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通甫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鲁通甫集
  • 郝润华编校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
  • ISBN:78073691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通甫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通甫类稿1

卷一1

盖宽饶论1

范增论2

秦论4

舜论5

祭仲杀雍纠[一]8

胥吏论一9

胥吏论二11

胥吏论三12

胥吏论四14

胥吏论五15

正统论17

卷二19

致宥函19

覆潘四农书20

与左逸民书24

与左君第二书27

与王学博30

与黄通判书32

与高伯平论学案小识书33

癸丑二月二十三日与于司马书38

癸丑十一月与吴中翰论时势书41

乙卯四月复戴孝廉书45

乙卯六月复戴孝廉第二书47

卷三54

淮郡节孝祠志叙54

安东岁灾记叙55

沭阳仲氏族谱叙代57

丁氏族谱叙代60

王氏旌孝录叙61

熊大司寇集叙62

伊蒿室集叙63

孔宥函诗叙65

邳州志后叙66

书林侯官手札后69

吴城义塾记70

二燕记72

卷四72

王翁小传72

沈贞女传张贞女附74

关忠节公家传76

书裕靖节公死节事略79

书张秀83

新拨中营养马滩地碑代83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衔头品顶带致仕光禄寺卿汤文端公神道碑并铭85

文学孙君墓志铭铭缺91

文学陈君墓志铭代93

孙节母墓志铭96

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韦君墓表97

缺壶铭100

檄凤颖淮徐滁泗宿海八府州属文代101

拟论姚莹功罪状105

第二部分 通甫类稿续编107

卷上107

平王论107

春秋论109

周公诛管叔论110

赵盾论112

许世子论113

介子推论114

与左君论文书116

与吴稼轩书117

念石子叙118

拜鹃堂诗叙119

鞠谱叙120

黄小松嵩麓访碑记叙121

冯子昭主簿五十叙121

黄质庵五十叙122

潭桐舫太守同年五十叙123

顾秋碧六十叙125

许肃斋先生八十寿叙126

吴仲仙明府同年四十叙127

江宁布政使吴公仲仙同年五十叙129

高母车太孺人七十寿叙131

安东清涟书院记132

字说133

卷下133

解氏三世家传133

徐汉槎传136

梅君父子家传136

王纶堂家传138

诰封中宪大夫少鹤吴君家传139

书事141

书刘氏女142

光禄大夫兵部侍郎安徽巡抚蒋公神道碑143

诰授昭武都尉淮扬河营游击黄君墓碑148

太学丁君墓志铭150

周母李太宜人墓志铭151

许母孙太安人墓志铭153

王孺人墓碣155

朱孺人墓碣156

安涉桥碑代156

敕授承德郎黄君行状158

安徽候补知县乡贤潘先生行状160

适马氏姊年四十行略164

适黄氏姊年三十八行略166

祭嵇佩之文167

哭胡介眉同年文169

第三部分 通甫诗存171

卷一 古近体诗八十七首171

送王慈雨入都乙酉171

昔游172

送徐健安之官潼关二首 己丑172

郁金篇庚寅173

双燕离173

春晓斋中作173

有所思174

酬潘四农自都枉赠之作174

送王孝廉之山左174

太华篇175

读青山李翰林新墓碑歌176

徐健安两上书幕府求从大军西征壮其志气慨然寄诗176

扬州五台山寺辛卯177

述旧长歌寄李朗山177

吴环九牛图178

哭健安参戎四首179

台城晚眺180

徐鹤孙涉江渡河千里见访诗以慰之壬辰180

李元忠歌181

过张处士崇弼隐居182

雨泊湾头182

荒年谣五首 癸巳182

送人南游寄题金山寺甲午184

江夜184

寄徐广文颍上二首185

吴子野画东海营图乙未185

诸儿二首一一]186

履霜行187

春雨示同学诸子187

明月188

古别离188

古歌188

响水口二首188

和友人登云台绝顶189

哭王郎炅二首189

怀孙进士檠广州190

吴陵190

登通州城楼191

舟夜感怀191

晓起191

白邵伯埭西至引塘桥遂游梵行寺191

奉题卓海帆夫子居庸题壁图丙申192

别黄香铁192

德州渡河192

题徐子容少府溪山垂钓长卷丁酉193

郭羽可舍人墨竹引193

长歌赠吴稼轩孝廉194

明大内蟋蟀砖歌195

忆长安旧游十八首196

哭王慈雨九首200

卷二 古近体诗七十九首202

荏平作戊戌202

赠张亨父同年203

赠澎湖蔡廷兰孝廉二首203

长歌送亨父之武昌兼呈林少穆制府204

次亨父河间题壁韵205

亨父用前韵复赠再次其韵205

闰四月十八日袁江道中念亨父今日当至樊口马上慨然为诗205

袁江遇江龙门归桐城205

赠王郎考功子206

秋雨杂诗八首207

得林少穆制府书知亨父於役襄阳将返闽中且为海外之游忆之作诗209

送稼轩入都四首庚子210

得稼轩京师书重寄七首[三]211

客思213

观彭城兵赴吴淞防海213

金山寺214

北固山214

游焦山作四首215

题元颍川王父子清秋迴猎图216

题路文贞公遗集217

读史杂感五首217

重有感八首 辛丑219

苦忆二首221

送刘州丞赴皖三首222

烽戍四十韵壬寅223

崖州司户行224

三公篇三首224

投赠东阿周制府四十韵周方乞假归宿州226

检篋中得岭南黄广文釗闽中张同年际亮手札227

忆焦山癸卯228

忆金山229

黄通守席上喜晤蔡少府即事有作229

河决后填淤肥美友人藉资为买田宅夏日遣奴子往视黍豆归报有作230

客居230

题周侍御宣府课经图231

送邵生东归231

东涧歌送严生232

闻张亨父卒於都门哭之有作五首232

得周侍御都中书及诗知岁晏仍有宣府之行期以来秋南归赋答二十四韵234

卷三 古近体诗七十七首235

姚廉访自海外被逮入都过南清河有缺将候旋奉恩命谪宦四川欣慨交错赋寄三章甲辰235

杂感十二首236

哭汤海秋同年239

络纬乙巳240

闻林侯官入关再秉节钺枕上口号二首 丙午240

蟋蟀241

过荀卿墓丁未241

杂诗四首241

赠别厉伯符林少子二首242

少穆师自关中移节滇南即事寄其公子汝舟编修都中二首243

订四农丈遗集告成感而有作四首 戊申244

登马陵己酉245

王翁招饮马陵山下适韦驾部奉使至顺河不及展敬寄之以诗245

题蔡通守后亭246

雨甚入於彭城246

大士岩247

放鹤亭247

大佛寺247

登戏马台248

登东城249

晚登黄楼249

韩观察招饮含青馆醉归奉简二首249

望湖亭250

白鹿洞251

同史广文谭少尹坐紫翠轩石牀品山泉作251

云龙行宫251

赠允上人252

十三夜月253

再赠允公253

观允上人举鑪歌253

四月十六日云龙精舍同慕韩广文携谭雨生集紫翠轩作254

自桃山趋黄桑峪望瑞云寺254

入瑞云寺255

瑞云寺阻雨竟日255

山中早起256

晨陟后山观洗钵池256

樗公塔257

出谷行二十里至龙泉寺257

道罗家港至二十五里桥257

瑞云寺南楼258

送在上人归安宜258

柳 泉庚戌258

微山湖259

望月怀远259

赠叶润臣舍人259

石门桥259

杂感五首 辛亥260

卷四 古近体诗七十九首261

三月十四夜试院对月即事有作壬子261

读史偶作263

讲武263

吕祖阁道士是仁宗时宫监263

奉平阳斤铭拓本为王比部赋263

叶小鸾眉子砚为王孝廉赋264

致经堂图为孔舍人赋264

题孙芝芳同年苍莨谷图二首264

题伊漪君菰芦息影图265

野鹅山居图歌为邹孝廉赋265

留别曾滌生侍郎266

过南苑作266

鲜花会辞267

送戴五钧衡归桐城四首267

送符孝廉游皖269

南沙河雨夜闻军中急递有作269

峄县道中269

自峄县舟下氶水入泇河抵宿迁舟中杂诗六首270

宿桃源驿272

入门二首272

赠周生癸丑273

赠傅明经桐即送其之山东二首273

送赏大礼274

题何子毅效钱南园六马图甲寅274

周止安画册为周莲亭大令作275

牡丹画卷二首乙卯276

宿迁道中遇西川张孝廉懋康二十韵丙辰276

半城277

青驼岭大风277

公氏山居277

登岱至一天门作278

斗姥宫278

迴马岭278

半山亭279

憩五大夫松下279

万松岭279

南天门磴道280

登日观峰280

登玉皇顶观古封禅台280

碧霞元君庙281

东岳祠281

下山登南天门楼282

齐河桥282

自阜城至河间道中282

四月三日同人祀顾亭林先生於报国寺遂为展稧之会赋五十韵283

题叶润臣江汉归舟图284

再题城南买醉图284

南归述感杂诗八首285

途中怀人五诗288

萧寺寻秋图为张午桥舍人作丁巳291

宥函殉难江浦遥哭以诗二首戊午292

第四部分 通甫诗存之馀293

卷上293

杂诗六首293

黄土桥吊杨太常295

杨白花296

寄远296

小别296

夏日海上作296

江行297

金陵送人归桐城297

感事297

赠徐参戎297

不得顾秋碧消息298

落叶298

秋江辞298

长相思299

杨春行299

忆旧行寄从兄子秋299

横江行寄杨心农300

梦得紫玉条脱喜笑而晤茫然有作300

秦镜辞300

美人照镜歌301

美人磨镜歌301

对雪二首301

王明经宅雨中探桂302

题友人壁302

秋怀二首302

深巷303

伏日作303

夏雨303

鸡啼曲304

得家书304

古意304

宋书小乐府304

勺湖感旧305

雪霁效宋人体六首305

车大画山水歌307

寄海州张秀才307

寄赣榆许明经308

怀王考功钦霖308

新城309

月夜过黄天荡309

翠微寺309

真州城南作309

高明寺310

珠湖夜泊310

小猎310

捕虎行310

题画四首311

园居313

官军捷永州313

遂平连山313

书吴越世家后313

舟中遇锺吾生得铁梅先生消息314

白下晤赵公子314

吕明经见访314

王氏园亭314

雨后315

卷下315

班史小乐府315

汉宫词三篇316

彭郎歌319

徐园行319

暮春320

旅夜321

浅夏321

嵇氏别业321

闻河报甚急二首321

海上旧游322

潮河棹歌九首322

江上杂诗五首324

江行326

静海寺326

白沙洲326

西津舟夜326

崇川谣327

悼莺327

河间327

登雄县城楼二首328

江亭宴集诗三首逸其二328

将出都门过玉河桥望琼岛口号329

平津329

阿城谣329

夜往南湖329

寒夜330

过郡城老子祠330

西城330

出东门行331

顾横波小像331

得徐子容少府书即送其之官浙西331

梅花长卷332

又题一绝332

戊戌四月同潘四农汤海秋张亨父姚梅伯游小有馀芳亭子即席用梅伯韵332

尺五山庄333

赵北口次亨父韵333

荏平逆旅同四农次亨父留别韵时亨父将游襄汉余与四农归江南333

苦雨得晴月色清美即事有作334

题顾茂才水榭图334

使君来334

题大雪防警图334

病仙谣335

古怨歌七章335

送稼轩之润州337

赠邵黄二子二首338

湖上大雪338

宿迁题项王庙339

荏平雨夜二首339

入右安门晚宿莲花寺赠稼轩339

丁未礼部试院遇湖南张孝廉开霁340

道出东阿汪明府送酒肴纪纲扞卫感德怀旧斐然有作340

兖州道中书所见340

山何高341

堂前燕341

拉粮船342

题叶观察桥西老屋图342

庚申九月书感342

避地东归旧宅示诸子侄兼柬亲友六首343

第五部分 通甫诗文补遗346

遗文一:346

卷上346

拟陈南河积弊疏[一]346

颖考叔论上354

颖考叔论下355

范增论356

韩子357

名实论360

守约论361

论文篇362

覆潘四农丈书363

与孔宥函书365

再致宥函书366

与顾秋碧论地方情形书367

与顾秋碧368

与左君第三书369

与左君第四书371

与陈子坚书372

与薛仲宾374

与王秀才374

与杨山人书375

卷下375

赏音图序375

耿山人集序376

诗馀小序377

燕山话雨图后序378

书王慈雨遗札后379

桂林传后叙380

送张亨父序381

何亦民六十叙382

刘晓山刺史五十叙384

揭同笙太守五十叙386

罗蔼亭太守六十叙代388

田蔼堂七十叙389

范步衢贰尹四十序代390

李母胡孺人六十序392

黄母邓孺人寿序393

字说394

郭午馀传394

颍上县教谕徐君墓志铭396

孙贞烈女墓铭398

吊淮阴侯文398

祭漂母文399

哭徐健安将军文400

哭王考功文401

祭颖上县教谕徐先生文403

代祭徐先生文404

遗文二:405

郭桥传405

汪先生七十寿序408

王寿严明府四十序409

陆小岩七十序411

通甫诗存自序412

遗诗:413

题下邳壁间二首413

画梅自题二首414

画梅414

题仲深公晓风残月小景415

题吴公小像415

忆去年见张君寿民乾墨画未尝不叹绝也415

画梅自题416

赋得江面山楼月照诗416

奉题四农先生岱峰晴雪图416

题梅花图诗418

附录一:序跋419

通甫类稿序(清·汤修)419

通甫类稿跋(清·陈三立)420

通甫诗存跋(清·杨彝珍等)421

通甫诗存跋(清·周韶音)422

通甫类稿、通甫诗存解题(清·李慈铭)423

通甫类稿、续编、诗存、诗存之馀提要424

校刻鲁通甫先生集外文弁言(民国·徐钟令)427

通甫先生集外文序(之一)(民国·段朝端)428

通甫先生集外文序(之二)(民国·张须)429

通甫先生集外文跋(民国·丁保恒)432

附录二:传记资料433

鲁通甫传(清·方宗诚)433

鲁通甫传(清·吴昆田)435

鲁通甫先生传(清·汤纪尚)440

鲁一同传(民国·赵尔巽 柯劭忞)441

鲁一同传442

鲁一同传(民国·刘声木)444

附录三:评论资料(节选)445

一 通甫诗存之馀眉批445

二 通甫遗稿文后评447

三 周音敬题通甫师诗集后时师新自都归449

四 曾国藩泽儿只可协修湘乡县志449

五 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450

六 郭则沄十朝诗乘450

七 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453

八 钱仲联梦苕盦诗话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