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学实验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德福主编;王遵琼,牛阳,卢训丛,汪?植,张长城,陈龙全,陈良金,周平,程传国,谭波,谭复成,谭德福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535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学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目的与任务1
一、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1
二、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三、培养创新意识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2
第二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内容2
一、基本知识2
二、基本技能2
三、实验指导2
第三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基本要求3
一、实验前3
二、实验中3
三、实验后3
第四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发展简史4
一、沿革4
二、进展5
一、强化基础7
二、勤于动手7
三、善于思考7
四、忠于真实7
第五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学习方法7
第一节 观察9
一、观察的特点9
第一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基本方法9
第一篇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基本知识9
二、观察的类型10
三、观察的作用和应用11
第二节 实验12
一、实验的特点12
二、实验的类型13
三、实验的作用和应用14
第三节 理论思维15
一、分析与综合16
二、归纳与演绎17
三、假说与验证18
第二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设计思路21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立题21
一、立题过程21
二、选题22
三、假说的建立23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25
一、被试因素25
二、受试对象27
三、观察指标28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30
一、对照原则30
二、随机原则31
三、重复原则32
第四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32
一、完全随机设计32
三、配伍设计35
二、配对设计35
四、拉丁方设计36
五、正交设计37
第五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格式37
一、题目37
七、记录方式和表格38
十、参考文献38
九、附录38
八、统计学处理38
五、实验器材和药品38
六、实验方法和步骤38
四、实验对象38
三、前言38
二、设计者和参与者38
第三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的信息获取40
第一节 医学文献的种类40
一、教科书40
六、期刊41
五、论文全集或选集41
二、专著(专论)41
三、会议文集41
四、进展丛书41
第二节 索引的应用42
一、索引杂志42
一、常用法43
二、分段法43
三、追溯法43
第三节 查阅文献的方法43
二、数据资源系统43
第四节 文献资料的累积44
一、累积文献卡片44
二、撰写文献综述44
第五节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45
一、常用的中医古籍书目45
二、中医图书馆藏情况检索47
三、中医古文献其他检索途径48
二、样本52
一、总体52
第四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52
第一节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中常用的基本概念52
三、参数53
四、统计量53
五、抽样误差53
六、概率53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基本统计方法53
一、常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53
二、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54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基本统计方法55
一、常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55
二、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55
第四节 直线回归和相关56
一、直线回归分析56
二、直线相关分析56
一、基本要求58
第五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论文与实验报告的写作58
第一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论文的写作58
二、一般格式59
三、基本结构60
第二节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报告的写作62
一、一般内容和项目要求62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62
三、实验结果63
四、分析与讨论63
五、结论63
第三节 常用书写规范与格式64
一、文题64
二、署名64
三、摘要65
四、主题词67
五、正文的编排67
六、表格67
七、插图68
八、法定计量单位69
九、数字用法70
十、参考文献71
十一、致谢71
第二篇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基本技能73
第六章 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73
第一节 微循环显微仪73
一、性能与用途73
二、主要技术指标74
三、基本操作75
四、维护与保养76
第二节 脉象仪77
一、性能与用途78
二、主要技术指标78
三、基本操作79
一、性能与用途84
第三节 二导生理记录仪84
二、基本操作86
三、维护与保养88
第四节 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89
一、性能与用途89
二、主要技术指标89
三、基本操作90
四、血样标本准备92
五、维护与保养93
二、主要技术指标95
第五节 分光光度计95
一、性能与用途95
三、基本操作96
四、维护与保养98
第六节 多媒体光电感应人体针灸经络模型100
一、性能与用途100
二、基本操作101
一、按遗传学特征分类103
第七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常用动物的选择103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103
二、按微生物学特征分类10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105
一、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105
二、对人类疾病表达的稳定性106
第三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及特性106
一、小鼠106
二、大鼠107
三、豚鼠108
四、家兔108
第四节 实验动物选择应注意的问题109
一、种属的选择109
二、品系的选择109
三、个体的选择109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方法11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和编号方法111
第八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111
二、注意事项113
三、实验动物的编号方法113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115
一、摄入法给药115
二、注射法给药116
第三节 实验动物体液的采集方法119
一、血液的采集方法119
三、涂布法给药119
二、胆汁的采集方法122
三、尿液的采集方法123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24
一、麻醉药品的分类124
二、常用麻醉药物的选择125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25
四、常用动物麻醉技巧127
一、吸入麻醉法128
第五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128
五、动物麻醉深度的判定128
六、动物麻醉注意事项128
二、二氧化碳吸入法129
三、注射麻醉法129
四、颈椎脱臼法129
五、空气栓塞法129
六、心脏取血法129
七、大量放血法129
八、其他方法129
第九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动物模型与复制131
第一节 实验动物模型与复制的意义131
一、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132
二、增加方法学上的可比性132
第二节 实验动物模型与复制的理论依据132
一、依据中医基础理论133
一、相似性135
第三节 实验动物模型与复制的基本原则135
三、依据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135
二、依据现代医学理论知识135
二、重复性136
三、适用性136
四、直观性、客观性136
五、易行性、经济性136
第四节 实验动物模型与复制的评价137
一、必须与临床诊断依据一致137
二、必须依据于病因137
三、必须以各种症状表现为主要观察点137
四、治疗反证是衡量模型成功与否的标准137
第三篇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指导139
第十章 基础类实验139
实验一 “气能摄血”理论的实验观察139
实验二 “津伤耗气”理论的实验观察141
实验三 “津血同源”理论的实验观察142
实验四 “血遇寒则凝”理论的实验观察143
实验五 “肺主通调水道”理论的实验观察145
实验六 经络分布与循行的实验观察146
实验七 麻黄、麻桂发汗作用的实验观察147
实验八 秦艽祛风湿作用的实验观察148
实验九 天麻熄风止痉作用的实验观察149
实验十 番泻叶泻下作用的实验观察150
实验十一 猪苓利尿作用的实验观察151
实验十二 附子炮制前后毒性变化的实验观察152
实验十三 金铃子散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154
实验十四 茵陈蒿汤利胆作用的实验观察155
实验十五 酸枣仁汤镇静作用的实验观察157
实验十六 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实验观察158
实验十七 汗、清、下法退热作用的实验观察159
第十一章 综合类实验162
实验一 爪甲甲襞微循环的实验观察162
实验二 舌苔脱落细胞的实验观察165
实验三 脉图采样与处理168
实验四 甘草与甘遂配伍对肝药酶的影响169
实验五 湿邪致病与自由基损伤关系的实验观察172
实验六 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173
实验七 失笑散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观察174
实验八 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作用的实验观察176
实验九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作用的实验观察177
实验十 参麦注射液升压作用的实验观察179
实验十一 四逆汤回阳救逆作用的实验观察180
实验十二 逍遥散疏肝解郁作用的实验观察182
实验十三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作用的实验观察185
实验十四 脾气虚证与胰腺外分泌关系的实验观察187
实验十五 脾阳虚证动物肠系膜微循环的实验观察188
实验十六 人参对虚证动物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190
实验十七 虚寒证动物环核苷酸水平变化的实验观察193
实验十八 阴虚、阳虚证动物环核苷酸水平变化的实验观察194
第十二章 设计类实验198
第一节 设计类实验的程序、范围及要求198
一、基本程序198
例一 黄芪补气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200
第二节 设计类实验举例200
二、选题范围200
三、基本要求200
例二 类风湿液温阳通络功效的实验观察201
附表203
附表一 小鼠常用正常生理生化数据表203
附表二 大鼠常用正常生理生化数据表203
附表三 豚鼠常用正常生理生化数据表204
附表四 兔常用正常生理生化数据表204
附表五 动物的血液温度、粘稠度、比值及相对密度表205
附表六 实验动物体表面积表205
附表七 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206
附表八 常用实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容量表206
附表九 常用实验动物重要脏器重量表207
主要参考文献208
汉英名词对照索引209
英汉名词对照索引218
热门推荐
- 2064177.html
- 2411865.html
- 308672.html
- 853847.html
- 2570398.html
- 3901147.html
- 1984863.html
- 3872636.html
- 2572459.html
- 2531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6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6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2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0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2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