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至中古汉语语言演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先秦至中古汉语语言演变研究
  • 朱冠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627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至中古汉语语言演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功能词演变研究3

第一章 助动词“可以”的形成和发展3

第一节 “可以”的单一来源说及其问题3

第二节 “以”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的用法5

第三节 “可”和“可以”句法功能的差异8

第四节 “以”“而”连接助动词与主要动词的条件10

第五节 “可+以”的成词过程11

一 “可以 介”的形成12

二 “可以 连”的形成13

第六节 “可”和“可以”功能的扩展14

第七节 问题的解释17

第二章 “之”的衰落及其对句法的影响20

第一节 中古“之”的衰落20

一 人称代词“之”的衰落21

二 助词“之”的衰落23

第二节 代词“之”的衰落与相关句法的改变24

一 及物动词居末24

二 连动式的变化25

三 受事主语句的变化28

四 其他29

第三节 助词“之”的衰落与相关句法的改变30

一 “被nv”式被动句30

二 无标记关系小句32

三 其他33

第四节 结语33

第二部分 句法结构演变研究37

第三章 “持”字处置式与“把持”义动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37

第一节 译经中的“持”字句37

第二节 典型“持”字句与非典型“持”字句38

第三节 “持”字句的类型40

第四节 “持”字句的口语性表现42

第五节 “持”的语法化及“以”对“持”的影响44

第六节 “把持”义动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46

第四章 “为n所v”被动式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51

第一节 以往的研究51

一 “为n所v”被动式的历史发展51

二 以往研究对“为n所v”的分析52

第二节 “为”的系词性质53

一 “为”作为系词的使用53

二 “为n所v”中“为”分析成介词的弊端55

第三节 “所”的后置词性质56

一 “所”作为后置词的使用56

二 “为n所v”中“所”分析成代词或表转指标记的弊端60

三 “所”分析成表被动助词或动词词头的弊端60

第四节 “为n所v”被动式分析60

一 世界语言中的被动式类型61

二 与英语被动句的比较62

第五节 “为n所v”的消亡及原因62

一 介词短语的前移与“被”字句的兴起63

二 系词“是”的成熟63

第五章 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与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64

第一节 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64

第二节 中古佛典中的受事主语句66

第三节 中古佛典受事主语句的来源69

第四节 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73

第五节 与佛经翻译类似的语言接触76

第六章 语法演变研究的材料问题——中古语法研究的几个例句辨析78

第一节 被动式研究:“臣被尚书召问”78

第二节 处置式研究:“汝今把我心中所爱如意圣夫将何处置”83

第三节 动态助词研究:“公留我了矣”86

第四节 动结式研究:“破甑”89

第三部分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和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述要93

第七章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93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94

一 宾语前置94

二 介词短语后置98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00

一 名词作状语100

二 名词用为动词102

三 使动用法102

四 意动用法105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常用虚词106

一 之106

二 其110

三 所112

四 者114

五 焉116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118

一 判断句118

二 被动句121

第八章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述要——以汉译佛典语法研究为中心125

第一节 佛典语言的性质及其在语言研究方面的价值125

一 “佛教混合汉语”及相关讨论126

二 关于佛典语言的口语性128

三 关于佛典中的原典语影响129

四 佛典的语言研究价值131

第二节 佛典特殊语法现象研究133

一 佛典语法研究概况133

二 衬音词“于”的研究134

三 “v(o)已”的研究136

四 佛典特殊判断句研究138

五 佛典处置式研究143

六 佛典受事主语句研究147

第三节 梵汉对勘与佛典语法研究150

一 梵汉对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50

二 梵汉对勘的相关成果153

三 梵汉对勘方法的讨论155

第四节 语言接触理论与佛典语法研究157

附录1 被动句和处置句的演化&paul a. bennett161

附录2 类型学模式及汉语中的历时演变&jill jepson187

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