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
  • 王红,李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017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地图制图自动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1

第1章 绪论1

1.1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1

1.1.1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1

1.1.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特点2

1.2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4

1.2.1国际发展4

1.2.2国内发展5

1.3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构成6

1.3.1硬件6

1.3.2软件11

1.3.3制图数据11

1.3.4制图人员13

1.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13

1.4.1数据获取13

1.4.2数据处理14

1.4.3数据输出14

1.5计算机地图制图相关的科学技术14

1.5.1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相关的学科14

1.5.2计算机地图制图与相关科学技术18

第2章 图像视觉的心理学与生理学基础19

2.1视觉和视觉感受性19

2.1.1视觉刺激的性质19

2.1.2视觉感受器23

2.1.3视觉特征25

2.1.4视觉感受性及其评量27

2.2视觉敏锐度27

2.2.1察觉28

2.2.2认知28

2.2.3解像力29

2.2.4调制传递29

2.2.5定位29

2.3影响视觉感受性的因素29

2.3.1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29

2.3.2影响视觉感受的因素30

2.4视知觉的特性和视觉图像组织规律37

2.4.1感觉和知觉37

2.4.2视知觉的特性38

2.4.3图像组织的格式塔原则42

2.5与图像视觉有关的其他心理现象48

2.5.1注意48

2.5.2联想50

2.5.3想象51

第二篇 地图的色彩52

第3章 色彩基础52

3.1色彩的物理学理论52

3.1.1光与色52

3.1.2光源与光源色53

3.1.3色彩的分类54

3.1.4色彩的三属性54

3.1.5色立体56

3.1.6色彩的混合63

3.2色彩的心理效应68

3.2.1色彩的情感69

3.2.2色彩的象征性71

3.3色彩的应用73

3.3.1色彩的对比73

3.3.2色彩的调和78

3.3.3配色的类型80

第4章 地图色彩83

4.1地图色彩设计83

4.1.1地图上色彩的作用83

4.1.2地图色彩的特点85

4.1.3地图设色的基本要求87

4.2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88

4.2.1地图色彩的类别88

4.2.2地图设计中的色彩设计91

4 2.3色彩对比的应用92

4.3地图色彩设计案例98

4.3.1行政区划图的色彩设计98

4.3.2分层设色法的色彩设计100

4.3.3影像地图的色彩设计101

第三篇 地图数据处理103

第5章 矢量数据处理103

5.1数据预处理103

5.1.1坐标变换103

5.1.2数据压缩105

5.1.3数据匹配108

5.2图形编辑109

5.2.1数据组织110

5.2.2开窗显示110

5.2.3点的选取111

5.2.4线的选取111

5.2.5面的选取112

5.3图形变换113

5.3.1齐次坐标114

5.3.2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114

5.4曲线光滑116

5.4.1插值、逼近、拟合和光滑116

5.4.2线性迭代光滑法117

5.4.3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118

5.4.4 Bezier曲线121

5.5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123

5.5.1栅格数据分辨率和栅格数的确定123

5.5.2点的栅格化123

5.5.3弧段的栅格化124

5.5.4多边形的栅格化125

第6章 栅格数据处理127

6.1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127

6.1.1灰度值变换127

6.1.2栅格图像的平移128

6.1.3栅格数据的组合128

6.2栅格数据的宏运算130

6.2.1扩张130

6.2.2侵蚀130

6.2.3加粗131

6.2.4减细132

6.2.5填充132

6.3栅格数据处理应用实例135

6.3.1栅格数据的修涂135

6.3.2栅格数据的边缘特征提取136

6.3.3栅格符号的制作137

6.3.4多边形叠置138

6.4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化139

6.4.1点的矢量化139

6.4.2弧段的矢量化140

6.4.3多边形的矢量化140

第四篇 地图的符号143

第7章 地图符号及其构成规律143

7.1符号和符号学143

7.1.1符号概念143

7.1.2符号的实质145

7.1.3符号的功能146

7.2地图符号的形成和发展147

7.2.1地图符号的发展演变148

7.2.2地图符号现状150

7.2.3现代地图符号的分类151

7.3地图符号及其特点155

7.3.1地图符号的实质155

7.3.2地图符号的特点156

7.3.3地图符号的功能157

7.3.4地图符号研究158

7.3.5地图符号的定位特征160

7.3.6地图符号系统162

7.4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和知觉效果164

7.4.1基本的视觉变量165

7.4.2视觉变量的扩展167

7.4.3视觉变量的组合168

7.4.4视觉变量的知觉效果170

7.4.5符号构形的知觉阈值174

7.5制图对象的特征标志及其描述177

7.5.1性质特征的描述178

7.5.2数量特征的描述180

7.5.3关系特征的描述182

第8章 地图符号的设计184

8.1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影响因素184

8.1.1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要求184

8.1.2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187

8.2地图符号的基本图形视觉变量190

8.2.1符号的形态变化190

8.2.2符号的尺寸变化192

8.2.3符号的颜色变化193

8.3个体化符号设计194

8.3.1具象符号设计194

8.3.2抽象符号设计198

8.4地图符号的系统设计203

8.4.1地图符号系统设计的步骤203

8.4.2点状符号系统的设计204

8.4.3线状符号系统的设计205

8.4.4面状符号系统的设计210

第9章 地图符号的绘制213

9.1地图符号化和地图符号库213

9.1.1地图符号库213

9.1.2地图符号化214

9.2地图符号的绘制原理与方法215

9.2.1矢量符号绘制方法215

9.2.2栅格符号绘制方法224

9.3地图符号库的设计224

9.3.1地图符号的图元225

9.3.2地图符号库设计的原则226

9.3.3地图符号代码设计226

9.3.4地图符号索引机制227

9.4空间实体的符号化228

9.4.1数据准备工作229

9.4.2空间实体符号化过程230

第10章 地图注记232

10.1地名与地图232

10.1.1地名的基本特征232

10.1.2地名的功能233

10.1.3地名与地图234

10.1.4地名工作的内容234

10.2地图注记的功能235

10.3地图注记的分类236

10.3.1名称注记236

10.3.2说明注记236

10.4地图注记的设计236

10.5地名数据库239

10.5.1地名数据库设计的原则240

10.5.2地名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步骤240

10.5.3地名数据库的字段设置241

10.5.4地名数据质量控制242

10.5.5地名数据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242

10.5.6地名数据个体编码243

第五篇 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达244

第11章 空间信息可视化244

11.1空间信息可视化概述244

11.1.1可视化244

11.1.2地图可视化247

11.1.3空间信息可视化249

11.2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常用形式253

11.2.1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表现形式253

11.2.2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255

11.2.3空间信息可视化产品的类型256

11.2.4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工具257

11.3空间信息的三维可视化258

11.3.1三维可视化258

11.3.2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的基本结构260

11.3.3空间信息(地形)三维可视化的步骤260

11.3.4空间信息的三维建模261

11.4虚拟现实和虚拟地理环境264

11.4.1虚拟现实264

11.4.2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构成266

11.4.3虚拟地理环境267

11.4.4虚拟地理环境应用269

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