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报业通史 第1卷 1899-1978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辽宁报业通史 第1卷 1899-1978 上
  • 辽宁报业通史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868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宁报业通史 第1卷 1899-1978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清末民初到八一五光复25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辽宁报业25

第一节 外报创始抢滩辽宁报业27

第二节 官报发轫控制舆论导向44

第三节 社会转型引发民报勃兴53

第二章 民国初年及张氏父子主政时期的辽宁报业63

第一节 赵尔巽等清廷遗老遗少对进步报刊的“围剿”65

第二节 在短暂勃兴中历经磨难的民报69

第三节 官报——衰而不退的报业主角76

第四节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秘密报纸89

第五节 势头强劲的中文外报95

第六节 新闻团体与报人活动110

第三章 沦陷时期的辽宁报业116

第一节 沦陷初期的日伪新闻管制118

第二节 沦陷中期的两次新闻整顿128

第三节 强化新闻整顿将报业推向末路137

第四节 抗联报纸与爱国报人的抗争141

第二编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163

第一章 解放区报业的创建与发展(1945年9月—1946年6月之前)163

第一节 东北大区报——《东北日报》的创建164

第二节 《安东日报》的创办170

第三节 辽宁中西部地区创办的报纸178

第二章 辽宁中共报业的迁移收缩184

第一节 《东北日报》的随军四次大转移184

第二节 辽东地区报纸的随军大转移189

第三节 辽宁中西部地区中共报纸的随军大转移193

第四节 《文化导报》等国统区中共报纸的顽强抗争197

第五节 《东北公报》的曲线抗争200

第三章 中共战略大反攻后辽宁地区新闻报业渐趋繁荣203

第一节 《东北日报》的大发展204

第二节 《安东日报》的恢复与发展222

第三节 解放锦州炮火中诞生的第一份报纸——《人民报》225

第四节 中共辽南省分委机关报《辽南日报》226

第五节 军报在辽宁解放区报业中异军突起228

第六节 工会主办的工人报239

第七节 县乡及农会创办的报纸240

第四章 苏军军管期间大连地区中共创办的报纸242

第一节 中共大连市民主政府机关报《新生时报》243

第二节 《人民呼声》与《大连日报》247

第三节 中苏合办全面介绍苏联的《实话报》250

第四节 隐蔽的中共旅顺市委机关报《民众报》256

第五节 旅大地区统一的合法政府关东公署机关报《关东日报》258

第六节 金县县委机关报——《农民报》261

第七节 《建新》报262

第八节 苏联红军对大连地区新闻报业的管制264

第五章 中共在辽宁地区所办报纸的鲜明特征269

第一节 突出报纸的党性和政治倾向性269

第二节 突出报纸的阶级性,做人民的“喉舌”275

第三节 辽宁解放区报纸的版面特点283

第四节 反对“客里空”运动和纠正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宣传287

第五节 辽宁地区我党报业的组织结构与人才培养295

第六节 我党报纸的发行300

第六章 从鼎盛到消亡——国民党在辽宁地区的报业302

第一节 国民党三大嫡系军政报纸在沈阳的相继创刊、合流与消亡304

第二节 国民党的党、政、军等各路报纸方生方灭329

第三节 辽宁地区国民党报纸的办报特点348

第四节 国民党对舆论的钳制355

第五节 广告发行及印刷358

第七章 民营报纸、汉奸办报及报人地位366

第一节 民营报业的惨淡经营366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汉奸办报369

第三节 报人的社会地位370

第四节 辽宁地区的报界联合组织371

第三编 东北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1948年11月至1954年8月)381

第一章 辽西、辽东省时期的辽宁地区报业381

第一节 《东北日报》迁址沈阳统领大区党报382

第二节 《辽西日报》和《辽东大众》报创刊389

第三节 各市地纷纷创办党报,劳动者成新报纸主角398

第四节 军报、专业报、企业报的创刊407

第五节 各级党报加强一元化领导,严守宣传纪律426

第六节 继承传统,在实践中加强队伍建设432

第二章 辽宁地区各级党报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喉舌作用441

第一节 对解放战争胜利的报道及报纸“号外”441

第二节 各报激情报道开国大典,记录新中国诞生的历史445

第三节 在恢复经济秩序和生产中发挥舆论工具作用453

第四节 宣传树立先进人物 弘扬时代主人翁精神462

第三章 辽宁地区各级党报初始阶段的清新之风471

第一节 大力提倡地方化、通俗化,探索增强贴近性、可读性的办报之路471

第二节 大张旗鼓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舆论监督478

第三节 建立强大通讯网 大兴群众办报之风484

第四节 报纸版式、字号和标题的变化493

第五节 辽宁地区党报的自办发行与邮发合一497

第六节 辽宁党报的第一次报纸企业化经营503

第四章 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报道512

第一节 各报迅速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热潮512

第二节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火奋战的《辽东大众》524

第三节 《东北日报》和《前进》报的战地报道529

第四节 抗美援朝报道的最后高潮——公祭和安葬黄继光等五烈士534

第五章 关于“镇反”及“三反”“五反”运动的宣传报道537

第一节 关于镇压反革命的宣传报道537

第二节 各报关于“三反”“五反”运动的报道541

第六章 《东北日报》及辽宁地区各报对萧军和《武训传》的批判551

第一节 《东北日报》对萧军的批判551

第二节 辽宁地区党报对《武训传》的批判554

第七章 辽宁地区各报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的报道558

第一节 对辽宁地区重点工程的报道558

第二节 各级党报为劳动竞赛呐喊助威,活动浪潮席卷全国570

第三节 各级党报对农业合作社运动的宣传580

第八章 辽宁地区各级党报对苏联的大力宣传587

第一节 大力宣传苏联的特殊历史背景587

第二节 《旅大人民日报》对苏联的宣传588

第三节 鞍山《工人生活》报宣传苏联的两大特点592

第四节 关于斯大林逝世的报道594

第五节 学习苏联的新闻理论和报道方式595

第四编 辽宁省成立至“七千人大会”60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辽宁省的报业格局及经营管理601

第一节 《辽宁日报》创刊及辽宁省报业新格局的形成601

第二节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的贯彻与党对报纸工作领导的全面加强609

第三节 辽宁各报经营管理的发展与变化61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辽宁省报纸的新闻宣传620

第一节 报纸批评与群众工作的发展变化620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宣传632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宣传636

第四节 对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报道643

第五节 1956年辽宁各报的新闻改革650

第三章 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时期的辽宁报业660

第一节 辽宁各报对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宣传报道660

第二节 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中的辽宁报界671

第三节 1957年辽宁的报业调整与发展677

第四章 “大跃进”运动期间辽宁的报纸宣传及其教训682

第一节 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宣传报道682

第二节 对“反右倾”运动及继续“跃进”的宣传702

第三节 对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宣传报道及其经验教训713

第四节 辽宁报界坚守新闻原则的努力及对“大跃进”宣传工作的检查722

第五章 “大跃进”时期辽宁报业的发展与变化733

第一节 辽宁的报业“大跃进”733

第二节 全党办报运动的开展及办报“新生事物”的涌现743

第三节 辽宁报业的发展高潮及变化747

第六章 经济调整初期的辽宁报业753

第一节 辽宁各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对经济调整的宣传报道753

第二节 1961年辽宁报业的大幅度调整760

第三节 辽宁各报的编辑方针调整及“办报工作改革”765

第七章 困难时期的辽宁报界及其战胜困难的宣传报道770

第一节 困难环境中的辽宁报界770

第二节 对经济困难的报道原则及辽宁各报对战胜困难的宣传775

第三节 辽宁各报对学毛著及典型模范的宣传782

第五编 196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797

第一章 继续贯彻调整方针时期的辽宁报业(1962—1966)797

第一节 调整时期省内报业的基本情况798

第二节 新形势下各报对办好党报的积极探索801

第三节 对时政要闻的处理804

第四节 强调“指导性”的报纸经济宣传806

第五节 贯彻调整方针过程中的典型宣传811

第六节 大张旗鼓的学雷锋、学毛著宣传814

第七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逐渐成为各报宣传的主旋律821

第八节 “文革”前奏——思想文化宣传更显偏“左”倾向824

第九节 党委统管下的报业经营829

第二章 “文革”初期的辽宁报业834

第一节 “文革”初期各报纷纷陷入混乱834

第二节 “紧跟”——这一时期报纸的共同面貌842

第三节 对“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本人的极端突出的宣传849

第四节 军队干部开始掌控辽宁各报855

第五节 风行一时的“文革体”858

第六节 各群众组织创办的报纸862

第三章 “革委会”初期的辽宁报业865

第一节 以“新”面孔问世的省内各报865

第二节 政治斗争漩涡中的报业自身869

第三节 达到顶峰的“三忠于”宣传871

第四节 当好推进“运动”发展的舆论工具875

第五节 紧跟政治形势的新闻报道880

第六节 “革委会机关报”的版面特点884

第七节 报业运行状态的新变化889

第四章 “文革”后期的辽宁报业893

第一节 分六步走的批林宣传893

第二节 开展“批林整风”后的报业自身895

第三节 反映各条战线纠正极“左”状况的报道897

第四节 对“反潮流”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宣传903

第五节 树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决裂旧观念”的典型宣传909

第六节 对各条战线“反回潮”“对着干”的报道910

第七节 这一时期的版式、文风及体裁913

第八节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915

第九节 自身装备、管理及报业变动情况917

第五章 “文革”结束后的辽宁报业919

第一节 报社领导班子、采编队伍及运行状态的恢复性调整919

第二节 各级在报道揭批“四人帮”进程中所起的作用924

第三节 各报对前期错误“跟风”报道的拨乱反正931

第四节 有关真理标准讨论及对“文革”进行反思的报道938

第五节 对各条战线大干快上的报道942

第六节 历史转变时期的版面与文风948

第七节 转变时期的报社管理及报业变动情况953

参考书目963

后记9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