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
  • 王一川著(北京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5774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回到现代性的地面1

上篇 现代性体验的发生4

第一章 体验与文化现代性问题4

一、中国人的现代性体验4

二、现代化、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9

三、现代性地面的遗忘21

四、回到现代性的地面:体验27

五、中国人的地位与现代性体验29

六、现代性辩证法31

七、现代性三要素33

八、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时间37

第二章 现代性体验的发生40

一、古典性体验问题40

二、古典性体验的含义和特征42

三、从古典性体验到现代性体验52

四、现代性体验的含义和特征58

五、现代性体验的基调--怨羡情结68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性体验--李宝嘉《文明小史》中的“新文明”82

一、李宝嘉与《文明小史》82

中篇 生活世界与现代性体验82

二、《芜湖日报》事件与大众传播奇迹86

三、洋磁碗与永顺乱子98

四、体验“新文明”107

五、晚清中国形象125

六、日常生活的现代性体验129

第四章 全球性境遇中的现代性体验--王韬的“创局”与“地球合一”说133

一、全球性与现代性震惊134

二、全球性境遇中的个人139

三、体验全球性的先行者150

四、中国的现代性机遇:“创局”160

五、中国的全球性理论:“地球合一”165

六、全球化与“强中国”方略175

下篇 现代性体验类型190

第五章 惊羡体验与西方形象--王韬眼中的西方190

一、观照西方的先驱190

二、王韬的惊羡与西方形象193

三、西方城市形象195

四、西方器物形象201

五、西方自然形象209

六、西方艺术形象214

七、西画与西方写实美学220

八、中西联姻与现代性文化想象235

九、三角恋爱模式及其重复242

十、颠倒的中西联姻模式246

十一、一男多女模式、个人欲望和文化乌托邦250

十二、“奇境幻遇”与“意奇”256

十三、惊羡体验及其特征260

第六章 感愤体验与现实中国形象--黄遵宪眼中的中国261

一、从王韬到黄遵宪261

二、诗语革新与写人纪事267

三、感愤体验与中国形象276

四、“望月”与中国的全球性境遇281

五、《今别离》及其现代性意义290

六、中国形象崛起于中国的衰败时刻301

第七章 回瞥体验与古典中国形象--刘鹗的传统记忆303

一、刘鹗及其《老残游记》303

二、关于《老残游记》306

三、双重冲动与语境断裂带316

四、现实中国的衰败与拯救寓言322

五、中国古典乐境与文化认同328

六、名泉隐匿与古典悲叹342

七、桃花山仙境与现代乌托邦想象345

八、雪月交辉与景情诗合一355

第八章 断零体验与中国人形象--《断鸿零雁记》中的现代性个人362

一、民初“大恐惧”与个人断零体验362

二、苏曼殊与《断鸿零雁记》365

三、徘徊在三重门间366

四、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与跨界乡愁369

五、大海形象与异国情调373

六、异国玉人、奇异与同一379

七、三郎与中国现代性个人形象386

结语 从现代性体验看现代文学389

一、中国现代文学新视野389

二、现代文学的中心文类--小说391

三、现代文学的主导媒介--大众传播393

四、现代文学的独特形象系统--典型和意境395

五、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399

主要参考文献400

后记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