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党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功能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党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功能研究
  • 崔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5317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党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功能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2

一、选题缘由2

二、理论意义4

三、现实意义5

第二节 文献综述6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6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1

第三节 核心概念16

一、社会管理16

二、政党功能20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5

一、研究思路25

二、研究方法26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29

一、可能的创新29

二、研究的不足31

第二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理论阐释32

第一节 社会管理的道德原则32

一、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正义32

二、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平等37

三、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人道39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43

一、元治理理论43

二、政党嵌入理论46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5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53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管理思想55

三、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58

四、新时代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65

第三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定位功能与经验借鉴67

第一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定位68

一、政党与社会的关系68

二、政党—社会关系视角下社会管理模式70

三、执政党社会管理的主导地位71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功能78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78

二、政党的社会功能80

三、转型时期执政党社会管理功能83

第三节 国外政党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87

一、意识形态“中间化”及其启示87

二、权力下放社区及其启示90

第四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审视94

第一节 社会控制:执政党的集权型模式95

一、碎片化社会中执政党开始接管城市95

二、单位体制下执政党全面控制社会98

三、街居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补充102

第二节 社会管理: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103

一、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104

二、从单位到社区:执政党活动空间的扩展105

三、组织建设:执政党吸纳能力的提升109

第三节 社会治理:执政党的主导型模式114

一、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114

二、从管理到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120

第五章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执政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122

第一节 执政党思想理念的因素122

一、意识形态的包容性122

二、管理理念的滞后性123

第二节 执政党基层组织的因素124

一、基层组织的服务问题125

二、基层组织的建设问题126

第三节 执政党引导社会组织的因素127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涌现128

二、社会组织的双面效应129

第四节 执政党制度建设的因素132

一、社会管理问题上的“以党代政”132

二、缺乏对执政党的有效监督133

三、执政党社会整合和利益表达功能的不完善134

第五节 执政党管理虚拟社会的因素135

一、网络谣言的大量传播136

二、网络战场的政治较量137

三、网络舆情的不当处置138

第六章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执政党功能发挥的突破路径140

第一节 引导社会舆论:转变执政党的治理理念140

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与凝聚社会共识140

二、树立现代治理思维与治理理念142

三、培育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成员144

四、发扬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因素147

第二节 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执政党的组织建设150

一、组织建设区域化:整合社会资源的新手段151

二、组织建设区域化的地位与作用152

三、组织建设区域化的实现路径153

第三节 培育社会组织:探索执政党的合作机制155

一、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类型155

二、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159

第四节 提供政治保障:发挥执政党的制度优势161

一、规范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制度关系162

二、增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监督作用165

三、推进中共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169

第五节 管理虚拟社会:加强执政党的信息化建设174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会治理174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身建设178

第七章 结语181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181

第二节 公共服务供给多样化183

第三节 社会治理手段复合化184

第四节 社会治理机制的强化186

参考文献188

附录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节选)220

后记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