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0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0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7
  • 罗宏杰,郑欣淼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4393774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68页
  • 文件大小:274MB
  • 文件页数:894页
  • 主题词:古代陶瓷-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0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A.科学技术类1

A-1上山文化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王海圣 李伟东 蒋乐平 邓泽群 鲁晓珂 罗宏杰1

A-2滨海边区最早期的古陶器(岩相观测结果)&O·V·Yanshina, A·V·Garkovik12

A-3新石器时代Cucuteni彩陶的相组成和化学组成分析以及Iznik陶瓷色料的成分研究&Bogdan Constantinescu,Roxana Bugoi,Emanoil Pantos,Dragomir Popovici,Aurelio Climent-Font, Alessandra D’Alessandro,Paolo Prati,Alessandro Zucchiatti22

A-4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陶器的研究&鲁晓珂 李伟东 王海圣 赵静 罗宏杰 邓泽群 蔡全法40

A-5广富林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吴隽 王海圣 吴瑞 李家治 吴军明 李其江 黄耀元47

A-6桐林遗址出土龙山时期陶器的研究&王海圣 李伟东 邓泽群 鲁晓珂 罗宏杰 袁靖 高明奎56

A-7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白陶产地的初步探讨及锶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意义&李宝平 刘莉 陈星灿 赵建新 俸月星 许 宏 韩国河 朱君孝65

A-8广西东北部秦汉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邓泽群 鲁晓珂 张志刚 李乃贤 莫志东 李铧71

A-9洛阳唐三彩的热激活特性(TAC)研究&夏君定 李德卉 王维达 熊樱菲80

A-10热释光年代测定法应用于唐三彩施釉陶器的可靠性&Xinmin Sun,Musen Guo,Tetsuro Degawa, Satoshi Aoki,Tsuneto Nagatomo86

A-11铜川黄堡窑与黄冶窑出土唐三彩黄釉的产地与工艺初步研究&崔剑锋 雷勇95

A-12 X射线衍射法对紫禁城明清琉璃构件中脱水叶蜡石的判定研究&康葆强 窦一村 吕光烈 苗建民103

A-13紫禁城清代建筑琉璃构件显微结构研究&李媛 张汝藩 苗建民111

A-14 WDXRF对古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主次量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段鸿莺 梁国立 苗建民119

A-15故宫建筑琉璃瓦的保护研究&赵静 李伟东 鲁晓珂 罗宏杰125

A-16大园坪东汉青瓷胎、釉及其工艺的研究&徐霁明 李伟东 罗宏杰 张东135

A-17唐代长沙窑绿釉和绿彩釉研究&张志刚 阮美玲 周学林 郭演仪144

A-18在萨迈拉发现的中国长沙窑伊拉克复制品及中国三彩器皿的工艺研究&Nigel Wood,Chris Doherty and Mariam Rosser Owen154

A-19巴米扬陶瓷的化学分析及其产地&佐佐木达夫 小泉一人 佐佐木花江 田村明弘 荒井章司181

A-20关于朝鲜京畿道Chungamni窑烧制的高丽白瓷的研究&Carolyn K·Koh Choo,Woong Kil Choo,Sangdoo Ahn,Young Eun Lee,Gyu Ho Kim,Dong Min Suh194

A-21浙江越窑、龙泉窑以及南宋官窑青瓷组成和显微结构的比较分析研究&吴隽 吴军明 李其江 黄耀元 李伟东 王海圣 李家治206

A-22温州西山窑青瓷的研究&黄瑞福 陈显求 吴伟 阮美玲 陈士萍 卓尚军 钱伟君刘菱芬 李惠全 杨锡龄218

A-23婺州窑瓷片的科学分析结果&殷敏230

A-24婺州窑瓷片胎釉的进一步分析&殷敏240

A-25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南宋官窑出土瓷片分类&付略 周少华 彭勃 梁宝鎏250

A-26杭州凤凰山麓老虎洞窑出土瓷片的研究&李伟东 李家治 罗宏杰 唐俊杰 杜正贤262

A-27唐宋时期广西青瓷X射线荧光研究&卓尚军 张志刚 孙伟嬿 申如香 盛成 周华 李铧275

A-28广西严关窑宋代黑瓷制作工艺研究&陈尧成齐玲均 李铧282

A-29广西、湖南宋元代铜绿釉瓷器研究&陈尧成 齐玲均 李铧 周华289

A-30广西宋代窑田岭窑红釉和绿釉的研究&张志刚 阮美玲 邓泽群 李铧 周华299

A-31广州南汉德陵和康陵出土陶瓷器物的科技研究&鲁晓珂 李伟东 邓泽群 王海圣 罗宏杰309

A-32河南巩县黄冶窑唐代蓝彩器研究&陈尧成 吴伟 钱伟君 赵青云319

A-33解析汝瓷釉层冰片形成机理&张义329

A-34汝官瓷和钧官瓷的支持向量机分析&崔鹏飞 冀勇 李国霞 赵维娟 孙洪巍 李融武 赵青云 孙新民 赵文军 谢建忠 郭敏 高正耀 承焕生 杨勇334

A-35古钧官瓷和现代高档钧瓷原料来源的中子活化分析&李国霞 郭敏 李融武 赵维娟 孙洪巍 谢建忠 高正耀 冯松林 赵青云 孙新民 赵文军338

A-36耀州窑月白釉瓷&王芬 罗宏杰 李强 Robert Anderson345

A-37回青的科学解释&陈尧成351

A-38 EDXRF对古代青花瓷器色料元素分布的无损研究&李合 赵兰 李媛 沙因 王健华 苗建民361

A-39广西清代青花钴蓝色料的新发现&张志刚 孙伟嬿 吴伟 钱伟君 李铧368

A-40广西清代青花瓷器研究&孙伟嬿 张志刚 吴伟 钱伟君 李铧379

A-41嘉靖官窑青花瓷的PIXE研究&承焕生 朱丹 黄云鹏392

A-42清代青花玲珑加彩瓷的研究&陈显求 邓泽群 黄月鸿 黄瑞福 阮美玲 陈士萍399

A-43真品与高仿、粗仿青花瓷热释光及成分分析对比实验&梁宝鎏 鲁方 黄云鹏 李德卉405

A-44景德镇“娇黄釉”的科学技术研究&郑乃章 吴军明 吴隽 孙加林412

A-45中国古代孔雀绿釉的研究&熊樱菲 张福康419

A-46无损分析方法对康熙、雍正珐琅彩瓷色釉的研究&赵兰 李合 牟冬 王健华 苗建民424

A-47明代成化斗彩和五彩的研究&张志刚 邓泽群 李家治434

A-48清晚期粉彩瓷中红、黄、白几种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苗建民 杨百瑞 王健华441

A-49盈田窑青白瓷性能表征与制作工艺探析&曹春娥 饶宗旺 陈云霞 郑乃章 吴隽 曹建文447

A-50清代官窑青瓷釉的EDXRF研究&熊樱菲 龚玉武455

A-51液-液分相法瓷釉呈色&王芬 罗宏杰 李强 李伟东462

A-52应用于中国釉的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技术的研究&Meili Yang, Amy M·Winkler, Jennifer K·Barton and Pamela B·Vandiver469

B.考古类476

B-1作为文化同一性指征的东亚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螺旋花纹&Olga Danilova476

B-2陈列在韩国加耶博物馆内的2件古代中国陶器真品&李庆熙483

B-3绳纹陶器:人类长途迁移的标志?&Rakesh Tewari486

B-4 Fatyanovo文化部落的陶器制作·Helena V&Volkova504

B-5游牧民艺术在乌兹别克斯坦陶瓷发展中的作用&Elmira Gyul512

B-6 D’yakovo陶器上的“纺织”印痕&O·A·Lopatina521

B-7陶器形态学的形式分析&Vera Kovalevskaya532

B-8俄罗斯滨海边区渤海女真遗址出土的屋面瓦垄檐口圆形瓦当装饰&Astashenkova E·V539

B-9陶瓷与贸易:渤海国的交换模式&Gelman E·I546

B-10滨海地区遗址靺鞨陶瓷容器的表面处理&Piskareva Y·E553

B-11长沙窑蓝釉与铜红釉器及宗教纹饰——黑石号沉船的发现&林亦秋559

B-12中国瓷器对伊拉克阿拔斯王朝前期伊斯兰陶器的影响&马文宽570

B-13高棉陶瓷业与广东唐宋贸易瓷关系研究述评&黄慧怡577

B-14叶卡特琳娜墙城内城陶瓷之我见&T·A·Vasilyeva583

B-15装饰陶瓷和非装饰陶瓷的鉴别标准&Yuri B·Tsetlin586

B-16 11~18世纪西索格达地区的艺术陶瓷(其风格、特色、影响和演变)&Nina Borisovna Nemceva601

B-17越窑青瓷在日本和韩国的显著影响和作用&岛田文雄604

B-18解读葛府窑&赵一新 叶赏致 王卫明610

B-19南宋官窑1件器物的名称及功能问题的几点见解&金志伟 鲍坤杰 鲁广西619

B-20南宋官窑釉色发白瓷器综合探讨&金志伟 鲍坤杰 李倩 孙海燕626

B-21““进”“清河””、“苑丙子”款南宋时期生活用瓷——浅议古代名窑与陶瓷祭器&陈沪庆632

B-22五代黄堡(耀州)窑的剪纸漏花与木叶纹瓷器&欧阳希君638

B-23北宋官窑早期窑址的发现与研究&朱文立 朱钰峰646

B-24镇江出土的唐、元青花瓷器&刘丽文 肖梦龙650

B-25略论元初首选景德镇设“浮梁瓷局”&陈丽琼 董小陈657

B-26明洪武青花瓷的呈色研究&高阿申663

B-27“空白期”,不空白&李辉柄676

B-28平和窑研究&余光仁 欧阳希君688

B-29福建陶瓷与西方地区&柯玫瑰699

B-30华安东溪窑址的横室阶级窑&栗建安707

B-31徽章与纹章瓷探讨&詹嘉712

B-32清宫旧藏官窑大器&王健华720

C.综合类728

C-1先秦前硅酸盐质文物的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干福熹728

C-2中国古代釉砂的起源和特点&董俊卿 顾冬红 干福熹735

C-3古瓷释光断代的思考&李虎侯 潘宝林 李东旭744

C-4高分子文物保护材料应用于彩绘文物中的研究&赵静 王丽琴755

C-5 PS材料加固土遗址的微观机理研究&陆彩飞 罗宏杰 李伟东 李最雄 王旭东767

C-6宋代南平建窑曜变(星)建盏天目茶碗的研制&孙建兴 孙莉 栗云775

C-7南宋官窑觚形器的工艺内涵&徐霁明 李伟东783

C-8清代钧瓷窑变现象揭秘&任星航 任纪卫787

C-9现代分析方法在古陶瓷修复中的应用&杨植震 俞蕙790

C-10新型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元青花双龙四系扁壶的修复&蒋道银 范建伟797

C-11龙泉窑青瓷的技艺特征&沈胜利801

C-12元青花的仿制与真伪鉴定&罗学正 许昆红807

D.迟到论文与摘要815

D-1考古学陶瓷研究的实验方法(以俄罗斯远东作为个案研究区域)&Irina S·Zhushchikhovskaya815

D-2蒙古哈拉和林成吉思汗黑旗军营及黑堡遗物所表现出的中国与中亚的高温技术&Pamela Vandiver, Lesley D·Frame,Israel Favela and Meili Yang826

D-3乌兹别克斯坦的泥质玩具: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美术馆的收藏品看其发展的历史、起源和问题&Ravshan Fathullaev836

D-4俄罗斯中世纪远东文化中的轮制陶瓷:生产和工艺面面观&Dyakova Olga Vasilievna838

D-5 Sergeyevka村的瓦窑&Vasilyev Yu·B840

D-6陶瓷容器(公元2千纪俄罗斯中部)腹部外表面上的印痕&Igor V·Boldin844

D-7 17世纪中国瓷器和中欧陶瓷&Mateja Kos847

D-8用同步加速器辐射技术研究中国青瓷&陈东和 王冠文 王裕平 刘奕宏 王佳文 郑伯昆 李志甫 汤茂竹850

D-9唐朝墓俑生产技术的研究——专论模制技术&Kobayashi Hitoshi852

D-10借助调整硅酸铝矿物组成的方法研制无裂纹青瓷&Eui-Seok Choi,Jae-Hwan Pee and Woo-Seok Cho854

D-11陶瓷研究的历史&L·Katherine Lane855

D-12 9~14世纪高棉陶瓷生产过程和窑炉技术&Sok Keo Sovannara856

D-13中亚陶瓷的中国式基本装饰图案&Alieva Surajyo859

D-14汉朝铅釉技术的传播&KAWAMURA, Yoshio863

D-15汝窑工艺的变化&P·Vandiver, Meili Yang, Blythe McCarthy,Alix Deymier, and Supapan Seraphin865

D-16山东两城镇龙山陶瓷工艺及其与石材加工的关系&Pamela Vandiver,Meili Yang, Anne Underhill,·Luan Fengshi,Yu Haiguang, Fang Hui,and Jeff Speakman866

D-17伊斯兰虹彩釉&Lesley Frame, Israel Favela and Pamela Vandiver867

热门推荐