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用地土壤培肥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菁主编;陈弁,赵辉,陈斌编委;林新坚,李清华,罗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5378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土壤肥力-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用地土壤培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壤培肥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1
第一节 土壤培肥研究现状1
第二节 土壤培肥存在问题与研究任务2
一、土壤培肥存在的主要问题2
二、土壤培肥研究任务4
第二章 土壤肥力特征7
第一节 自然条件概况7
一、地形地貌7
二、成土母质8
三、气候9
第二节 主要地带性土壤肥力特征10
一、赤红壤11
二、红壤12
三、黄壤13
第三节 主要农用地土壤肥力特征14
一、水稻土14
二、菜同土17
三、茶园土19
四、果园土21
五、林地土22
第三章 绿肥利用与土壤培肥25
第一节 紫云英栽培和培肥25
一、紫云英品种及特性25
二、紫云英田间栽培技术30
三、紫云英翻埋还田技术与培肥33
第二节 红萍养殖和培肥36
一、红萍品种及特性36
二、红萍田间养殖技术38
三、红萍综合利用技术39
四、红萍施用技术与培肥41
第三节 山地绿肥生产和培肥44
一、山地绿肥品种及特性44
二、山地绿肥施用技术50
三、山地绿肥培肥效果52
第四章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56
第一节 秸秆资源与利用技术56
一、主要作物秸秆资源概况56
二、作物秸秆还田技术57
第二节 畜禽粪便资源与利用技术60
一、畜禽粪便资源概况60
二、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61
三、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培肥65
第三节 菌渣资源与利用技术70
一、菌渣资源概况70
二、菌渣资源化技术71
三、菌渣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培肥72
第四节 麸酸有机废水资源与利用技术73
一、麸酸有机废水资源概况73
二、麸酸有机废水资源化技术73
三、麸酸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培肥75
第五节 沼渣(液)资源与利用技术77
一、沼渣(液)资源概况77
二、沼渣(液)施用技术与培肥78
第五章 耕作制度与土壤培肥82
第一节 轮作与土壤培肥82
一、水稻-烤烟轮作83
二、水稻-油菜轮作85
三、水稻-蚕豆轮作87
第二节 套(间)种与土壤培肥88
一、花生-甘薯套种88
二、葡萄-蔬菜套种90
第六章 平衡施肥与土壤培肥92
第一节 福建化肥生产与使用概况92
一、化肥生产92
二、化肥使用94
三、施肥技术97
四、化肥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99
第二节 水稻施肥指标100
一、水稻土速效氮磷钾养分指标101
二、稻田肥力水平分级指标及其区域施肥决策102
三、水稻施肥技术103
第三节 主要旱作施肥指标103
一、空白区产量对氮磷钾最佳施肥区产量的影响106
二、甘薯施肥指标体系108
三、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110
四、花生施肥指标体系112
第七章 耕地土壤培肥116
第一节 中低产田土壤改良与培肥116
一、冷浸田改良与培肥116
二、沙漏田改良与培肥119
三、黄泥田改良与培肥120
第二节 菜园土壤培肥121
一、新垦菜园土培育技术122
二、老菜园土培肥技术124
第八章 茶园、果园与林地土壤培肥126
第一节 茶园土壤培肥126
一、茶园土壤障碍因子126
二、茶园土壤改良与培肥127
三、茶园合理施肥与培肥128
四、茶园套种绿肥与培肥129
第二节 果园土壤培肥136
一、果园土壤障碍因子136
二、果园土壤改良与培肥137
三、果园合理施肥与培肥138
四、果园套种绿肥与培肥140
第三节 林地土壤培肥143
一、林地土壤障碍因子143
二、林地合理施肥与培肥144
三、林地优化群落与培肥146
第九章 水土保持与土壤培肥149
第一节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149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措施152
一、稻草覆盖152
二、合理种植152
第三节 田间工程与生物技术153
一、田间工程措施153
二、生物技术措施153
附录156
一、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性分级指标156
二、茶园土壤培肥实用简表157
三、适宜红壤果园种植的牧草及其特性160
热门推荐
- 2700646.html
- 1074956.html
- 277278.html
- 2168212.html
- 2692273.html
- 3750519.html
- 3410583.html
- 723602.html
- 3071940.html
- 2808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0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1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0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3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