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延政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0262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代序) 冯秉智1
第一编绪 论1
笫一章 人类社会与政治3
第一节国家的产生:公共权力的建立及其3
政治性质3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力3
二阶级分化和国家的产生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237
三公共权力的建立及其政治性质7
一国家的本质10
第二节国家的两个方面:国家本质和国家10
形式10
二国家的形式24
三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辩证关系31
第三节人类政治社会的结构:经济基础及其34
政治的思想的上层建筑34
一人类政治社会的经济基础34
三研究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方法35
二人类政治社会的上层建筑36
三政治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8
一国家消亡的必然性41
第四节国家的消亡: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41
二国家消亡的辩证过程43
第一节政治的概念:众说纷纭与科学的解释46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46
笫二章 政治与政治学46
二“政治”概念的科学含义48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理论基础51
第二节政治学:古老学科的悠久历史54
政治学在西方的发展54
二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55
三政治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58
其特征60
一政治是一门科学60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政治关系及60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社会61
政治关系61
三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63
革命变革6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6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学65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学说史上的6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主要内容67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科学传统69
第二节社会主义政治学:政治学中的一个72
新部门72
一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73
二社会主义政治学的主要内容75
三社会主义政治学是一个独立的部门76
一 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一个重要组成78
部分78
第三节学好政治学:带有“补课”性质的任务78
二研究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意义83
第二编社会主义政治美系87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建立89
第一节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89
政治关系的第一步89
一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营的规律89
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道路92
三无产阶级新型国家的建立95
第二节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96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必由之路96
一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96
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98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的伟大变革101
经济基础102
第三节公有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102
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102
二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104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特点105
笫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109
第一节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本质:仍然是109
阶级统治109
一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109
二阶级斗争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113
三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周内长期存在116
第二节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主题:正确处理119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19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119
二人民内部矛盾中的对抗和非对抗121
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法的多样性123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的改革:自我完善124
和发展的过程124
一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改革的根源125
二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127
三 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时期政治关系完善的道路129
第三编人民统治权的占有和实施13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137
第一节民主与专政:国家本质的两个方面137
一 民主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关系137
二专政是直接凭借暴力的阶级统治138
三 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139
第二节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社会主义国家145
全新的本质…………………………………145
一新型民主的国家………………………………………(???二新型专政的国家145
三特殊的、过渡性质的国家147
主义的国家制度150
第三节人民民主专政: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150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发展151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52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15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形武157
第一节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唯一可取的157
治理形式157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形式只能是民主共和制157
二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的基本特点160
三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形式的多样性164
第二节结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新特点170
一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171
二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173
三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国商制”174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176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制: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176
治理形式17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77
三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78
的中心环节178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179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人类政治思想史179
上的最高成果179
一 “民主”概念的含义179
二民主的历史地位184
三无产阶级在民主问题上的任务187
第二节民主制度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189
政治规律189
一 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189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规律194
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规律的作用197
一民主建设是个过程201
政治建设的一大特点201
第三节民主建设是个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1
二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204
三人民当家作主与共产党的领导20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212
第一节法制:民主政治的产物和保障212
一法制的概念212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18
第二节立法制度: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意志226
上升为法律22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226
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22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原则228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程序232
第三节 司法制度:严格保障依法办事232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232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原则233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审判制度和法律监督制度235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本质上高于资产237
阶级国家的“三权分立”237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237
二决定国家机构的因素238
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240
第二节国家权力机关: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42
的代表会议242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242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244
三与资产阶级国家议会的区别245
第三节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50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251
二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253
三与资产阶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别255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审判机关258
第四节司法机关: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25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检察机关260
三与资产阶级国家司法机关的区别261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263
第五节国家元首: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264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264
二元首制的分类265
三中国的国家元首制度266
第一节阶级统治职能:保证对敌专政,保证269
人民民主269
一社会主义国家专政职能的本质269
二专政职能必须依法行使270
三保障人民民主是阶级统治职能的重要方面273
第二节管理经济的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独有274
的职能274
职能275
一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275
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277
三正确发挥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278
第三节建设精神文明的职能:社会主义国家281
职能的新特点281
一 高度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8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284
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方针286
第四编政治力量29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293
第一节人民: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力量293
一人民的概念293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295
三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伟大作用301
问题303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303
第二节公民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303
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的性质306
三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309
第三节群众组织: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力量311
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思想311
二群众组织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14
三群众组织与国家的民主化317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321
第一节共产党:社会主义政治的领导力量321
一政治学关于政党的基本理论321
二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327
三改善党的领导334
二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338
第二节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338
的三项基本要求338
一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338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44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349
笫三节 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357
组成部分357
一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党制度评介357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362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36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373
第一节民族和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373
仍然存在373
一民族和民族问题374
二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377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379
第二节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国家384
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384
二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88
三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联邦制390
问题392
一 宗教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392
第三节宗教问题: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特殊392
三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宗教的工作405
第五编对外关系409
第十五章 当代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411
第一节两极化到多极化:战后世界政治关系411
基本格局的变化411
一战后初期“两极世界”的形成412
二“三个世界”的划分414
三“东西南北”关系的确立417
一“东西”关系是维护世界和平问题419
第二节“东西南北”:当今世界的全球性战略419
问题419
二“南北”关系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问题421
三“东西南北”新格局的特点423
第三节国际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政治424
中的作用424
一国际社会425
二当代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431
三社会主义与对外开放437
笫十六章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政策439
第一节对外政策的基础: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439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经济基础440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政治基础441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442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有中国特色的443
社会主义对外政策443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443
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足点445
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448
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884
热门推荐
- 2377277.html
- 1319227.html
- 2368305.html
- 2525688.html
- 2391745.html
- 2523438.html
- 3014669.html
- 1855562.html
- 753794.html
- 2093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8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6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7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