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史哲汇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家健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155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41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752页
- 主题词:文史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史哲汇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文化史专题第一章 古代称谓3
古代亲属关系3
古代姓名字号7
古代帝王称号12
关于避讳14
传统信函礼貌用语16
附录 九族亲属系统简表20
第二章 科举考试21
明以前的科举考试21
关于秀才的考试23
关于举人的考试26
关于进士的考试29
第三章 历代学制33
周代国学与乡学33
汉代太学和郡国之学35
唐代专科学校37
宋代国学三舍和书院40
明清国子监42
第四章 历代官制45
周秦两汉官制45
魏晋南北朝官制47
隋唐官制49
宋辽金元官制50
明清官制52
现代中央政权机构54
第五章 历代兵制56
征兵制56
世兵制和府兵制58
募兵制和部落兵制61
卫所制和旗兵制62
第六章 地理沿革66
夏商周秦地理66
汉魏六朝地理68
隋唐宋辽金地理69
元明清地理72
现代行政区划74
第七章 历代俸禄76
秦汉魏晋南北朝秩石制77
隋唐宋元明清品级制81
第八章 古代岁时历法88
关于纪年88
四季、十二月和二十四节气91
关于纪日和纪时94
第九章 中国民间信仰100
自然神信仰100
社会神信仰106
其他神灵信仰110
第十章 古代体育、杂技和游艺115
古代体育115
古代杂技122
古代游艺127
第十一章 古代的“机器人”134
从俑和铜人到各种“木人”134
从成套玩偶到大型水转百戏137
天文仪器中的司辰“机器人”140
会干农活的木偶和会演戏的“铜伶”143
附:机器人发展史(摘录)146
附录148
一、九十年来中国文化史著作举要148
二、古代文化知识拾零178
第二编 中国认识论述略导论189
第一章 春秋战国的认识论200
第一节 孔子论“生知”、“学知”及知与行201
第二节 老子的“绝圣弃智”和“不行而知”207
第三节 墨子的“三表法”和唯物论、经验论以及后期墨家的认识论213
第四节 《管子·心术》等篇的认识论220
第五节 孟子论“良知”、“良能”和“求放心”224
第六节 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230
第七节 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36
第八节 韩非的“因参验以审言辞”242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认识论247
第九节 《淮南子》的形神观和认识论248
第十节 董仲舒的“以人合天”、“以名正实”253
第十一节 扬雄的认识论和桓谭的形神观259
第十二节 王充的“知实”、“实知”和“引效验”26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认识论270
第十三节 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辩271
第十四节 葛洪的道教认识论276
第十五节 僧肇的神秘主义的“般若无知”论281
第十六节 范缜《神灭论》之认识论意义286
第四章 唐代的认识论292
第十七节 惠能的“顿悟成佛”和“无念为宗”293
第十八节 成玄英的“重玄”论和司马承祯的《坐忘论》299
第十九节 韩愈的《原性》、《师说》与李翱的《复性书》305
第二十节 柳宗元、刘禹锡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批评311
第五章 宋代的认识论317
第二十一节 张载的二元论认识论318
第二十二节 程颐论“格物致知”和“知先行后”324
第二十三节 王安石的认识论、人性论和天才观330
第二十四节 朱熹的“即物穷理”、“知行相须”335
第二十五节 陆九渊的“发明本心”342
第二十六节 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认识论348
第六章 明代的认识论354
第二十七节 王守仁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55
第二十八节 罗钦顺的“就气认理”的认识论363
第二十九节 王廷相的“内外相须”和“以行为主”368
第三十节 王艮的“淮南格物”和李贽的“童心说”及是非观373
第七章 清代的认识论379
第三十一节 方以智的“质测”学和“认识论”380
第三十二节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385
第三十三节 颜元的“手格其物而后知至”392
第三十四节 戴震的“审察”事物和火光照物论398
第八章 近代的认识论404
第三十五节 魏源的“及之而后知”406
第三十六节 谭嗣同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411
第三十七节 严复的经验论倾向的认识论417
第三十八节 章太炎的唯理论倾向的认识论423
第三十九节 孙中山的进化论倾向的知行学说429
第三编 中国文学史精读第一部分 先秦文学439
一、略谈《诗经》和《诗经》学439
二、离人的相思——《诗经·卷耳》445
三、我国最早的寓言诗——《诗经·鸱鸮》448
四、送战士出征——《诗经·小戎》453
五、评肖兵的楚辞研究457
六、先秦诸子的救灾观462
七、《左传》之救灾观念与措施469
八、先秦史籍之救灾思想476
九、读近年庄学著作札记482
十、略谈《荀子》的寓言493
十一、李斯的《谏逐客书》497
十二、先秦小说之萌芽502
第二部分 汉魏六朝文学515
一、汉代杂史杂传中的小说成分515
二、读《史记笺证》529
三、魏晋散文简说533
四、古老的风俗志——《荆楚岁时记》538
五、六朝佛学论争集——《弘明集》541
六、读《先唐散文艺术论》544
七、古小说的雏型:六朝志怪549
八、读傅玄《秋兰篇》562
九、读王鉴《七夕观织女诗》564
十、读谢惠连《代古诗》567
第三部分 唐宋文学569
一、略谈王昌龄的《出塞》569
二、寓诗情于画意之中——读杜甫绝句一首572
三、读白居易诗《鹦鹉》576
四、刘禹锡的时空观579
五、读韩愈的《谏迎佛骨表》590
六、什么是唐宋八大家595
七、古小说的成熟:唐代传奇601
八、吹毛求疵的《欧文观止》617
九、曾巩的救灾理念与实践624
十、前期白话小说:宋元话本629
第四部分 元明清文学641
一、谈马致运《秋思》的艺术构思641
二、读于谦的《石灰吟》644
三、《三国演义》人物新论648
四、王夫之的杂剧《龙舟会》662
五、读《说岳全传》和《镜花缘》673
六《儒林外史》简论685
七、读《近代诗选》698
八、解读温家宝总理引诗三首708
附录713
一、古代诗文名作改写举隅713
二、中国古典诗词曲总集举要727
关于《中国文史哲汇通》的写作经过737
热门推荐
- 2216636.html
- 3521931.html
- 1526442.html
- 2839935.html
- 3203001.html
- 3216345.html
- 2264571.html
- 1747869.html
- 554182.html
- 3394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1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