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丽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502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形势和挑战1
第一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1
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1
1.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2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3
二、综合国力竞争5
1.综合国力的概念与衡量指标体系6
3.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竞争8
2.综合国力的全球竞争8
4.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9
第二节 生态环境面临挑战11
一、全球生态环境正在恶化11
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11
2.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
二、几个主要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14
1.臭氧层损耗14
2.全球变暖15
3.生物多样性锐减17
1.环境污染18
三、我国生态环境令人忧虑18
2.生态破坏19
3.资源相对短缺20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1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21
1.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21
2.原始性创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22
3.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国际化、全球化23
4.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趋向一体化23
2.科学技术的超前作用25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5
1.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25
3.科学技术的驱动作用26
4.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26
三、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26
1.科学的社会化26
2.社会的科学化27
四、科技发展与国家目标28
1.科技发展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28
五、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9
2.我国现代化取决于科技发展29
1.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30
2.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31
3.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差距32
第二章 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5
第一节 科学革命和现代文明35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科学革命36
二、18世纪的技术机械化和人类理性化38
三、19世纪的科学理论化和技术科学化40
四、20世纪的“大科学”和“高技术”43
第二节 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就45
一、科学的基础理论46
1.量子论和相对论46
2.信息论53
3.基因论57
4.结构论62
二、认识自然的科学模型64
1.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65
2.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69
3.地壳运动的板块模型73
4.核酸结构的双螺旋模型77
5.认知活动的图录计算模型80
第三节 21世纪科学展望83
一、自然系统的研究84
1.地球系统85
2.日地系统88
3.人地系统90
二、理论的综合与统一92
1.局域性与全域性的统一93
2.遗传与进化的统一96
3.精神与物质的统一98
1.宇宙起源101
三、永恒的科学难题101
2.生命起源102
3.智力起源104
第三章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进步109
第一节 技术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109
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110
二、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111
1.电力技术革命111
2.产业电气化革命112
1.信息技术革命113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113
2.全自动化产业革命114
第二节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进步115
一、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115
1.传统生物技术116
2.现代生物技术117
3.人类基因组计划122
4.DNA芯片124
5.生物信息学126
6.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27
二、现代农业技术128
1.农业科学化129
2.农业机械化129
3.作物良种选育129
4.农作物基因工程131
5.家畜良种培育132
6.新温室技术132
7.工厂化的农业和养殖业133
8.可持续农业134
1.海洋水产135
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135
2.海洋油气开发136
3.海底采矿137
4.海水淡化137
5.海洋能开发138
6.海上旅游139
7.海洋面临的挑战139
四、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140
1.当代机械制造的特点141
3.敏捷化革命142
2.工作母机的新进展142
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44
5.纳米加工技术146
五、现代交通运输技术147
1.铁路运输148
2.公路运输150
3.水上运输152
4.航空运输153
六、航空航天技术155
1.当代航空技术155
2.人造卫星157
3.载人航天159
4.航天技术的未来163
七、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165
1.微电子技术166
2.计算机和软件168
3.电话通信172
4.光通信175
5.网络技术180
1.激光引发科学观念转变185
八、激光技术185
2.激光推动高新技术发展186
3.激光导致重大科学发现189
九、环境保护技术191
1.环境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191
2.环境保护技术的价值观192
3.环境保护新领域:生物安全195
4.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196
十、能源技术199
1.能源概述199
2.洁净煤技术202
3.水电203
4.可再生能源技术203
5.核电和核聚变能207
十一、材料技术举例210
1.半导体材料210
2.光电子材料212
3.导电高分子215
十二、蓬勃发展的纳米技术217
1.什么是纳米技术217
2.纳米技术的主要内容218
3.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220
4.纳米研究的国际竞争222
第三节 工业研究实验的重要作用224
一、工业研究实验的重要性224
1.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地225
2.企业人才汇集的中心225
3.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225
4.应用科技研究的有效组织形式226
5.企业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基地226
二、美国工业研究实验方针的演变227
6.高效和安全的投资227
1.专利数229
三、工业研究实验与美国经济的发展229
2.工业研究实验室数230
3.研发费用231
第四章 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展科技的实践234
第一节 提升决策层次 突出技术创新234
一、提升科技发展的决策层次234
1.提高对科技发展的认识234
2.建立高层决策机制235
1.依靠科技发展经济237
二、突出技术创新237
2.推进技术创新238
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40
4.通常做法241
第二节 明确战略 制定规划245
一、确定科技发展战略245
二、制定科技规划和计划247
1.科技规划的重要性247
2.制定规划的基本要点248
三、发展科技园区250
1.科技园区主要类型251
2.科技园区发展态势252
第三节 增加投入 营造环境254
一、努力增加科技经费254
1.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概况255
2.竞相增加研究开发经费259
3.促进产业界对研究开发投资260
二、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261
1.什么是有利的环境261
2.营造有利环境的一些做法262
第四节 重视教育培训 保护知识产权264
一、重视教育培训264
1.高素质劳动大军的主要构成265
2.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竞争271
3.人才争夺战空前激烈275
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276
1.现代知识产权的范围276
2.当今知识产权的走势277
1.科学与工程教育经费增加279
一、科技全球化加速发展279
第五节 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279
2.科技人才全球流动280
3.科学出版物日益具有国际特征280
4.企业发展国际联盟281
5.专利活动的全球性281
6.高技术产品贸易增加281
二、工业研究开发的全球化282
1.发展趋势282
2.跨国公司的全球研究开发282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285
第五章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85
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85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内涵287
1.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87
2.贯彻“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287
3.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287
4.科技教育和经济结合288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288
1.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288
2.治国兴邦的重要方略289
3.推进两大根本性转变的保障290
4.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290
四、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任务291
五、我国近年科教兴国的新进展292
第二节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293
一、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294
1.科技体制改革294
2.教育体制改革296
1.科技投入297
二、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297
2.教育投入298
三、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298
1.培养科技英才298
2.推进素质教育299
3.构建教育“立交桥”299
4.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300
四、营造有利技术创新的环境302
1.实行财税扶持政策302
2.实行金融扶持政策302
4.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303
3.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303
5.支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04
6.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4
7.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305
8.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305
五、建立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305
1.指导思想305
3.总体目标306
4.重点任务306
2.基本原则306
5.主要措施307
六、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教工作的领导30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308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308
1.古代的永续利用思想308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309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309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实质310
四、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11
4.必须转变观念311
2.走绿色发展道路311
3.形成良性循环311
1.核心是发展311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312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展313
第四节 实现两个战略的强大思想武器315
一、关于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315
二、关于创新和人才316
三、关于跨越式发展和科技工作317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318
第六章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科技素质320
第一节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方法320
一、弘扬科学精神320
1.什么是科学精神321
2.努力弘扬科学精神322
二、倡导科学方法327
1.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327
2.科学方法应用举例329
第二节 增强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330
1.信息的重要作用331
一、开发信息的能力331
2.信息收集的要求和方法332
二、创新的能力334
1.创新至关重要334
2.培养创造性思维335
三、科学管理的能力337
1.“麦先生”亦兴国之道337
2.科学管理的实质338
3.管理创新338
1.决策的由来339
第三节 提高决策水平 推进决策科学化339
一、决策的由来和特点339
2.决策的特点341
二、常用的决策原则341
1.“满意准则”341
2.共同标准342
3.“两分法”观点342
4.正反参照343
3.承担责任和风险344
2.树立全局观念344
三、提高决策者素质344
1.以身作则344
4.在实践中学习345
5.把握机遇345
四、掌握科学决策方法345
1.按照科学的程序决策345
2.提高决策思维能力347
3.掌握决策技术348
五、健全决策机制349
1.决策机构350
3.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351
2.决策支持系统351
六、推进决策科学化353
1.什么是软科学研究353
2.要重视软科学研究354
3.软科学研究的新任务354
第四节 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355
一、发展是硬道理355
二、“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356
三、把“三个代表”思想贯穿科技工作具体实践358
《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主要参考书目363
后记366
热门推荐
- 1408564.html
- 3109196.html
- 3325082.html
- 312186.html
- 591459.html
- 1204166.html
- 297336.html
- 1342959.html
- 1225824.html
- 1904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5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7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1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7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