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欺诈及预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欺诈及预防
  • 白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175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欺诈及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金融诈骗1

第一节 金融诈骗的骗局1

一、骗局中的角色3

二、骗局的载体5

三、被骗要因6

四、骗局的标的7

五、骗局要素与犯罪构成7

第二节 刑法中的金融诈骗9

一、骗取无形标的也是诈骗9

二、金融诈骗的表现形式10

三、两种性质的内外勾结及法人诈骗问题11

四、行骗可能出自间接故意吗14

五、诈骗数额与诈骗罪的刑事责任17

六、骗局的交织和牵连19

第二章 各类金融骗局解析20

第一节 信用证诈骗20

一、犯罪学家看融资活动中的信用证20

二、申请人诈骗21

三、申请人伙同开证行诈骗22

五、申请人伙同受益人诈骗23

四、受益人诈骗23

六、假冒信用证诈骗24

七、“软条款”信用证诈骗27

八、伪造单据的信用证诈骗28

九、信用证诈骗的标的29

十、信用证诈骗的被害要因30

十一、信用证诈骗的业务预防30

十二、信用证诈骗的刑法问题33

第二节 贷款诈骗34

二、行为人的特征35

一、两种意义上的贷款诈骗35

三、行为人的主观心态36

四、骗局载体的利用37

五、骗局的被害要因38

六、骗局的标的39

七、贷款诈骗与民事借贷纠纷的界限40

第三节 票据诈骗41

一、犯罪学家看融资活动中的票据41

二、伪造票据43

三、变造票据44

五、空头支票45

四、盗窃票据45

六、骗取票据47

七、假票的制造与识别48

第四节 引资诈骗49

一、典型的引资诈骗49

二、引资诈骗的标的和后果50

三、引资诈骗的识别特征50

第五节 其他金融诈骗51

一、恶意透支51

三、保函诈骗54

二、虚构存款54

四、收款结算诈骗56

五、民间金融诈骗57

六、证券诈骗58

七、保险诈骗59

第三章 金融诈骗的识别、解释与对策61

第一节 伪造文件、印章的特征与识别61

一、伪造文件的特征与识别61

二、伪造印章印文的特征与识别62

第二节 金融诈骗的成因与风险防范66

一、竞争文化的消极产物66

二、文化接轨69

三、金融诈骗的被害分析71

四、多方位被害预防73

第四章 银行业中的贪污犯罪75

第一节 银行业中的贪污犯罪与刑法75

一、一个故事、一串法律75

二、贪污罪与银行业中的贪污76

三、“公共财产”的特定含义77

四、被害人的范围78

五、从客体区分银行业中的贪污与挪用79

六、“体面”的盗窃与欺诈80

七、谁能贪污83

八、主观心态的外化85

九、贪污数额与刑事责任86

第二节 银行业务与贪污行为92

一、利用结算业务中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93

二、利用现金、国库、金银管理业务中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96

三、利用储蓄业务中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100

四、利用信贷业务中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101

五、从掩盖罪行的手段识别贪污与挪用102

第三节 贪污罪的罪名与罪状106

一、罪名、罪状的立法学要求107

二、我国刑法中贪污罪的罪名和罪状108

三、国外刑法中贪污罪的罪名、罪状109

四、立法建议112

第五章 银行业中的挪用公款犯罪117

第一节 银行业中的挪用公款罪与刑法117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117

二、借鸡下蛋,谁是被害119

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120

四、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122

五、挪用公款逾期不还122

六、来自实践的提问124

七、白领为“挪”,蓝领为“盗”132

九、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134

八、挪用心理134

第二节 认定银行员工挪用公款犯罪的事实依据135

一、问题的提出135

二、信贷业务中挪用公款罪的认定137

三、结算和收储业务中挪用公款罪的认定144

四、连续挪用行为的性质和法律适用148

第六章 银行系统中贪污挪用的原因及预防155

第一节 资格最老的贪污行为就是银行业中的贪污155

第二节 “不同联系”与有章不循157

一、萨瑟兰的不同联系论157

二、用不同联系论解释白领犯罪159

三、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贪污挪用161

四、有章不循是犯罪习得的课堂163

五、“割断联系”与贪污挪用的预防168

第三节 其他因素与防范171

一、赌博与贪污挪用犯罪171

二、利益冲突与贪污挪用犯罪171

三、贿赂交易与贪污挪用犯罪173

第七章 银行业中的贿赂犯罪175

第一节 行贿目标与权力租赁175

一、受贿人的几种面孔176

第二节 贿赂现象面面观176

二、买方受贿、卖方受贿178

三、财物贿赂、权益贿赂、无形利益贿赂179

四、“暗扣”、“暗佣”179

五、贿赂交易中的收付关系181

第三节 受贿罪认定中的两个问题183

一、“利用职务之便”的认定183

二、贪赃枉法、没枉法、不枉法187

第四节 银行业中的贿赂关系190

一、影响银行业中贿赂关系成立的主要因素190

二、银行业务环节与贿赂关系191

三、这些行为是不是受贿194

第五节 受贿罪的刑事责任200

第六节 贿赂行为的暗数及其测量202

一、犯罪暗数202

二、影响银行业中贿赂犯罪暗数大小的若干因素203

三、犯罪暗数的测量206

第七节 受贿犯罪的法律预防208

第八章 行业特点与罪数211

第一节 罪数问题的本质211

第二节 数罪及其刑事责任213

一、数罪标准213

二、银行业犯罪中的同种数罪214

三、同种数罪的处罚和数额计算215

四、银行业犯罪中的异种数罪216

五、数罪并罚219

第三节 一行为一罪的罪数问题222

一、银行业犯罪中的想象竞合关系222

二、银行业犯罪中的法规竞合关系223

三、银行业犯罪中的结果加重关系226

第四节 数行为一罪的罪数问题229

一、银行业犯罪中的牵连关系229

二、银行业犯罪中的连续关系和集合关系232

第一节 刑法的特别之处235

第九章 刑法与金融犯罪235

一、犯罪的法定特征237

第二节 刑法的犯罪论237

二、罪的成立240

第三节 刑罚体系243

第四节 刑法分则中的金融犯罪245

一、金融犯罪的罪名、罪状245

二、金融犯罪的法律特征251

第十章 金融犯罪学253

第一节 犯罪学简介253

一、金融犯罪的类型学分析256

第二节 金融犯罪的还原256

二、透视金融犯罪258

第三节 金融犯罪原因概说261

一、古典犯罪学新解262

二、金融犯罪的心理学解释265

第四节 预防金融犯罪的保障条件271

一、强化被害意识,减少自身被害性272

二、以经济手段对付经济行骗274

三、关于银行法的罚则277

附录: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