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写作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写作学
  • 朱伯石,张得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02053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写作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写作与写作学——导论1

第一节 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1

一 写作学的历史与现状1

序 朱伯石1

二 “传统写作学”的成就与局限3

三 “现代写作学”的诞生与发展4

第二节 写作的特殊本质7

一 写作现象的“难解之谜”7

二 写作行为的“三级飞跃”8

三 写作运动的“双重系统”18

一 “三位一体”的研究对象26

第三节 写作学的科学性质26

二 “多项辐合”的透视方法28

三 “纵横交错”的开放系统39

上编 客体论(写作的外部研究)45

第二章 写作的重要工具——语言45

第一节 写作语言的信息符号45

一 写作语言的基本信息符号45

二 写作语言的辅助信息符号46

第二节 写作语言的运动系统49

一 写作语言的“自转运动”49

二 写作语言的“公转运动”50

一 写作语言的运用原则61

第二节 写作语言的运用法则61

二 写作语言的运用方法62

第三章 写作的物化形态——文章75

第一节 文章的灵魂——主旨75

一 主旨的含义和类型75

二 主旨的产生和提炼81

三 主旨的表达及要求88

第二节 文章的血肉——质料91

一 质料的含义及种类91

二 质料的来源和选择93

三 文体对质料的要求101

一 结构的含义和基本形式102

第三节 文章的骨架——结构102

二 结构的基本单位和方式105

三 结构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10

第四章 写作的诉诸对象——读者117

第一节 “读者研究”的内容117

一 读者心理117

二 读者结构126

三 读者背景128

第二节 读写系统132

一 基本模型132

二 反馈效应135

三 读写交流的内驱力136

一 文学欣赏中的想象因素141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要素141

二 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因素147

三 文学欣赏中的理解因素152

中编 主体论(写作的内部研究)160

第五章 主体运动的基础——感受160

第一节 感受的作用160

一 积累写作材料160

二 引发写作冲动164

第二节 感受和感情记忆167

一 感受沉淀感情记忆的过程167

二 感受沉淀感情记忆的条件172

一 培养感受能力的条件177

第三节 感受能力的培养177

二 培养感受能力的基础180

三 培养感受能力的途径182

第六章 写作运动的生命——情感189

第一节 情感与写作189

一 情感是生活的神经元189

二 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191

三 情感是文章的激活素193

第二节 情感的积累和引发196

一 情感的积累196

二 情感的引发198

一 情感传达的意义201

第三节 情感的传达201

二 情感传达的内容204

三 情感传达的要求212

第七章 主体内化世界的运动——思维219

第一节 思维与写作219

一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219

二 思维的间接性与虚拟构想220

三 思维的概括性与科学预见222

第二节 抽象思维与写作224

一 集中224

二 分散227

三 臻美228

第三节 形象思维与写作231

一 表象运动231

二 幻觉显现234

三 意识流动237

第四节 灵感思维与写作240

一 蓄势与专注240

二 机遇与契机242

三 顿悟和创新247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方法举隅249

一 多路出击249

二 综合定势250

四 逆转思路251

三 换元运思251

五 “两面神”式252

六 寻找联系253

七 变形思考253

八 重述层递254

九 过滤选优255

十 经验迁移256

第八章 主体运动的翅膀——想象258

第一节 想象与写作258

一 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258

二 主体的一般想象过程261

一 无意想象263

三 想象的种类263

第二节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263

二 有意想象264

第三节 幻想和联想272

一 幻想与写作272

二 联想与写作274

第九章 主体的定向运动——构思283

第一节 构思的含义283

一 构思的概念283

二 构思的实质286

一 启动期291

第二节 构思的环节291

二 模糊期295

三 明朗期298

第三节 构思的成败300

一 成功的构思及其条件300

二 失败的构思及其原因307

第四节 构思的创新310

一 构思创新的审美意义310

二 构思创新的内容313

三 构思创新的素质318

第一节 审美的原则322

一 真实性322

第十章 写作实践的宏观决策322

下编 总体论(写作的综合研究)322

二 功利性327

三 感染性330

第二节 系统的原则333

一 整体性的观点333

二 联系性的观点335

三 有序性的观点337

四 最佳性的观点338

第三节 辩证的原则341

一 贯通的观点341

二 通变的观点341

三 适度的观点342

第十一章 写作过程的动态考察345

第一节 动机触发345

一 写作动机的发生345

二 写作动机发生的条件350

第二节 双向逆反354

一 不断生成的认识过程354

二 不断反馈的控制过程356

三 双向逆反的基本范畴360

第三节 整合完形364

一 整合完形的特点364

二 整合完形的手段367

第十二章 写作的基本规律371

第一节 化一律371

一 化一律的内容371

二 化一律的体现376

第二节 渐递律379

一 渐递律的内容379

二 渐递律的体现383

第三节 适宜律387

一 适宜律的内容387

二 适宜律的体现392

第一节 谋篇的技巧396

一 彩线穿珠396

第十三章 写作技法及其辩证艺术396

二 伏笔照应398

三 弄引铺垫400

四 穿插交代401

五 误会巧合403

六 拖延吃惊404

第二节 表达的技巧406

一 叙述的技巧406

二 描写的技巧410

三 议论的技巧413

四 说明的技巧415

一 疏与密419

第三节 写作的辩证艺术419

二 曲与直420

三 虚与实421

四 抑与扬422

五 张与驰424

六 少与多425

七 隐与显426

八 动与静428

九 冷与热429

十 哀与乐431

参考书目433

后记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