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应革命与改革 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韩敏春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451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回应革命与改革 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主题概述 2
二、中国农民研究的历史回顾 4
三、本书的意义 7
四、本书的结构安排 9
第一章 萧县和李家楼概述1
一、黄河故道 1
二、李家楼的经济与社会特征 5
三、萧县和李家楼的教育 12
第二章 晚期帝国时期(1369—1911年)的李氏宗族 17
一、李氏宗族与中国宗族的三种类型 17
二、洪洞传说:明朝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21
三、开基祖和老六房 24
四、李遥巴(J2)和七个后期分支——小七房28
五、李氏宗族的整合与延续 30
1.李氏宗族的分布30
2.墓地、土地、祠堂和年度祭祀 32
3.族谱34
4.官僚和文化精英——李氏宗族带头人和推动者38
第三章 1912—1949年间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44
一、李家楼的五个“院” 45
1.创业:李广应(N3)和他的三个儿子47
2.分家48
二、科举制度废除后三个“院”的社会流动49
1.后院49
2.前院53
3.西院55
三、村庄生活的经济基础 59
四、家庭及其构成 63
1.家庭的分类64
2.居住和生活方式65
3.传宗接代66
4.家长的地位67
5.女子的地位 69
6.财产继承 72
7.虚拟收养73
五、村庄内外的政治76
1.民国时期的保甲76
2.日本侵华期间78
第四章 社会主义集体化中的李家楼 84
一、土地改革84
1.建立新型行政机构86
2.划定阶级成份 89
3.斗地主92
4.实现“耕者有其田” 93
二、集体化运动的第一步 95
1.互助组96
2.初级社96
3.高级社98
4.供销社的成立与社会流动99
5.统购统销102
三、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大跃进”103
1.人民公社的建立104
2.天灾还是人祸110
3.人命关天的一封信 113
4.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116
四、农村地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变迁 117
1.“文化大革命” 117
2.学雷锋和学大寨122
五、集体时代的组织 125
1.三级核算125
2.干部与社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130
第五章 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李家楼 139
一、始于安徽省的家庭生产责任制139
二、地方政治的变化 142
1.行政改革142
2.干群关系的变化145
三、经济变迁 153
1.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集体经济 154
2.科学种田和机械化的普及 155
3.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走向多元化经济160
四、新经济体制下宗族的重建161
第六章 性别、婚姻和姻亲关系 168
一、从提亲到结婚的诸过程中,嫁方与娶方交涉模式的变化169
二、嫁女与娶妻:婚姻支付关系的变化 179
1.1930—1980年间高额嫁妆的基本模式179
2.嫁女者优越于娶妻者的新模式184
三、婚姻模式的变迁机制 185
1.1980年以来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改变185
2.妇女劳动力价值的提高185
3.性别比的不平衡188
4.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变化188
5.信贷劳动力交换中的姻亲关系189
四、婚姻市场的受害者190
五、外来妇女和妇联 198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皖北基督教的发展202
一、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 202
二、教堂、聚会中心和家庭聚会点207
三、宿县地区基督教的传教方法211
四、基督教徒快速增长的原因214
1.宗教政策的改变214
2.经济改革和人民公社的解体215
3.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信仰的比较 219
五、基督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22
第八章 仪式的复兴与族亲和姻亲网络的重建 225
一、族亲和姻亲之间的礼物交换 226
1.礼物交换的传统 227
2.集体时代的礼物交换 229
3.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礼物交换 229
4.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礼物交换237
二、重续族谱蔚然成风 239
三、为三百年前小七房的始祖重立墓碑 243
结论258
一、社会与文化结构有延续性吗258
二、如何评价集体化和去集体化的影响265
三、变化中的妇女地位 267
四、他们对未来的叙述 269
附录一 田野工作 276
附录二 本书的人物简介 282
索引292
人名索引299
参考文献301
地图1—1 萧县的位置示意 3
1—2 李家楼在萧县的位置 4
1—3 李家楼示意图 6
2—1 李氏宗族的迁徙路线 23
2—2 李氏宗族的分布 27
图1—1 李家楼受过学校教育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口、年龄与性别14
1—2 李家楼建国前后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口、年龄与性别14
2—1 李氏家谱25
2—2 李氏开基祖及其后代的墓相 32
2—3 简明士绅阶层示意图40
3—1 后院的居住布局 50
3—2 大院的典型布局 66
5—1 行政村的组织结构 144
5—2 萧县人均收入 159
表1—1 1949年和1990年李家楼人口构成 8
1—2 李家楼的家庭经济活动类型 10
2—1 中国宗族类型的组织特点18
3—1 1949年后院、前院与西院的土地占有量 57
3—2 1934年萧县土地占有情况 60
3—3 1949年萧县土地占有情况 60
3—4 1949年李家楼李姓与非李姓土地占有情况 61
3—5 1949年李家楼的家庭构成和社会分层64
4—1 1950年李家楼的阶级成份表 91
4—2 1959—1991年李家楼的主要领导任职年表 131
5—1 李家楼的合犋互助小组 166
6—1 132个行政村的婚姻形态 170
6—2 新娘家的婚礼花费 181
6—3 新郎家的婚礼花费 182
8—1 每年每户用于礼物交换的天数和金钱238
照片1.淮北平原上的李家楼 6
2.人们用小型拖拉机农忙时耕地,农闲时跑运输11
3.李家楼的磨面专业户11
4.解放后李家楼的第一位女干部一钱志宏88
5.行政村的干部在督促村民交纳“杂支”149
6.李家楼的村民在建地下水管155
7.后院的两家妇女在合作打棉钵——营养钵156
8.由后院三家组成的合犋互助小组在播种小麦166
9.即将上车离开娘家的新娘 178
10.1990年,一位新娘带来的部分嫁妆184
11.正在织布的李家楼妇女187
12.李祥昆一家193
13.宿州基督教堂 203
14.李家楼附近的杨庄基督教聚会中心,信徒们在学唱赞美歌207
15.拜盒 231
16.这些是妻子娘家的“送祝米”的礼物。每个篮子代表一户人家232
17.孝子为母亲守灵 234
18.从百货店里买来的寿衣 235
19.李氏宗族的晚辈(S辈)媳妇给长辈(R辈)媳妇磕头拜年236
20.1930年编纂的李氏总谱,历经70多年仍完好无损240
21.1958年,小七房始祖的石碑被用于建这座石桥245
22.李家楼的村民在辨认和抄写石碑上的碑文250
23.小七房的各房代表交纳各房的祭祖会费252
24.1991年清明节,李氏小七房族人走出李家楼,向小七房始祖的坟墓走去,准备祭祖 252
25.1991年清明节,小七房的七房代表在300年前的小七房始祖的墓和石碑前祭祖 253
26.在始祖石碑前的小六房李氏族人254
27.清明祭祖之后,小七房的七房代表在李家楼会餐254
28.李家楼的五好家庭 273
热门推荐
- 916545.html
- 1489013.html
- 641928.html
- 1154519.html
- 2236186.html
- 3617863.html
- 354543.html
- 2390587.html
- 967138.html
- 2677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3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1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