架及其与理论、模型的关系45

5.3 分类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48

第6章 创新系统论及创新系统功能论50

6.1 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50

6.2 创新研究的历史演进51

6.3 创新系统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53

6.4 创新系统功能论述评56

6.5 发展创新系统功能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58

6.6 以功能论为核心的创新系统整体研究框架及流程63

结语64

第二篇 历史演进论69

第7章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起源和发展69

7.1 工业研究实验室在德国的兴起和发展70

7.2 工业研究实验室在美国的扩散和发展76

第8章 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88

8.1 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88

8.2 德国专利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89

8.3 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对美国工业研究的影响94

第9章 科技政策的历史演进97

9.1 科技政策史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分期97

9.2 科技政策史上的重大里程碑98

9.3 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100

9.4 德国科技政策的转型101

9.5 法国使命导向型科技政策及其转型103

9.6 中国科技政策的范式转变106

第三篇 政策过程论115

第10章 政策过程概述115

10.1 政策过程概述115

10.2 议程设置的多源流模型117

第11章 议程设置和政策制定案例研究121

11.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议程设置案例研究121

11.2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政策制定案例研究127

第四篇 政策工具论135

第12章 政策工具概述135

12.1 政策工具及其分类135

12.2 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及政策工具137

第13章 公共资助R&D及其对创新的贡献142

13.1 公共资助的R&D对创新的贡献:文献述评142

13.2 公共科研机构R&D:弗劳恩霍夫协会案例研究143

13.3 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R&D对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一个分析矩阵149

第14章 专利和技术标准152

14.1 专利促进创新的经济学分析152

14.2 专利研究的若干重要发现153

14.3 专利引文分析的方法及其发现154

14.4 技术标准及其与专利的互动156

第15章 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计划及优先领域160

15.1 国家科技规划160

15.2 国家科技计划及其定位161

15.3 科技优先领域及其制定163

第五篇 创新系统论169

第16章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169

16.1 低碳技术创新169

16.2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社会建构171

16.3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社会建构的途径173

第17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模型176

17.1 低碳经济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提出176

17.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要素及结构178

17.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模型构建180

17.4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模型的运行机制181

第18章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分析框架:阶段-功能模型184

18.1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新兴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问题184

18.2 国家创新系统阶段论: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185

18.3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一个研究框架:阶段-功能模型187

结语188

附录1 科技政策随笔189

金融危机可能带来中国科技发展新转机189

中国科技:既要“顶天立地”也要“开天辟地”191

科学共同体:做有良知的参政议政者193

建议中国科学院划分为若干科研集团:分类定位、分类资助、分类考核195

附录2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196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