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构造解析 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文璞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0946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学校 学科: 教材) 地质构造-区域地质(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学校 学科: 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构造解析 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 论1
第一部分 区域构造分析的方法学原理6
第一章岩相迁移和地层的穿时性6
岩相分析6
古地理再造10
相的迁移16
穿时普遍性原理与地层对比20
第二章拗陷与抬升的动力学23
经典厚度法的基本原理23
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拗陷曲线25
构造运动面分析28
上升运动的时间和幅度31
构造旋回和褶皱幕33
第三章地史期间的水平运动37
露头规模应变量的估算37
走向滑移运动和构造逸脱38
(一)走滑断层的调节和转换性质39
(二)走滑断层位移量的估算和形变历史的恢复40
(三)地块滑移43
(四)拉分盆地43
倾向滑移运动——逆冲和推覆构造46
(一)机制46
(二)类型47
(三)冲断顺序50
(四)前陆盆地52
倾向滑移运动——正断层和其他伸展构造54
(一)正断层及其位移效应54
(二)变质核杂岩和低角度拆离系56
(三)褶叠层59
(四)断陷盆地59
识别古平移运动的其他形迹60
(一)形态与结构62
第四章沉积组合与地球动力学环境62
被动大陆边缘62
(二)演化65
(三)古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66
活动大陆边缘68
(一)形态与结构68
(二)混杂堆积72
(三)复理石76
(四)磨拉石82
板块内部沉积组合84
第五章岩浆活动的构造信息86
岩浆熔融幕与构造事件86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类型88
蛇绿岩系94
花岗岩系100
区域变质相109
第六章造山带的变形和变质作用109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压力类型与双变质带113
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压力-温度-时间轨迹118
区域变质作用与造山形变121
第二部分 全球块板构造理论及其在大陆地质研究中的应用126
第七章经典地槽-地台学说的回顾和评述126
地槽及其演化127
地台及其演化129
地槽与地台的相互作用131
评 述132
第八章活动论思路的发展和七十年代的板块构造理论136
先驱者们的足迹136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运动学和边界类型140
(一)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和边界类型140
(二)板块的运动142
(三)大洋演化145
板块构造理论的近期发展146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其效应151
第九章大陆碰撞构造151
碰撞变形和大陆碰撞带的结构158
化石碰撞带的识别162
第三部分 中国区域构造及其演化概况168
第十章中国区域构造轮廓168
现代形迹和组成的不均一性168
(一)全国地势基本特征168
(二)地球物理场170
全球构造背景和阶段变化174
全国构造区划176
第十一章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180
华北地台180
(一)地球早期历史与华北陆块基底岩系180
(二)华北地台的盖层演化阶段190
(三)归纳193
塔里木地台195
第十二章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和南海-印支地台201
扬子地台201
(一)地台基底202
(二)地台盖层演化阶段205
华南褶皱系208
南海-印支地台和华夏古陆问题211
华南地台晚古生代的裂陷作用213
归纳217
第十三章古蒙古洋——天山-兴蒙褶皱系222
额尔古纳褶皱带223
阿尔泰褶皱带224
斋桑-额尔齐斯褶皱带和准噶尔地块226
天山褶皱带229
兴安岭褶皱带和布列亚-佳木斯地块233
内蒙褶皱带236
归纳239
秦岭-大别褶皱带242
第十四章古西域洋——秦祁昆仑褶皱系242
(一)华北地台南部大陆边缘243
(二)杨子地台北部大陆边缘245
(三)对接带246
(四)中间地块246
祁连山褶皱带250
柴达木地块254
(一)东昆仑段257
昆仑褶皱带257
(二)西昆仑段258
归纳259
第十五章特提斯洋——滇藏褶皱系262
巴颜喀拉褶皱带和右江褶皱带263
(一)巴颜喀拉褶皱带263
(二)右江褶皱带264
羌塘、昌都和保山陆块265
拉萨-腾冲陆块268
印度地台北部陆缘和雅鲁藏布缝合带270
归纳274
第十六章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演化279
乌苏里褶皱带280
台湾褶皱带283
(一)地质记录284
(二)板块构造和演化286
亚洲大陆边缘火山-深成岩带和板内构造变形288
(一)大陆边缘火山-深成岩带289
(二)弧后裂陷盆地290
(三)大陆内部的薄皮拆离构造291
我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和陆内裂陷盆地295
(一)渤海-华北盆地296
(二)南黄海-苏北盆地297
(三)东海盆地298
(四)南海盆地300
归纳302
第十七章中国区域构造特征305
热门推荐
- 811568.html
- 3099610.html
- 1389032.html
- 2946210.html
- 738743.html
- 1567348.html
- 3630886.html
- 1645936.html
- 3382041.html
- 1216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7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3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